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斌发表了《RGB全系列突进》的主题演讲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RGB全系列突进,与东山精密的发展极为贴合。突,是指当我们看清方向时,会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投入布局;进,是指我们在不断地进入更多新领域。”东山精密技术总监许斌在第十八届高工LED产业高峰论坛上提到。

7月2日——3日,2020(第十八届)高工LED产业高峰论坛在深圳机场凯悦酒店盛大举办。本届峰会共设3大专场,覆盖芯片、封装器件、显示屏、照明、设备、IC电源、关键配套材料等LED产业链。

7月2日上午,在开幕式专场上,许斌发表了《RGB全系列突进》的主题演讲,重点分析了显示市场,产品发展与技术路线等。

东山精密技术总监 许斌 

就目前整个显示市场来看,可以分为室内显示屏、户外显示屏、小间距显示屏、Mini LED屏、Micro LED屏。眼下,最火热的是Mini LED屏,未来的终极市场发展或者终端技术发展是Micro LED屏。

不过,在许斌看来,即使未来发展到MicroLED,室内外显示屏、小间距显示屏也不会消失。目前东山精密的产品已渗透到AR、VR、手机、车载、电视机、小间距屏以及后面的影院屏。

不同像素点间距对应了不同的观看距离,同时也代表着不同的产品形态。

就常规小间距产品来看,单灯一直是小间距产品的主流,一个点间距对应1——2款RGB尺寸。预测在P1.25以上的产品,TOP LED系列的产品可能会占据80%以上的市场。

基于TOP系列产品的优势,单灯系列极限封装会是1010,Chip系列会是0505。在成本方面,TOP系列低于Chip系列产品。在发光角度方面,TOP系列能做到120度,Chip系列则可以做到140度。在产品对比度和气密性结构方面,TOP LED的气密性优于Chip LED。

许斌认为,未来P1.25的LED显示屏会占领主要市场。

再看户外单灯,从2018年开始就有封装厂商推出1212产品,从此开始进入1.0以上的时代。户外产品对封装的稳定性要求是非常高的,要求至少5年以上的产品质保,因此产品结构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就Mini LED产品来看,IMD器件短期市场可期,最先实现P0.4产品量产。许斌表示IMD器件具有以下5个方面的特点:

1. 可做更小的间距,正装产品做到P0.7,倒装可做P0.4;

2. 倒装晶片PAD间距更大,可有效提升抗金属迁移能力和高刷新能力;

3. 在P0.9以内的小间距屏的总体成本上优于COB;

4. 使用倒装晶片+锡膏or Flux,有效降低产品热阻,使屏体温度更低;

5. 专利表面处理技术,超黑墨色,高对比度,色彩还原度高。

除了IMD器件,还有COB产品。在许斌看来,COB产品肯定是未来小间距显示技术发展的终端形态,但目前也遇到了很多难点需要克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COB单元的良品直通率>70%,像素点的良率>99.95%。关键技术:转移工艺、焊接工艺、锡膏不同使用时间的操作一致性;

1. 返修工艺,关键技术:返修设备的精度提升、返修中的Flux清除;

2. 胶体墨色一致性,关键技术:纳米色粉技术、表面墨色处理技术;

3. 晶片一致性,关键技术:混晶片技术,确保不同批次模块色彩一致。

因为COB产品对芯片端的混晶片技术要求非常严格,在芯片部分的成本也高于现有的单灯产品,因此目前Mini LED产品市场竞争严峻,市场份额还不高。

影响要真实生动,屏幕上极亮和极暗的部分就需要紧密交替相接。而LCD屏搭配“满天星LED+Local Dimming”背光源方案,无疑是目前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LED和LCD结合会变成有优势的产品,既避免了LED产能过剩的部分,又可以把封装的产能带动起来。据许斌介绍,现在每年电视机的产出台数为2.3亿左右,只要里面有10%的电视机使用该方案,对封装行业来说将会有2——4万KK/月的封装产能。

峰会现场

许斌总结说,P0.9——P1.9的小间距屏还是市场端主流,而P0.9以内的Mini RGB产品受制于成本、工艺成熟性等问题,市场占有率还不高;技术层面Mini IMD封装会优先实现P0.4产品的量产,COB产品作为未来技术的方向仍需克服较多的工艺难点;Mini LED在背光上的应用市场找到定位,会成为特定领域背光的主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