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扇-20研发成功有何意义?

军用/航空电子

379人已加入

描述

经历了百年屈辱史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深深刻在国人心里。于是我们奋力直追,超英赶美。今日之中国,方方面面都已步入了世界先列,但航空发动机之殇却一直困扰我们。

对于航空发动机的问题,小编也常常遇到军迷朋友们的追问“发动机解决了吗?就在吹牛”。我没有过多地去解释,因为我懂得航空发动机是一个典型的技术、知识双密集型高科技产品,也深知在技术一穷二白和国际封锁的环境下,研发一个先进的航空发动机到底有多难。所以,航空发动机的每一次进步就是最大的喜讯,我坚定不久的未来我们会拥有属于自己的超级发动机。

这不,航空工业一飞院传来消息,证实了涡扇20航空发动机研发成功的喜讯。在航空人夜以继日地努力下,项目发动机起动成功,电源和液压系统加载成功。

一飞院并没有提及是什么发动机,为什么这么肯定说是涡扇-20?

首先,运-20是一飞院研制的,而运-20之前已经证实了配置上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发动机涡扇-20;

其次,从“电磁干扰”、“短舱”等字眼可以确定是运-20,一般大型运输机,才需要涡扇-20这种大涵道比发动机来达到较大的运输量。

航天人铭记失败,砥砺前行

从新中国航空工业起步至今,不可否认,我国基本已经实现了从零到世界前沿水平,但发动机之殇也是不可忽略的。在研制航空发动机中,无数座失败的大山压在科研军工人员身上。

1964年,一种新型的全天候高空高速截击机设想被提出很快就进入研制阶段。虽然耗时16年,也顽固地挺过了十年文化大革命,但由于设计指标过高,发动机跟不上而流产。这就是我们战斗机中没有歼-9的原因。

1971年,歼-13歼击机的设计方案开始酝酿。尽管歼-13的气动设计非常超前和使用,但还是摆脱不了发动机的制约,种种方案被枪毙,最终歼-13也无缘祖国的蓝天。

1976年,针对针对西沙海战暴露出中国海军在作战中无法得到有效的空中支援的问题,中国南昌飞机制造厂(洪都航空前身)开始研制强-6强击机。但由于涡扇-6无法定型量产等问题,20世纪80年代被迫下马。

但这么惨重的经历压不垮我们坚韧的航天人,反而成为他们的动力。在国内的一片质疑声和国外技术封锁中,涡扇-20的成功研发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涡扇-20研发成功有何意义?

第一,减少支出,抢占国际市场份额

据2011年统计,球航空发动机市场规模约750亿美元,国内年均航空发动机市场需求是1000亿元,而我国中航发动机公司的市场产值仅为200亿元人民币(约合30.76亿美元)。

涡扇-20的研发成功,可以取代国内一直使用的俄制D30和CFM56-5C型号的发动机,减少国内支出,甚至抢占这些发动机的国际市场。

第二,提高运-20等大型军用运输机的综合实力

一直以来,我国战略运输机吨位都比不上国外的先进运输机,换上涡轮-20后,运20最大起飞重量将提升到246.4吨,其最大载重能提升26.4吨。

这不仅让运-20的综合性能提升了,可以翻越更高的高原地区,还是以后研发更先进发动机的镜子。

无论是失败或是成功,航空工业的每一道工序都满怀着我们航天人的坚毅和汗水,每一次进步都值得我们为其欢呼!
       责任编辑:pj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