×

如何实现电磁兼容EMC的预测试和鉴定测试

消耗积分:1 | 格式:pdf | 大小:0.08 MB | 2020-07-08

哈哈哈

分享资料个

  一个产品EMC的评价最终归结为是否复合相应的EMC标准,实施这种评价成为EMC鉴定测试,这种测试只能由少数国家认可的检测中心进行,它们配备了严格复合EMC标准的仪表和设施,由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公证性测试。它是在一个产品投放市场前的最后阶段完成的。其实,按照一个产品研发、生产全过程种所需要的EMC测试量而言,鉴定测试只占了不到10%,90%的测试工作量是在此前完成的,包括准电路的板卡、原理样机、初样到正样研制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EMC测试逐步实现产品良好的电磁兼容性。我们将这90%的测试工作总称为EMC预测试。一个企业不能对自己的产品作鉴定测试,所以无需配置相当于鉴定中心那样完备的测试设施,要做到事半功倍,配置一套 EMC预测试设施是非常必要的。这样的预测试设备的主要人任务是发现EMC问题,找出原因并评价采取EMI抑制措施后的效果,它是用EMC标准作为判定问题的尺度,因此要求预测试与鉴定测试具有可比性,预测试可以比鉴定测试精确度低些、略粗一些,以便迅速找出问题并不致使测试设施费用过高。它可采用偏保守的测量,即距离标准极限值有必要的余量,这样可以提高预测试通过后鉴定测试合格的百分比。一般的说,预测试系统与鉴定测试系统的不同点如下:

  1)预测试的屏蔽半暗室尺寸可以小一些,只要能容纳本企业产品,另外再留一些余量即可。暗室的归一化场地衰减NSA 和场均匀性两项指标可比鉴定测试的暗室稍微低一些。因此,暗室的环境电平可以允许稍高些。

  2)EMC测试项目可在标准的基础上作必要的剪裁,一个检测中心应该具备按EMC标准的各个项目测试的能力,一个企业的预测试实验室可以首先保证自己产品不易通过的项目的测试,其中,在仪表的频率方位上作合理的剪裁往往可以明显降低建设费用。

  3)预测试仪表在保证必需的精度的同时,缩短测量时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如采用频谱分析仪可以保证与EMI接收机有相似的精度,又可显著提高测量速度,而且价格不足EMI接收机的一半,因此预测试常采用频谱分析仪代替EMI接收机。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下载排行榜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