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为人工智能的研究、应用和部署订立全球契约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我不是科技专家,我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认知来自与世界顶级科技专家和企业家的交谈,我从中认识到,他们在人工智能对社会及生活的利弊这一问题上存在广泛的分歧。但是,这场关于AI善恶问题非此即彼的辩论,太过于注重“假设”而忽略了当务之急,即我们当前必须采取行动以确保能够负责地利用人工智能的无限潜力。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人工智能的优势并降低其风险,我们需要为人工智能的研究、应用和部署订立全球契约。

  目前,各国主要寻求独立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而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来确保它们的科研活动能够相互契合。更令人担忧的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日益成为国家间的零和博弈。这种行为将为合作带来重大障碍,并可能削弱当前最能惠及人类社会的科技的发展势头。当前,一些多边组织已在国际合作框架方面开展工作,这非常鼓舞人心,但是这些举措需予以优先考虑,并加快其落地进程。

  各国可以在众多领域进行全球合作,例如在医疗健康、教育和制造业领域。影响地缘政治稳定的领域,如国家安全和自主武器研发领域,也需要国际合作和相互监管。

  这些领域的合作将会带来巨大的好处。在医疗健康领域,人工智能有潜力应对与解决历史性和全球性的挑战,例如医疗成本迅速上升、以及治疗与患者可及性方面的不平等。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可以用来改善教育成果,并帮助各个国家重新培训劳动力,从而缓解部分行业产生的可能由AI进步所导致的劳动力流失的状况。在制造业方面,人工智能可以提供安全、浪费更低的工作环境,并使得全球供应链更为可靠,以应对全球性突发事件。

  每个国家在上述及其他领域的最佳实践都应该共享,以造福全人类。在创新中提供新的经验和教训有助于促进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开发和应用。这将反过来促进国际关系的改善,并为我们所有人创造更和平和繁荣的世界。

  头部公司、大学和科技专家必须与各自的政府合作,并最终与其他各国政府合作,为这项强大的技术制定标准和法规。过去在制定关于核武器和生物武器协议时也采取了类似的做法,各国就这些技术的全球标准达成的协议让世界变得更安全。

  好消息是,国际合作模式的基础已经奠定。

  近年来,世界各地的组织都发布了人工智能伦理发展原则和指南,为全球讨论提供了良好起点。尽管在某些问题的解释和相对重要性、以及执行意见上仍存在复杂的地区和文化差异,但全球似乎对以下核心原则达成一致:透明、公平、安全、责任和隐私。

  一是透明原则,该原则要求创建决策易说明、可解释、可审核,且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可监督的人工智能系统。

  二是公平原则。科技不应该加剧不平等、偏见和歧视,而是应该促进包容性,并服务于大多数人的福祉。

  三是安全原则。人工智能技术绝不应造成可预见或意外的伤害。人工智能技术的设计应可靠且不易受损。

  四是责任原则。如果人工智能系统的决策导致了问题的产生,就需要明确责任,并在必要时进行强制性补救。

  最后是隐私原则。因为如此多的人工智能应用依赖数据,所以需要有适当的机制来保护人们的权利、利益和个人隐私信息。人工智能系统需要以易理解的方式披露如何使用、存储和保护个人信息,用户也应该能够随时撤销其使用个人信息的权利。

  越早通过共同治理结构协调和应用这些原则,就越有可能避免人工智能的负面后果。

  这是一个不小的成就,也并不容易实现。但当务之急是越过原则这个议题,先明确全球承诺、协议、以及对违法行为后果有明确规定的国际法。

  只有通过全球合作,我们才能确保,即使面对,特别是面对快速和革新性技术变化的巨大压力而被迫采取不同行动的时候,世界各地的国家和机构能够遵循和平与稳定、包容与安全的原则。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