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现状_生物识别发展趋势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现状

  随着生物识别技术日趋成熟,生物识别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企业、政府和军方是生物识别技术主要需求方,合计占比达到71%;银行及金融、教育所占比重也在5%以上,其余领域占比稍小。

深度学习

  在企业领域中,由于微处理器及各种电子元器件成本不断下降,精度逐渐提高,生物识别系统逐渐应用于商业上的授权控制如门禁、考勤管理系统安全认证等领域。门禁、考勤是生物识别技术最常见的的应用场景,也是整个生物识别技术行业最主要的规模应用市场,分布占比达9.9%、36.8%。

  深度学习

  在政府和军方领域,生物识别技术主要应用于出入境控制、机场安检、交通运输、民用身份认证、警用身份认证、监控等场景。例如,南昌市东湖区公安分局在区“智慧城管”平台的基础上大力开发计算机视觉为先进代表的人脸比对、人脸预警系统,该系统至建立以来通过人脸比对系统破获各类刑事案件多起,从而使得该地区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证。

  深度学习

  在银行及金融领域,生物识别技术主要应用于指纹ATM、智能银行卡、柜台/网上银行业务、证券交易等场景。生物特征是唯一的、稳定的、可以验证的,与传统的身份鉴定手段相比,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身份鉴定技术具有防伪性能好,不易伪造或被盗等优点。因此,生物识别技术正在银行及金融领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地位。

  深度学习

  在教育领域,生物识别技术主要应用于指纹准考证、校园一卡通、数据加解密系列等场景。例如,在校园一卡通中,使用指纹校园一卡通可以得到两个保证,通过指纹专用检测设备检测的就是持卡人本人,检测时自动保存检测记录,如果卡丢失或被窃,活体指纹的采集和匹配技术可以有效保证卡连带其他信息的安全,其他人无法使用,本人到指定地点重新办理一张就可以继续使用。

  深度学习

  在其他领域,生物识别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譬如,随着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的提高,采用生物识别技术(指纹)整合目前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也是目前应用的一个趋势,它将在门诊、住院、药品、医技科室、住院医生、后勤、检验、电子病历等方面发挥生物识别技术的优势,最终将在医疗、经济、社会等方面取得巨大效益。

  应用范围将继续拓展

  首先,随着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成熟,生物识别技术准确率大幅上升,极大地拓展了其商业应用范围。目前,以深度学习算法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为生物识别提供了计算和分析支撑,海量的高质量生物特征数据也为训练深度神经网络提供了资源。相比传统算法,深度学习是在图像、语音领域大大提升了识别率,这促使了生物识别技术大大拓展了应用范围,如向移动APP、刷脸支付、新零售、新出行等领域拓展。

  其次,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数字身份将成为未来主流的身份识别方式。当前主流身份识别方法仍是主要由身份标识物品(钥匙、证件、银行卡等)和身份标识知识(用户名、密码)等承担。相比主流身份识别方式,采用生物识别技术的数字身份更具安全性和便捷性。

  最后,金融领域将成为生物特征识别应用的重要领域。随着技术的进步,在银行等金融领域的内控管理和客户身份认证方面的应用需求更加迫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往用U盘认证的方式将被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代替,因为生物特征具有不可抵赖性。

  生物识别发展趋势

  众所周知,生物识别技术最早的研发、应用和产业化都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因此,观察和分析发达国家生物识别产业的发展历史和趋势,将对我们梳理国内生物识别产业的演化有极大的帮助和借鉴。

  (一)产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

  从国际市场看,生物识别市场厂商、经销集成商以及元器件供应商数量等最多的时候大约是在1999年至2001年,在那个时期,国外厂商有近400家,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欧洲(约占80%)。但从2002年迄今,国外生物识别产业经过竞争淘汰以及大量的并购重组,产品及服务供应商数量大幅度降低至目前的不足130家。其中上规模的重要企业不超过15家。在国内生物识别市场,这样的优胜劣汰或将会在未来几年出现。

  (二)在发展和推广应用逐步均衡

  在国际市场中,生物识别的各个分支技术,如指纹识别、掌形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声音识别等技术及产品中,多项技术都分别占有或曾经占有过1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在中国市场,从1995年至今,指纹识别产品在2010年之前,都始终占有超过90%的份额。但是,据近一两年的数据显示,这种情况开始改变,即指纹识别一统天下的局面终于被打破,其市场占有额下降到80%以下。每一项生物识别技术都有其独特的应用特点和应用场景,多种技术的共同发展和融合会相互促进,具有共同推动市场演化的特别功效,我们也同样期待国内生物识别市场上各种技术百花齐放的局面早日到来。

  (三)多种技术融合

  随着生物识别技术应用的逐渐普及,应用系统已经从较简单的商业应用级产品(如门禁、考勤等)和消费类产品(如指纹门锁、指纹U盘等)逐渐深化,扩展到涉及公共安全、国家安全及公共利益等中大型系统,如警用指纹与人脸自动比对系统、生物特征护照系统、社会保险系统、出入境管理系统、智能监控、黑名单追逃系统等等。根据2007年的数据显示,全球生物识别市场份额中,接近90%的营业额是由这些中大型系统贡献的,而中国企业比较重要的小型商业应用和消费类生物识别产品,在全球生物识别市场总份额中所占的比例不到15%。中大型应用系统,既是技术整合融合(它们一般都会采用两种或以上的生物识别技术,例如指纹加人脸识别、指纹加人脸再加虹膜识别等)并创新的平台,更是生物识别应用深度和广度的展现,它们所体现的正是生物识别技术研发的初衷和原旨。这些中大型应用系统才能真正使生物识别技术融入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