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操作系统知识讲解:走进Linux 内存分配算法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Linux 内存分配算法

内存管理算法——对讨厌自己管理内存的人来说是天赐的礼物

1、内存碎片

1) 基本原理

产生原因:内存分配较小,并且分配的这些小的内存生存周期又较长,反复申请后将产生内存碎片的出现

优点:提高分配速度,便于内存管理,防止内存泄露

缺点:大量的内存碎片会使系统缓慢,内存使用率低,浪费大

2) 如何避免内存碎片

少用动态内存分配的函数(尽量使用栈空间)

分配内存和释放的内存尽量在同一个函数中

尽量一次性申请较大的内存,而不要反复申请小内存

尽可能申请大块的 2 的指数幂大小的内存空间

外部碎片避免——伙伴系统算法

内部碎片避免——slab 算法

自己进行内存管理工作,设计内存池

2、伙伴系统算法——组织结构

1) 概念

为内核提供了一种用于分配一组连续的页而建立的一种高效的分配策略,并有效的解决了外碎片问题

分配的内存区是以页框为基本单位的

2) 外部碎片

外部碎片指的是还没有被分配出去(不属于任何进程),但由于太小了无法分配给申请内存空间的新进程的内存空闲区域3) 组织结构

把所有的空闲页分组为 11 个块链表,每个块链表分别包含大小为 1,2,4,8,16,32,64,128,256,512 和 1024 个连续页框的页块。最大可以申请 1024 个连续页,对应 4MB 大小的连续内存

Linux

3、伙伴系统算法——申请和回收

1) 申请算法

申请 2^i 个页块存储空间,如果 2^i 对应的块链表有空闲页块,则分配给应用

如果没有空闲页块,则查找 2^(i 1) 对应的块链表是否有空闲页块,如果有,则分配 2^i 块链表节点给应用,另外 2^i 块链表节点插入到 2^i 对应的块链表中

如果 2^(i 1) 块链表中没有空闲页块,则重复步骤 2,直到找到有空闲页块的块链表

如果仍然没有,则返回内存分配失败

2) 回收算法

释放 2^i 个页块存储空间,查找 2^i 个页块对应的块链表,是否有与其物理地址是连续的页块,如果没有,则无需合并

Linux

如果有,则合并成 2^(i 1)的页块,以此类推,继续查找下一级块链接,直到不能合并为止

Linux

3) 条件

两个块具有相同的大小

它们的物理地址是连续的

页块大小相同

4、如何分配 4M 以上内存?

1) 为何限制大块内存分配

分配的内存越大, 失败的可能性越大

大块内存使用场景少

2) 内核中获取 4M 以上大内存的方法

修改 MAX_ORDER, 重新编译内核

内核启动选型传递“mem=”参数, 如“mem=80M,预留部分内存;然后通过

request_mem_region 和 ioremap_nocache 将预留的内存映射到模块中。需要修改内核启动参数, 无需重新编译内核。 但这种方法不支持 x86 架构, 只支持 ARM, PowerPC 等非 x86 架构

在 start_kernel 中 mem_init 函数之前调用 alloc_boot_mem 函数预分配大块内存, 需要重新编译内核

vmalloc 函数,内核代码使用它来分配在虚拟内存中连续但在物理内存中不一定连续的内存

5、伙伴系统——反碎片机制

1) 不可移动页

这些页在内存中有固定的位置,不能够移动,也不可回收

内核代码段,数据段,内核 kmalloc() 出来的内存,内核线程占用的内存等

2) 可回收页

这些页不能移动,但可以删除。内核在回收页占据了太多的内存时或者内存短缺时进行页面回收3) 可移动页

这些页可以任意移动,用户空间应用程序使用的页都属于该类别。它们是通过页表映射的

当它们移动到新的位置,页表项也会相应的更新

6、slab 算法——基本原理

1) 基本概念

Linux 所使用的 slab 分配器的基础是 Jeff Bonwick 为 SunOS 操作系统首次引入的一种算法

它的基本思想是将内核中经常使用的对象放到高速缓存中,并且由系统保持为初始的可利用状态。比如进程描述符,内核中会频繁对此数据进行申请和释放

2) 内部碎片

已经被分配出去的的内存空间大于请求所需的内存空间3) 基本目标

减少伙伴算法在分配小块连续内存时所产生的内部碎片

将频繁使用的对象缓存起来,减少分配、初始化和释放对象的时间开销

通过着色技术调整对象以更好的使用硬件高速缓存

7、slab 分配器的结构

由于对象是从 slab 中分配和释放的,因此单个 slab 可以在 slab 列表之间进行移动

slabs_empty 列表中的 slab 是进行回收(reaping)的主要备选对象

slab 还支持通用对象的初始化,从而避免了为同一目而对一个对象重复进行初始化

Linux

8、slab 高速缓存

1) 普通高速缓存

slab 分配器所提供的小块连续内存的分配是通过通用高速缓存实现的

通用高速缓存所提供的对象具有几何分布的大小,范围为 32 到 131072 字节。

内核中提供了 kmalloc() 和 kfree() 两个接口分别进行内存的申请和释放

2) 专用高速缓存

内核为专用高速缓存的申请和释放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接口,根据所传入的参数为具体的对象分配 slab 缓存

kmem_cache_create() 用于对一个指定的对象创建高速缓存。它从 cache_cache 普通高速缓存中为新的专有缓存分配一个高速缓存描述符,并把这个描述符插入到高速缓存描述符形成的 cache_chain 链表中

kmem_cache_alloc() 在其参数所指定的高速缓存中分配一个 slab。相反, kmem_cache_free() 在其参数所指定的高速缓存中释放一个 slab

9、内核态内存池

1) 基本原理

先申请分配一定数量的、大小相等(一般情况下) 的内存块留作备用

当有新的内存需求时,就从内存池中分出一部分内存块,若内存块不够再继续申请新的内存

这样做的一个显著优点是尽量避免了内存碎片,使得内存分配效率得到提升

2) 内核 API

mempool_create 创建内存池对象

mempool_alloc 分配函数获得该对象

mempool_free 释放一个对象

mempool_destroy 销毁内存池

Linux

10、用户态内存池

1) C++ 实例

Linux

11、DMA 内存

1) 什么是 DMA

直接内存访问是一种硬件机制,它允许外围设备和主内存之间直接传输它们的 I/O 数据,而不需要系统处理器的参与2) DMA 控制器的功能

能向 CPU 发出系统保持(HOLD)信号,提出总线接管请求

当 CPU 发出允许接管信号后,负责对总线的控制,进入 DMA 方式

能对存储器寻址及能修改地址指针,实现对内存的读写操作

能决定本次 DMA 传送的字节数,判断 DMA 传送是否结束

发出 DMA 结束信号,使 CPU 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2) DMA 信号

DREQ:DMA 请求信号。是外设向 DMA 控制器提出要求,DMA 操作的申请信号

DACK:DMA 响应信号。是 DMA 控制器向提出 DMA 请求的外设表示已收到请求和正进行处理的信号

HRQ:DMA 控制器向 CPU 发出的信号,要求接管总线的请求信号。

HLDA:CPU 向 DMA 控制器发出的信号,允许接管总线的应答信号:

Linux

责编AJX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