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RPC接口

接口/总线/驱动

1125人已加入

描述

  目前有很多RPC框架,有基于Json的,有基于XML,也有基于二进制对象的。

  论复杂度,RPC框架肯定是高于简单的HTTP接口的。但毋庸置疑,HTTP接口由于受限于HTTP协议,需要带HTTP请求头,导致传输起来效率或者说安全性不如RPC。

  现在问题是,遇到怎样的瓶颈了才需要或者说更适合用RPC(比如像阿里这么大的请求并发量,简单的HTTP肯定达不到预期),但问题是大家所在的公司,要有像阿里这么大的量是比较少的,甚至说1/1000的量可能都没有,那我们还需要使用RPC吗?

  技术应该不是为了使用新技术而去使用,而应该是旧技术存在某些瓶颈,存在难以支撑或者扩展性越老越差等问题暴露出来之后,用新技术来进行解决。

  那RPC最大的优点,或者说它相比简单的HTTP接口,它的优势、更适合它的业务场景是怎样呢?简单的HTTP又哪里不足,哪些场景明显不太适合呢?

  RPC=RemoteProduceCall是一种技术的概念名词。HTTP是一种协议,RPC可以通过HTTP来实现,也可以通过Socket自己实现一套协议来实现。

  所以可以换一个问法,为何RPC还有除HTTP之外的实现法,有何必要。毕竟除了HTTP实现外,私有协议不具备通用性。那么我想唯一的答案就在于HTTP不能满足其业务场景的地方,所以这个就要具体案例具体分析了。

  分析

  http接口是在接口不多、系统与系统交互较少的情况下,解决信息孤岛初期常使用的一种通信手段;优点就是简单、直接、开发方便。利用现成的http协议进行传输。但是如果是一个大型的网站,内部子系统较多、接口非常多的情况下,RPC框架的好处就显示出来了,首先就是长链接,不必每次通信都要像http一样去3次握手什么的,减少了网络开销;其次就是RPC框架一般都有注册中心,有丰富的监控管理;发布、下线接口、动态扩展等,对调用方来说是无感知、统一化的操作。第三个来说就是安全性。最后就是最近流行的服务化架构、服务化治理,RPC框架是一个强力的支撑。

  RPC是一种概念,http也是rpc实现的一种方式。论复杂度,dubbo/hessian用起来是超级简单的。最近用dubbo和hessian比较多,http的几乎都被废弃了。

  至于为什么用,其实很简单,业务场景不一样。我最早的单位所有的代码都在一个工程里,一次要发布几百m的代码。这种架构是非常有利于小程序的。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应用rpc层呢,一个功能,一套代码下来不就解决了么?我觉得有几个好处:

  1灵活部署

  2解耦至于为什么,当你用到的时候,你会体会。

  系统做大了,肯定是需要做微服务的。比如做电商就是这样,单独有一个订单系统,支付系统,商品系统,用户系统。都是分开部署,单独上线的。但交互是用HTTP接口来交互的,可以转用RPC。

  用http交互其实就已经属于rpc了。

  RPC的核心并不在于使用什么协议。RPC的目的是让你在本地调用远程的方法,而对你来说这个调用是透明的,你并不知道这个调用的方法是部署哪里。通过RPC能解耦服务,这才是使用RPC的真正目的。RPC的原理主要用到了动态代理模式,至于http协议,只是传输协议而已。简单的实现可以参考springremoting,复杂的实现可以参考dubbo。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