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设备
共享经济发展至今,共享单车在风口之后一地鸡毛,共享按摩椅沦为“资本弃子”,共享雨伞、共享KTV等产品昙花一现,唯有共享充电宝逆风翻盘。
7月3日,浙江证监局网站披露,小电科技正在接受上市辅导,准备在科创板上市。假如小电科技成功上市,将成为共享充电宝第一股。
在此之前,来电科技也被传将借壳上市。今年1月20日,上市公司中威电子发布公告,实际人向来电科技董事长韩冰协议转让部分股份并与来电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在共享充电宝企业陆续筹备上市之际,美团第三次高调入局。今年4月,美团共享充电宝成立专门团队,由此前美团的收单业务团队转岗过来,开始大规模招募美团充电宝团队,布局其共享充电宝商业版图。
过去几年,共享充电宝从最初被炮轰甚至被视为笑柄,到受到各机构的热捧,再到如今洗牌后的“三电一兽”格局,经历了高速起落。随着小电科技上市,美团的杀入,行业或再起波澜。
有利可图
共享单车大火之后,带起来一大批共享项目。共享充电宝作为共享经济的一个垂直赛道,也备受资本青睐。
2017年上半年最疯狂时,仅仅10天行业融资金额近3亿元,40天内涌入12亿元,近30家明星机构入局。
街电科技是上市公司聚美优品投资的企业,在诞生之初被王思聪猛烈唱衰。彼时,“国民老公”在朋友圈高呼:“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X,立帖为证”。其后,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转帖予以回击:“做不成就当做公益,希望不要因个人情绪而不让项目入驻万达。”
时至今日,街电科技的市场份额已经成为共享充电宝行业第一。
小电科技创始人唐永波被认为是当下4家平台创始人中,最懂资本、最会讲故事的人。企名片Pro 显示,目前共完成5轮融资,身后是包括腾讯投资、红杉资本中国、众为资本、金沙江创投等在内的豪华战队。
众为资本管理合伙人Patrick向24新声表示,投资小电科技主要从三方面考虑,一是认可创始人唐永波,二是依赖于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基础设施的发展,共享充电宝的使用和支付更加便捷。三是经过长达两年的研究,认为共享充电宝作为共享经济的一个分支,是一个消费升级的赛道,加上用户手机电池续航时间有限,所以共享充电宝是消费刚需、模式可以盈利的行业。
怪兽充电也已完成5轮融资,最新一笔是在2019年12月完成C轮5亿元融资。来电科技共获得3轮融资,2017年4月,获得由SIG和红点中国领投,九合创投和飞毛腿董事长个人跟投的A轮融资2000万美元。
云九资本告诉24新声,投资怪兽充电,看中了其在战略、产品、技术、运营上每一步都走得非常坚实。
实际上,除了上述四家公司,共享充电宝入局者众多,但在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不少依靠资金输血的企业,大多未能度过严冬。资金链的断裂导致泡泡充电、河马充电、放电科技、乐电、PP充电、小宝充电、创电等大批玩家进行项目清算,先后退出共享充电宝行业。
经过“百电大战”厮杀、洗牌后,目前共享充电宝行业格局是“三电一兽”格局,进入加速抢占市场的阶段。
Trustdata数据显示,2019年“三电一兽”垄断共享充电宝市场96.3%的份额,街电以28.6%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小电和怪兽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7%和25.1%,来电以15.6%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四。
而经历过市场残酷淘汰,存活下来的4家企业基本都实现了盈亏平衡。
来电科技官网显示,2017年11月,其宣布当年10月实现盈亏平衡,成为行业资本化和规模化之后,首家盈亏平衡的共享充电宝企业。2018年下半年,包括小电科技在内的多家运营商均已宣布实现整体盈利。街电科技2019年完成14亿交易额,净利润达1.5亿,过去三年的复合增长率在40%以上。
艾瑞咨询的报告显示,2019年共享充电宝的收入来自于租赁、广告和其他,其中租赁收入占比97.2%,广告收入占比0.5%,其他收入占比2.3%。
事实证明,共享充电宝行业确实“有利可图”。
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共享充电宝交易规模9.9亿元,2019年该数据飙至79.1亿元,用户规模达2.5亿,2022年预计交易规模将达到241亿元,未来几年行业仍将保持50%-80%的高速增长趋势。
共享充电宝运营的模式包括,代理模式、自营模式和服务商模式。三种模式下运营商的主动权递减,现金流和利润的稳定性递增。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向24新声表示,随着共享充电宝企业瓜分市场的竞争日益白热化,下游商家的话语权也逐渐增强,商家向上游充电宝企业索取的入场费或收入分成也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充电宝企业要想维持盈利势头,需要通过涨价来覆盖不断提高的渠道成本。
最强“搅局者”
美团的再次入局,为共享充电宝赛道又添了一把火。
早在2017年的共享充电宝混战时期,美团就曾在石家庄、青岛小规模测试共享充电宝业务。彼时行业厮杀正烈,美团短短三个月便“鸣金收兵”。
2019年,美团再一次重启共享充电宝项目。或是受疫情影响,美团共享充电宝业务也出现停滞。随着疫情趋缓,今年 4 月,美团再次重启共享充电宝业务。
有观点认为,美团此番进场志在取得新一波的用户规模增长,共享充电宝和共享单车一样,可以把美团的线上流量带动到线下,提升APP日活和品牌影响力。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目前共享充电宝行业是“三电一兽”格局,新入局者在这个行业的发展空间已经不大了。但如果是巨头进入该领域,可能会给已经稳定的“三电一兽”带来竞争压力。不排除在新一轮竞争中,共享充电宝市场会诞生新的行业独角兽。
云九资本也有着相似观点,认为“三电一兽”格局是头部格局,小公司也有一定生存空间,资源导向地做一些场景。现在的门槛已经很高了,一般的新入局者很难有机会,要想冲击头部、有更大的发展,除非是携巨资入场,毕竟行业整体的渗透率还很低。
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中国共享充电宝进入的公共场地包括车站、机场、公共图书馆等,并主要以大机柜和小机柜模式进驻。2019上半年,中国共享充电宝公共场所进驻渗透率为31.3%,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目前,在一二线城市,为了占据优势地段和商铺,各家共享充电宝企业竞争激烈,更是在入场费上暗自较量。相比之下,下沉市场仍处于蓝海,挖掘新用户可以弥补一二线人口红利饱和的缺口。
来电科技CMO任牧此前表示,在下沉渠道和新型点位上,依然存在大量机会。存量市场用户习惯会进一步养成,增量市场会出现很多新用户。
怪兽充电曾经提出,虽然共享充电宝在餐馆和娱乐场所的渗透率比较高,但在厕所、内衣店等很多场景,也有很大的需求潜力,只是平时注意不到。而在这些还未渗透的领地,“三电一兽”和美团是一样的起点。
渠道的竞争就是优质点位之争。共享充电宝只有无缝填充到细分场景,满足用户的即时性需求与借还体验,才有可能培养用户习惯,进而捕捉流量入口。
小电科技的商业综合体VP李波提到,公司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进攻商业综合体,从与商户谈判到直接与商场谈判,因为商场对其中的店铺商家有绝对控制权。如果小电科技与一家商场签约,那商场物业就有权利排他性地只选择“小电”。即使是美团这样的巨头也无可奈何,因为美团希望通过商家为自己引流,而商场本身是不希望流量外溢的。
目前,无论是用户规模、设备铺设密度和广度,还是主营收入上,“三电一兽”都具有很大优势,美团要想打破这一平衡,并未易事。
此外,共享充电宝除了要做全渠道布局之外,更应该利用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投放,提高效率。
诸多挑战
光鲜亮丽的资本背景和增长数据的背后,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发展也存在不少隐忧。
其中,价格标准不一,乱扣费现象严重。多家投诉平台显示,一些用户在归还充电宝的时候,或因为放置不规范,或因为机械故障,导致用户误以为归还完毕,但手机端没有任何提醒,过段时间则扣费99元。
截至2020年7月13日,24新声从聚投诉和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共享充电宝”,发现共有3185条相关投诉帖子,其中聚投诉228条,黑猫投诉有2957条,两家平台均是关于乱扣费的投诉居多。
此外,由于用户与充电宝平台的粘性不高,这就要求平台必须密集布局点位。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用户对品牌并不敏感,手机没电了用户常规的做法是找一个距离最近的,而不是找哪个品牌。
云九资本也同意这个观点,铺设密度对于公司非常重要。不过,高效的运营和好的用户体验也非常重要,否则带来的是点位亏损和负面的用户评价。与此同时,任何服务和产品都有品牌心智,在供给不再紧缺的时候,品牌会带来更好的转化率。
Patrick表示:“品牌代表的是服务、产品能力。点位建立与品牌是相通的,点位越多品牌能力也越强。现在很多店里同时有两个甚至三个充电宝,这时候就到了服务与品牌知名度的较量时刻。”
云九资本认为,竞争也是共享充电宝行业最大的挑战,无论是美团这样的巨头进入,还是头部之间的竞争。这是一场持久仗,必须做好内功,以最好的产品、运营、管理来竞争,不然即使是美团也很难打败其他玩家。预测越来越多的用户运营和点位场景服务将会出现,“三电一兽”的竞争局面进一步收窄,只留下2-3个竞争者。
另外,共享充电宝背后需要庞大技术体系的支撑。由技术引起的充电宝自燃、自曝、甚至导致火灾等问题,屡见不鲜。“安全性”或成为悬在整个行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因此,专利技术正在成为各家品牌之间的竞争壁垒。2017年4月,来电以专利侵权为由将街电起诉到北京知识产权法院。2019年4月,街电科技和来电科技因侵犯实用新型专利纠纷再次对簿公堂。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目前手机的电池技术获得突破,手机续航不再是大问题,这可能会让整个共享充电宝行业时刻笼罩在一片阴霾中,增加投资的不确定性。
而Patrick则表示,小电科技除了需要突破充电宝电池方面的技术,未来的趋势是做IOT系统。“因为共享充电宝除了电池,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于通讯,涉及到店内电话、用户链接、支付,支付实际是无人贩卖,其实它有所有用户的链接,可以把它看成是基于一个一个空间里面的无人贩卖的IOT的形态, 这或许会是小电科技未来研究的路线。”
第二个趋势是出海,Patrick解释称,中国的供应链有很强大的优势,再结合中国的技术能力,小电科技的商业模式可以复制到日本、东南亚、欧洲去进行变现。
24新声了解到,“三电一兽”中的来电科技早在2017年12月就落地印度尼西亚,成为共享充电宝首家出海企业。2018年11月,其又落地俄罗斯,布局欧洲市场。
随着小电科技上市、美团入局,共享充电宝行业“死灰复燃”。未来,如何在下沉市场、竞争者众多的情况下保持继续优势,是各家亟需解决的问题。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