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Face ID技术,不一样的面部识别

触控感测

205人已加入

描述

早在很久以前面部识别就一直在使用,那个时候只是运用在商业领域,这项技术主要使用摄像机作为识别信息获取装置。以非接触的方式获取识别对象的面部图像,计算机系统在获取图像后与数据库图像进行比对后完成识别过程。

这项技术唯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基于生物特征的识别方式 ,与指纹识别等传统的识别方式相比,具有实时、准确、高精度、易于使用、稳定性高、难仿冒、性价比高和非侵扰等特性,较容易被用户接受。然后,在2014年一项研究成果中,基于原创的人脸识别算法,准确率达到98.52%,首次超越人眼识别能力97.53%。

说了这么多,虽然看上去这项技术很强劲,但安全性并不是很高。如果使用一张照片,也是可以通过面部识别来解锁的,当然,因为面部识别非常的成熟,所以多方面运用在电子产品中。如今,iPhone X的出现,让面部识别拥有不一样的改变,而且安全性得到提升,随后国内手机产品也在慢慢推出自家面部识别技术。

1、不一样的面部识别 真正的Face ID是这样的

在苹果发布会上,高级副总裁菲尔表示,苹果研发的面部识别是与众不同的。苹果曾经收集了10亿张图像,在全球收集数据以获得广泛的地理和民族数据集。它们都用于测试和验证识别率。你在互联网上是无法获得这些东西的。特别是这些数据中必须包括一张脸部数据的高保真深度图。

Face ID这项技术拥有自我学习能力,就是说不管你是换了个发型,蓄起大胡子还是接受了整形手术,它都能够在你变脸之后认出你。Face ID在Secure Enclave中通过重新训练和深度学习,在设备上完成这种自我适应训练的。

当然,每一项技术都有一个致命问题,Face ID必须要确保能看见你的双眼、鼻子和嘴巴,这样才可以全方面来运用。 比如要是戴着口罩的外科医生,或者脸上戴着面纱之类东西的用户,它可能就无法识别,可是戴头盔或者围巾就没有关系。

点评:这项Face ID技术目前还只是初级阶段,可是也让我看到了面部识别新的改变,而为了强化普通用户设备的安全,Touch ID到目前为止所做的事和Face ID将做的事都是很多的。苹果是在为未来做准备,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估计是不打算在iPhone X中整合基于Touch ID的验证方式。以后可能就是让面部识别来取代指纹识别的核心技术。

2、锤子使用旷视科技技术 打造专业人脸解锁方案

前几天,在成都大魔方演艺中心,锤子科技发布最新旗舰手机坚果Pro2。这款手机意为智能机时代的工匠。罗永浩一直显露出他对于完美的工业设计有着极致而变态的追求。在锤子科技成立的5年之中,老罗也一直用匠心和情怀感动着那一批逐梦的人,坚果Pro2的诞生,则让老罗在追求极致的路上更近了一步。

锤子科技推出的坚果Pro2所采用的是旷视科技Face++人脸识别技术。旷视科技公司一直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为传统行业提供智能化的支持,对于人脸识别技术在手机行业的应用价值有深刻的洞察。

此外,Face++人工智能核心是属于开放平台,以API或SDK的形式为开发者提供人脸识别、文字识别、图像识别、物体识别、场景识别及其他人工智能能力,旨在帮助开发者用最简便的方式实现AI赋能。

点评:人脸识别技术在手机应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人机交互习惯、助力将智能手机升级为可以交互感知的智慧手机,同时,也说明成熟的人脸识别技术正在由B端向终端的C端用户渗透,手机让人脸识别成为了第一个人人可用的AI技术。而随着各家手机大厂对人脸识别技术的持续引入,我们也相信刷脸解锁将很快成为新时代手机的标配。

3、唯一能对抗面部识别技术 三星打造独一无二虹膜识别

虹膜识别技术其实是基于眼睛中的虹膜进行身份识别,应用于安防设备,以及有高度保密需求的场所。在好莱坞大片中,我们一直能看到通过扫描眼睛视网膜开启保密房间或保险箱的炫酷场景,大家一定还记忆犹新吧。没错,使用虹膜识别技术,为需要高度保密的场所提供了高度安全保障。

虹膜识别需要借助红外光线照射,然后红外感应摄像头检测反射光线,获得虹膜的信息。而眼纹识别不需要借助红外光线,直接利用现有的普通手机前臵摄像头,加上特定的软件程序便可以实现。

另外,虹膜测定技术可以读取266个特征点,而其他生物测定技术只能读取13-60 个特征点,虹膜识别的准确性是各种生物识别中最高的。

点评:以后手机不管会运用哪一项全新的识别技术,比如面部识别,指纹识别还是虹膜识别这些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从生物识别技术核心说起指纹、人脸、虹膜、掌纹、步态等人类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都是一种技术,其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保障安全。明年可能就是三星和苹果手机在生物识别上大战的一次重要环节。可对于我们用户来说,我们只看好的是方便,快捷,省事。不管用什么生物识别来占领手机市场,这些都是技术上的一大亮点。
       责任编辑:tzh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