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田:汽车智能化与电动化需要更安全的车规传感器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7月3日,2020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盛大开幕,作为慕尼黑展唯一的视频直播合作方,电子发烧友网在展会期间,通过现场直播方式采访了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领域内众多企业,就相关的行业、技术、市场和产品等话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村田作为全球领先的电子元器件制造商,在消费类电子、汽车、能源和医疗类领域都有深度关联的产品。那么面对智能出行的趋势,村田又是拿出了何种产品和技术来应对呢?电子发烧友独家采访了村田产品工程师沈凯,由他来为我们讲解村田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
 

村田产品工程师 沈凯

 
此次慕尼黑上海电子展,村田带来了哪些新产品和技术的展示?
 
沈凯:我们这次展出了15款可以用于汽车行业的产品。有汽车用的小型晶体谐振器,硅电容及硅集成器件,第3代组合传感器,6轴惯性传感器等等。
 

电子发烧友编辑 周凯扬(左) 村田产品工程师 沈凯(右)

 
据了解,这其中的6轴惯性传感器是村田针对汽车领域推出的新品,那么这款产品主要的创新点和应用是怎样的?
 
沈凯:因近年来汽车行业对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高精度化要求,为应对一些只靠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无法定位的场景,如隧道,桥梁下等也需要高精度定位的要求,村田开发了精度能达到数十厘米的6轴一体惯性力传感器。
 
这款产品的主要特点有:1. 符合ASIL-B功能安全等级,及AEC-Q100汽车级认证。2. 具有专利的器件内部工作状态自我诊断功能。3. 独家3D MEMS结构,实现了优秀的偏置稳定性,低噪声,高抗振性能。
 
村田为智慧出行提供哪些解决方案?能否分享几个典型的案例?
 
沈凯:除了之前介绍的6轴惯性传感器,村田也致力于用于自动停车系统,包括低速自动驾驶系统中的超声波传感器的开发。大家知道,在自动驾驶中用到了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并通过融合算法来监测车辆的周围环境。,比如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摄像机、超声波传感器等等。通过融合各种传感器,可以扩大检测范围,或者缩短盲区,有助于提高自主驾驶的安全性。其中,超声波传感器有望在距离车辆几米范围内发挥监测作用。
 
国外的Waymo早前联合出租车运营推出了体验活动,最近滴滴出行推出了自动驾驶试乘活动,似乎自动驾驶离我们又更近了一步,您怎么看这个发展形势?
 
沈凯:如果我们回头看下汽车的发展史,我们就能对这个问题有个比较清晰的答案。
 
19世纪80年代德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60多年后的1951年收音机,安全气囊这类电子化功能产品问世。1980年前后ABS, 电动座椅,汽车导航开始出现在汽车上。接着10年后的1990年倒车影像被开始采用。
 
随后是汽车电子化大爆发的年代,倒车雷达,车身稳定控制系统(ESC,ESP),坡道辅助等等。再到如今的ACC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也已经被广泛量产应用。汽车的发展一直朝着更舒适,更安全,更便捷的方向发展。自动驾驶正好是顺应这个发展趋势的,且技术发展迭代会越来越快。尽管现在关于自动驾驶有各种声音跟看法,但我觉得大趋势是很明确的,自动驾驶时代总会到来,如今对此唱衰的人在未来肯定会说一句“嗯,真香”。
 
全球汽车销量下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当然总的发展趋势还是很乐观的。您认为在这个时期半导体厂商如何能更好地推动汽车的智能化、电动化发展?
 
沈凯:村田十分注重在汽车行业的业务创新,我们的合作伙伴有大企业,创新企业,大学研究院等等,致力于解决客户的痛点,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根据汽车市场的CASE化,我们也在推出满足汽车市场趋势和需求变化的无线连接模块。村田模块技术及产品已被30多家OEM和 Tier1采用。目前村田正在与合作伙伴一起开发Cellular-V2X模块,将满足中国自动驾驶市场及客户的需求。我们想通过领先的硬件和射频设计能力、软件&认证知识&支持、高质量元器件技术、强大的中国技术团队来助力我们的客户,推动汽车的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发展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