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概念股:多家产业链厂商中报业绩逆势上涨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集微网消息 在疫情及中美贸易问题影响下,消费电子市场持续低迷的大环境中,虽然许多零部件和终端产品都因需求下滑而下调了销售预测,但在CIS芯片产业链却出现了一波缺货涨价潮。

与此同时,本周迎来了企业半年报发布的密集期,我们看到一些企业在市场行情不佳的背景下出现业绩下滑,却也看到一些企业的业绩出现逆势上扬;值得关注的是,这周在手机产业链中还发生了一起交易金额高达99亿元的收购案,也引起业界的高度关注。

CIS缺货或持续至10月

对于CIS芯片缺货的原因,业界出现最多的一个说法就是晶圆产能不足所致。一家摄像头模组厂商告诉集微网:“现在许多晶圆代工、封测厂,都没有产能给图像传感器是真的,因此导致图像传感器的产能很紧张,也因此出现了缺货的情况。”

除此之外,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手机、非手机的多个领域的摄像头产业链为防止“断链”开始积极备货,由此引发的囤货潮也是加剧CIS芯片缺货和涨价的重要因素。

集微网从索尼代理商处了解到:“许多手机行业的客户为了防止下半年出现缺货的情况,都已经提前下单备货;加上非手机市场今年的需求颇为可观,导致CIS产业链上下游许多厂商的工厂都已经满载。”

不过针对涨价的现象,上述代理商称,其实原厂直供的价格基本上没有明显的波动,价格上调还是以代理为主。

据其透露:“按往常来看,代理商通常就会先备下一部分库存,以此应变市场需求的变化;种种原因所致,今年备货的时间点相对提前,且数量也更多一些。由于提前备货,导致代理商的利息上涨,为了摊平上涨的这部分利息,单价也随之上调。”

原厂方面,集微网也从格科微的销售人员处得知,该公司的CIS芯片产品近期并没有价格调整。

行业人士也指出:“一般比较有规模的终端客户都是直接向原厂订货,价格随意上涨的可能性比较小。例如我们的客户都是国内外的一线终端品牌,与原厂之间都是提前定好的合约价。即便CIS缺货,也不会出现价格浮动。”

“由于前两季晶圆产能不足,原厂将大部分的产能都分给了附加值高的高端CIS芯片,从而导致低阶产品缺货。不过今年全球消费者的购买力度大打折扣,高端旗舰手机的销量反而受到比较大影响,进入第三季度后,高阶CIS的库存也开始多了。在我们看来,缺货的局面到今年10月或许就有明显改善。”上述行业人士谈到。

事实上,在第二季度就已有原厂开始将产能从其他产品转向CIS。研究机构TrendForce集邦咨询在近期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第二季三星持续将Line 13部分产能由DRAM转向CIS,SK海力士M10厂DRAM投片持续转向CIS。”

多家产业链厂商中报业绩逆势上涨

众所周知,早在今年第一季度就有多家一线手机品牌下修了全年的订单需求。然而在本周发布的企业半年报中,诸如蓝思科技、舜宇光学、丘钛科技等厂商上半年业绩表现却十分亮眼。

8月17日,丘钛科技发布了公司2020年上半年业绩公告。报告期内,该公司营业收入约为人民币88.0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73.9%。该公司当期溢利约为人民币3.36亿元,较同期大幅增长约85.5%。同时,该公司摄像头模块产品在报告期内的平均销售单价较同期大幅增长约99.6%,该项业务的销售收入较同期增长约97%。

同日,舜宇光学发布2020年半年度中期业绩公告,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88.6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1.1%;溢利约17.7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4%。报告期内,该公司毛利率约19.5%,较去年同期上升约1.1个百分点。

舜宇光学表示,收入增长主要是因为集团受惠于智能手机相关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毛利率的上升主要是由于手机摄像模组的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而期内溢利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毛利增加。

8月17日,蓝思科技也发布了2020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55.68亿元,同比增长37.05%;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9.12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56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且实现高达1322.42%的增长。

半导体产业链方面,以韦尔股份、紫光国微、长电科技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同样在今年上半年交出了鲜亮的成绩单。

8月19日,紫光国微发布2020年中期业绩财报,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64亿元,扣除合并范围变化的影响,同比增长24.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2亿元,同比增长108.47%。

8月20日,韦尔股份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43亿元,同比增长41.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9亿元,同比增长1206.17%。

对此,韦尔股份表示,主要得益于去年顺利完成对北京豪威、思比科的收购,主营业务增加了CMOS图像传感器领域的布局,使得半导体设计整体技术水平快速提升,且为公司带来了智能手机、安防、汽车、医疗等领域的优质客户资源,使得盈利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同日发布半年报的还有长电科技,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9.76亿元,同比增长30.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6亿元,净利实现扭亏为盈。长电科技称主要来自于国际和国内的重点客户订单需求强劲。同时,各工厂持续加大成本管控与营运费用管控,调整产品结构,推动盈利能力提升。

手机产业链99亿巨资收购案

从近期发布半年报的多家企业来看,在并不乐观的市场环境中,与大客户深度绑定是这些企业在上半年实现业绩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这一点,从蓝思科技日前宣布的一项收购案中也有迹可循。

8月18日晚间,蓝思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蓝思国际(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思国际”或“买方”)与 Lyra International Co., Ltd.(以下简称“卖方”)、可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可成科技”)于 2020年8月18日签署了《股权买卖契约》(以下简称“股权买卖契约”)。

据悉,蓝思国际以现金99.00亿元人民币收购卖方持有的可胜科技(泰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可胜泰州”)以及可利科技(泰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可利泰州”,与可胜泰州合称“目标公司”)各100%的股权(以下简称“本次交易”)。蓝思科技为蓝思国际履约提供担保,可成科技为卖方履约提供担保。

资料显示,本次交易的两家目标公司均是主要从事各式合金的生产、销售与开发,为业界领先的智慧型手机金属机壳领导厂商,提供顶尖客户整合关键技术与制程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其中,可胜泰州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的总资产为55.09亿元,净资产为17.88亿元;2020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分别为11.78亿元和3317.7万元。可利泰州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的总资产为41.79亿元,净资产为16.16亿元;2020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分别为9.09亿元和1.62亿元。

事实上,关于蓝思科技及立讯精密两家企业争相收购可成科技一事在业界早有传闻,对其收购的目的,业内人士认为,两家企业意在苹果的iPhone组装业务;就在一个月前,立讯精密也为了与苹果达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豪掷33亿元收购了江苏纬创、昆山纬新。眼下两大龙头纷纷出手,iPhone组装的订单最终花落谁家还无法定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