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级游戏行业的专家对于未来游戏行业的期望和见解

描述

游戏的未来是什么?这个问题放在不同的时间会有不同的答案。如果在8年前问这个问题,答案是基于3D电视的游戏,然而到了2017年几乎看不到太多3D电视新品;如果放在5年前来问,答案会是VR游戏,然而直到今年3月第一款杀手级的VR游戏才算真正意义上诞生。
  今天我们将通过两位顶尖级游戏行业的专家,来了解一下他们对于未来游戏行业的期望和见解。   本文中采访到的是英国德蒙福特大学游戏和信息系统高级讲师Jethro Shell博士、法尔茅斯大学游戏学院副教授Edward Powley博士。 而本次的写作背景是一款结合AI技术的高度自定义的游戏,游戏中你可以基于可视化界面创建各种机器人,不受任何限制,例如可以是小摩托、无人机、甚至坦克等等。  

   AR、VR游戏?未来几年,会有哪些媒介形式会变得更流行,大家又会抱有什么期待?两位专家均认为,混合现实技术将成为最大赢家,未来的游戏几乎都将会结合AR和VR技术。而这一方面的可行性,已经在《精灵宝可梦Go》得到初步验证。   谈及VR,Powley博士明确表示:当下的VR技术发展远远没有达到人们理想中、期望的那般效果。VR当前硬件通常较为昂贵,而且专业化程度也比较高,关键是将头戴式设备遮住眼睛并戴在头上的方式,大大降低了大众普及性。  

VR游戏的现状Jethro Shell博士认为:我们还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VR 1.0,当前没有约束的VR场景不是体验不可靠,就是价格昂贵。而当前正在朝着VR 2.0时代迈进,它们通常具有眼球追踪,更大的视场角、更高的分辨率,更好的音频效果,但部分领域还未完全突破,还需进行深入研究。   VR体验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呢?Shell博士讲到: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提供良好的触觉反馈体验,VR内容开发者会往往会增强某些特定的感觉来增强游戏体验,例如在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中拿到弹药的感觉,在赛车游戏中手握方向盘的感觉等等。 但Powley博士认为,我们不应该奢望颠覆性的游戏技术出现,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的游戏技术已经相对成熟,特别是在图形、AI、移动端游戏、联机游戏等方面得到大幅优化,而未来将是一个综合体验的过程,通过技术迭代不断带来新兴游戏体验的过程。   除了VR游戏,Powley博士认为AR更具有吸引力,因为它使用方式更简单、便捷,而且它的特点就是将现实世界融合,从而提供新形态的社交体验。  AI技术在游戏中的作用经过讨论,两位专家给出了一致的结论:AI技术对于游戏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不仅仅体现在游戏体验环节,在游戏开发环节同样重要。   在游戏体验环节,Shell博士讲到:尽管目前游戏在设计、玩法等核心因素上都会把AI的作用进行限制和约束,但是AI技术已经在游戏中得到广泛的部署。  

  在开发环节,Shell博士认为:AI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减少开发时间,AI技术在内容制作、减少重复性劳作方面有很大潜力。 Powley博士则认为:AI技术在游戏中的应用仍有进步空间,例如在图形化方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技术提升进入缓慢时期。尽管如此,游戏内虚拟角色仍有极大的可提升和优化空间。而让玩家们通过更为逼真的游戏角色,并与之交互,也为游戏带来新的可能性。   AI技术在未来无疑将会给玩家们带来更激动人心的体验。当前,基于AI技术(或者说是计算机自动生成的程序)在内容制作方面本质上都是随机的,而AI技术应用到游戏中实际上就是一个学术研究的落地和应用,我们也希望未来几年内能看到AI技术在商业化游戏中的大范围应用。  游戏如何改变世界游戏的未来并没有统一的趋势,而是朝着各个方向多元化的发展。  

  Powley博士谈到:未来游戏可通过独特方式解决游戏内场景的可行性;现有某些游戏展示了游戏未来可以和电影一样去描述一个故事场景,甚至成为竞争对手,这也是如今时代的一个大的需求。   Shell博士讲到,现代化3A级游戏的自由度越来越丰富,这类游戏同时将高质量的图形场景与开放的大型世界场景相结合,让玩家可以自由选择目标任务,这种开放型游戏形态也让玩家和故事角色的关系变得更加牢靠。  

  同时,游戏的叙事形态也在发生较大的改变,尤其是针对社会现象的题材。 不过,两位专家都表示了目前由于某些问题的客观存在,导致游戏往往会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甚至当下仍有人对游戏抱有负面态度。Powley博士认为:这些人倾向于把游戏当做是孩子们无聊时的玩具或者进行暴力幻想的工具,不过对于多数游戏开发者而言,游戏仅仅是一个更好的叙事媒介,甚至可以很好的应用到教育、思维沟通的工具,电子竞技也不例外。   Shell博士对此表示赞同,这也会限制他们的思维。“游戏正在呈现出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困难的玩法,这通常也会给人们带来新的思考,这是那些不参与游戏互动的人无法体验到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