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思汽研发布2020年中国汽车智能后视镜行业研究报告

描述

佐思汽研发布《2020年中国汽车智能后视镜行业研究报告》,对智能后视镜(包括电子外后视镜、流媒体后视镜和智能云镜)行业现状及供应商进行分析研究。

电子外后视镜:欧盟和日本法规放开,乘用车厂商纷纷试水

欧盟和日本先后于2016、2017年放开对电子外后视镜的法规限制,汽车电子外后视镜率先在这两个地区获得发展,奥迪、雷克萨斯、本田、柯尼赛格等OEM先后推出成熟应用。

中国尚不允许电子外后视镜替代传统后视镜,供应商则另辟蹊径,将其与传统后视镜相结合,作为商用车视觉系统的补充方案。目前宇通、金龙两大客车巨头均有产品布局,比亚迪于2020年也布局一款城市电动车K9,搭载电子外后视镜。

图:国外搭载电子外后视镜的车型

图:国内搭载电子外后视镜的车型

国外电子外后视镜供应商主要有法雷奥、麦格纳、东海理化、博世等,均将其作为ADAS或智能驾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内电子外后视镜供应商主要有上海豫兴电子、森鹏电子等。其中上海豫兴已为宇通,森鹏已为比亚迪K9提供电子外后视镜+传统后视镜一体化解决方案。2020年6月,豫兴电子与双目立体视觉供应商元橡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将在电子外后视镜(CMS)的盲区可视、风险预警等应用领域展开合作。这意味着,中国供应商的电子后视镜解决方案,也正在与ADAS系统相融合。

流媒体后视镜:装配车型逐渐增多

流媒体后视镜自2015年首次在前装车型上运用,市场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2018-2019年,市场渗透率均在0.5%及以下。但受智能座舱概念拉动,2019-2020年前装车型逐渐增多,例如红旗、奔腾、别克、路虎、丰田等品牌的车型纷纷加装。部分车型上市后销量表现抢眼,2020年5月上市的别克GL8,两月创下16580辆的成绩,车型流媒体后视镜渗透率高达72.5%。预计2020年流媒体后视镜在中国乘用车整体市场渗透率将突破1%。

表:2019-2020年入局流媒体后视镜市场的品牌(车型)

电子

流媒体后视镜因其在车内位置的便利性,未来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搭载人脸识别等AI技术,助力OEM车型个性化方案布局

与电子外后视镜集成显示,减少车内显示屏数量

与其他功能融合,如ETC,提升行车便利性

智能云镜:市场持续火热,产品功能日趋丰富

2015-2019年,中国私家车保有量高速增长,由1.3亿辆攀升至2.4亿辆,创造了庞大的汽车后市场智能云镜需求。   目前,智能云镜供应商纷纷将ADAS报警、智能语音交互等功能作为产品亮点,捷渡、70迈等厂商还推出流媒体后视镜、智能云镜一体机,支持前后双录,功能更加丰富。总之,智能云镜从最初行车记录仪演化而来,到如今与流媒体后视镜、ADAS、智能语音相融合,产品正在不断升级。   百度、360、小米等互联网企业通过完整产品方案入局智能云镜市场,阿里通过AliOS切入,头部互联网企业的进入加剧市场竞争。  

表:智能云镜代表产品对比

电子

原文标题:智能后视镜研究:法规与ADAS推动,智能后视镜市场含苞待放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佐思汽车研究】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