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车企主要的OEM电池策略

描述

我想做一个系列,把国内主要的OEM在电池策略方面的选择,按照2.5年这样的一个周期来做一个回顾,首先还是从国内车企(北汽、广汽、吉利、长城、奇瑞和三个央企)和新造车企业,包括合资企业在选电池方面的策略这几个企业开始。当然这里需要有一个深挖的过程,主要涉及到不同车型。本文是从自主车企比较典型的开始,先选三个代表性的比较强的北汽、广汽和吉利。

1、主要车企的概览  

1)北汽 

北汽其实也是分为好几个阶段,从EC系列的多供应商选择,到EU系列的几乎是唯一供应商,目前再往前走一步情况也是相似的。特别是从2019年开始,所有的EU5系列都是CATL供应的(EU7、EX5、EX3);国轩主要是一部分EU300,孚能分到了EC5、ET3。

OEM

图1 北汽电池供应商的情况

所以从北汽的后续操作来看,在高端品牌AC Fox导入SKI,就分成了高端合资供应;中端走量的宁德供应,低端国轩、孚能和其他补充的供应局面。 

备注:北汽是没有和宁德时代合资但是用量很大的企业,这里在普莱德时代过渡到下一阶段不知道是否有变化

2)广汽 

广汽的电芯选择分为三个过程,开始初选BEV 宁德时代的电芯,PHEV采用万向的软包电芯。在2019年在PHEV切换宁德的PHEV电芯,在Aion S上采用分供的模式,在2020年导入孚能的电芯,宁德的供应比例在Aion S和Aion V上都下降了。目前只有Aion LX是宁德时代独家供应。 

OEM

图2 广汽的三年供应商变迁 

在这个里面,最重要的产品就是Aion S的起量过程,这是较早采用高能量密度电芯的产品(177Ah 235Wh/kg),从2019年5月份开始拉量。 

OEM

图3 广汽主力产品Aion S的供应

从广汽的节奏来看,总体的供应格局应该会有变化,在导入了中航和孚能两家以后,宁德的供应比例应该会逐步下降。 

备注:广汽和宁德时代的合资电芯企业好久没有消息了,原来预期是2019年10月左右开工建设的

3)吉利

吉利是最早采用宁德时代42Ah电芯做BEV的企业,所以延续到2018年A级车主选是宁德,A00级别供应很多五花八门;随着2019年A级车的需求在网约车大增,迎来一波增长,吉利导入了欣旺达、中航锂电和力神三家B点供应商,延续到2020年的态势是相似的。总体的供应格局没有差异,B点只是补充。

OEM

图4 吉利的2018-2019年电池供应格局

前段时间吉利和宁德时代的合资电芯企业在四川开工,这里的需求主要从Polestar、Volvo、领克、几何和帝豪等多个品牌需求,电芯保供应的压力还是有的,不确定和LG Chem的合资电芯企业何时能供应

2、这几家企业的选择小结  

从这三年的尺度来看,以上所说的这三家企业在电芯的选取上已经是很努力的,但是这里面也有几个问题: 

1)国内宁德时代之前在能量密度和电芯迭代,其实最主要是产能方面领先二三线企业很大一块,使得在2018年-2019年总体有市场的时候,成为主选是必然的,在2020年需求下来以后,几家企业都有一定的调整空间 

2)国外电芯企业,没能参与国内的2017-2020年的需求大潮,使得往国内供应的产能和价格方面出现了挺大的落差,目前来看这些企业到底在性能、寿命、成本、一致性上到底能带来多少差异化的体验是值得关注的。目前能量密度的事情暂时是被放一边,关注点在安全和成本方面,目前形成的高端和低端齐放,网约车和出租车沉寂,也为国外电芯企业进入国内车企做的高端车型的条件会好一些。差异点看来可能在快充特性上 

3)二线的B点供应商,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保证持续的供应和市场份额,还有持续的融资和投入,随着大众、戴姆勒和BMW甚至是PSA的选择,国内和国外并举的,二线电池企业能起来2-3家还是有可能的,主要是分阵营的。我的理解还是类似于按照国外车企的电芯设计要求做类似全方面的设计+生产代工的模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