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说
“互联网+”可谓是今年以来行业内最热门的词汇。“互联网+”体现的是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改变、融合与革新,其背后是新价值模式对传统价值模式的替代、整合与颠覆。可以说,“互联网+”为推动社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而对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基础提供者的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却成了一个“看上去很美”但又难以捉摸的新领域。一边是习以为常但却江河日下的电信基础业务,另一边则是充满机遇却有心无力的新领域,电信运营商的“互联网+”到底要怎么加?
运营商要不要“互联网+”?
10年前,行业内的大多数人会认为电信运营商可以在“封闭垄断竞争”的环境中一成不变地稳步发展。但时至今日,电信运营商的未来却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业务增速放缓、降薪风波和离职潮成了最好的注脚。而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电信业务的“管道化”趋势。
客观来看,“管道化”是一个中性的定位,本身并无是非对错。回顾20年来我国电信业的发展,电信运营商最擅长也最有成效的就是面向个人、家庭和政企集团三大客户市场提供各项语音管道、数据管道业务。除此之外,电信运营商也做了不少增值业务和新业务的尝试(如中国移动的“八大基地”模式、中国电信的创新孵化基地模式等),也期望在新领域中有所作为,但实际的结果却是差强人意。因此不少人认为,电信运营商作为基础网络的提供者,紧守自己最擅长的管道业务部分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最佳方略。
诚然,“互联网+”的新领域、新模式并不是电信运营商最擅长的,但任何一家企业在进入新领域之前显然都不具备足够的经验。目前席卷国内电商市场的“阿里系”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而创始人马云也并非电子商务专业出身。
如果电信运营商依旧紧守“管道商”的角色,必然会遭遇以下尴尬。一方面是业务领域局限、价值模式紧缩。无论通信技术如何发展、网络能力如何提升,电信运营商的管道本质却没有发生过任何变化,所以如果根本问题没有解决,量变不可能引起质变,但管道价格的不断下滑却是电信运营商无力扭转的。另一方面是随着网业分离的探索步伐加快,电信运营商的管道职能将有可能逐渐基础设施化、公共设施化,届时管道业务运营将成为无本之木。
由此可见,目前摆在电信运营商面前的不是“要不要互联网+”的问题,而是“华山一条道”如何闯出去的选择。
“互联网+”的小聪明和大智慧
不少电信运营商已经意识到“互联网+”是大势所趋,于是马不停蹄地积极思考和探索。其实“互联网+”并非新概念,而“移动互联网+”的促进和转变作用更加巨大,各种新业务模式不断涌现,确实给电信运营商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因此,电信运营商内部已经开始在讨论“互联网往哪儿加”的问题,并就不同行业市场的特点着手制定各种解决方案,如“移动互联网+政府行业”、“移动互联网+金融行业”等。
但这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依然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即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新模式的基础能力和核心能力明显欠缺,是电信运营商在新领域竞争中最大的短板,也是与以腾讯、阿里为代表的新型竞争对手之间最大的差异。从这个角度来看,能够在电信运营商现有条件下提出各行业的解决方案只算得上是“小聪明”,真正构建起“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大智慧”。这种核心竞争力,笔者认为至少应当包含以下层面。
首先电信运营商应当重新梳理目前的产品体系,重新构建起“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核心平台。若要对某个行业或目标客户实现互联网化、移动互联网化的改造,单纯依靠电信运营商目前的产品体系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对现有的各项能力进行重新整合和改造,必要时还应当引入和革新。
其次要搭建起“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立体化能力体系,以适应不同行业、不同市场领域的需求。目前电信运营商的各项能力平台都处在分散和割裂的状态,相互之间没有清晰而有效的接口,调用与整合的工作跨度较大、流程冗长,不改变这种“国企病”、“大企业病”的现状,也难以发挥各自的作用。
最后是以立体化的能力体系为基础,结合各行业特点提供各种解决方案。以目前十分流行的打车软件为例,第一步是需要调用各种能力(如位置信息能力、移动支付能力、移动语音与数据通信能力等),第二步才是通过软件系统(服务器系统、司机和乘客的客户端等)、硬件系统(服务器、智能终端等)实现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顺畅运作。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如何实现第二步其实难度并不大,运营商队伍中并不缺乏具有创意的人才(电信运营商中有许多“醒得早、起得晚”的例子),但如果不能解决各项能力和平台的有机整合,再好的创意也只能是无本之木。
责任编辑:tzh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