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需要多层存储策略 西部数据先进技术赋能应对冷数据存储

描述

我们的世界正在快速、全面的进入数字化,数据的爆发态势已经持续数年并仍将持续。根据IDC的预测,到2025年,由用户产生的、IoT设备捕获的以及数据中心创建并复制的数据总量,将会达到175ZB,我们将会迈入一个全新的数据时代。

数据中心

数据的爆炸式增长不仅仅发生在传统的云数据中心,未来还会有更多的边缘数据中心出现。我们往往只关注海量数据存储导致企业的存储成本快速上升,但是对于数据的流失和管理混乱重视不够。数据产生的时候,我们往往还不能意识到它的价值,如何将数据有效留存,继而发掘出其价值是比数据存储本身更重要的事情。

数据分层存储

ZB时代的关键存储趋势中有一个重要方向,那就是数据的分层与智能化。根据数据的热度分级选择存储介质和存储方式是很关键的。在数据中心或是云服务器里面,上传到云端的冷数据和热数据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随着时间推移,各类数据的访问量都会产生由热至温,由温至冷的转变,大约6个月后,绝大部分数据都会变成冷数据,正是由于数据存在这样由热至冷的变化特征,数据存储分层已然是大势所趋。

如果简单的按照数据读写频率,我们可以将数据划分为:

·热存储:数据频繁读写,持续低延时,高IOPS,高带宽应用需求。面向数据库,典型应用可见于OLTP, DSP, 自动驾驶。使用DRAM/SSD。

·温存储:读取较频繁,有较高性能IOPS,带宽要求,性能峰值不稳定。面向传统企业应用,典型应用可见于OLAP,AI 训练,传统企业应用。使用SSD。

冷存储:少量写入,多次读取,数据与温数据有相关性。面向备份,大数据分析,AI训练市场。使用硬盘。

·极冷存储:一次写入,极少读取,持久数据。面向监控,归档等存储需求。典型应用可见于金融,医疗,广电行业数据长期归档。使用硬盘,磁带。

数据中心

需要热存储与温存储的数据称为快数据,针对这类数据通常采用高速的固态硬盘进行存储以满足随时调用的快速响应。而需要冷存储、极冷存储的大数据,大容量的企业级硬盘是合适的选择。据IDC的数据显示,现代数据中心的冷数据可以占到整个比例的60%-90%,这部分数据包括长期保存的数据和容量导向的介质所存储的数据,对于存储容量的要求是非常大的。

西部数据助力Ucloud新一代产品

8月6日UCloud发布了新一代归档存储产品,采用了西部数据的SMR(叠瓦式磁记录硬盘)盘。作为叠瓦式磁记录主要推动者之一,西部数据以SMR技术来增加HDD容量,提供了极低成本的冷数据存储解决方案同时为数据中心提供更好的TCO。

数据中心

作为世界存储巨头,西部数据持续进行多项技术的创新,将包括能量辅助磁记录(EAMR)、叠瓦式磁记录(SMR 磁盘)三阶寻轨定位系统(TSA)、六代HelioSeal(氦气密封)等一些列先进技术扩展到数据中心产品组合,以满足大数据存储的需求。

在数据中心的构建成本中,单位TB的价格是存储服务器成本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存储服务器的成本通常要求控制在数据中心总体运营成本的60%以内。每块硬盘的容量越大,意味着更少的服务器拥有更大的储存容量,从而节省资本支出和运营成本,更高容量的HDD可以更有效地平衡这一需求。

西部数据拥有市面上容量领先的HDD,面向的目标市场包括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和云计算。20TB Ultrastar DC HC650主机托管SMR HDD和16TB与18TB Ultrastar DC HC550 CMR HDD已经于2019年9月发布,且现已出货,是优先进入商业化实施阶段的EAMR技术。

凭借西部数据HelioSeal技术提供的出色功耗以及机械创新(TSA),Ultrastar系列HDD可提供领先的面密度,能够更有效的降低客户的总拥有成本(TCO)。

西部数据公司副总裁兼中国区业务总经理刘钢表示:"如今,云服务提供商和系统集成商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需要一种多层存储策略,利用多种技术管理宝贵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和大量工作负载。西部数据开发、制造, 销售的内容包含了从NAND、固态硬盘、硬盘和平台在内的一系列品类。西部数据完整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为当下蓬勃发展的数据需求提供针对性能、容量、总体拥有成本的优化存储选择,帮助我们的客户有效应对他们的数据基础架构挑战。"

作为领先的数据基础架构公司,西部数据开发、制造并销售的内容囊括了从NAND、固态硬盘、硬盘和平台在内的一系列品类,提供数据平台、连接平台、技术产品等丰富的产品组合。除了拥有市面上容量领先的HDD,西部数据的固态硬盘产品组合也非常丰富,从SN340的专用存储解决方案到SN640的主流工作负载,到新款Ultrastar DC SN840 NVMe固态硬盘,数据中心产品组合的深度和广度使西部数据能够在正确的时间提供所需的创新,帮助所有数据中心客户从容应对现代数据存储的挑战。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