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如何实践出10倍工程师影响力

描述

你是否听过「10 被工程师」?10 倍工程师是美国近年来热议的概念,有人说这类工程师拥有以一当十的能力。

到底「10 倍工程师」该如何定义?

10 倍工程师如何定义?十年技术长职涯三阶段

能够以一当十的「10 倍工程师」存在吗?先看如何定义。

目前美国硅谷盛行的10倍工程师,并非技术能力超过同伴10倍,而是能够「发挥10倍价值」,成为一位个人贡献超出同伴10倍影响力的工程师。

爱料理技术长与共同创办人-Richard(李致伟):技术力不等于影响力,即使是刚入行的工程师也能发挥价值。

在访谈中,Richard 将分享:工程师想追求更好的职涯,除了写程序代码之外,该具备哪些非技术核心能力?非本科系专职工程师者,从中能发挥哪些经验优势,才能在职涯与团队中创造更大影响力。

Richard以自身为例,分享他在职涯不同阶段,从工程师、工程主管、到技术长,如何实践出10倍工程师影响力:

工程师:从分享开始,建立影响力

在职涯前期,工程师除了写程序外,怎么去创造价值?

Richard 建议可以从「分享」开始。10 年前他作为工程师,就开始在社群聚会上与大家分享Node.js,透过技术分享增加公司社群声量。

很多人对于分享感到有压力,以为一定要技术很厉害才有资格分享,但Richard 不这么认为。他解释:

Richard:「即使你是刚转职成功的工程师,也可以把转职准备经验、知识分享给准备转职的人!」

分享的形式有许多种,可以是:

一段小讲一篇部落格文章在GitHub 上使用别人的套件后发现有问题,写issue 向原作者回报在Stack Overflow 回答其他人的问题只要愿意分享,对他人都是很棒的贡献,即使是刚入行的工程师,透过分享也能慢慢建立自己的影响力。

延伸阅读:技术工程师:撰写流畅的技术部落格,六大写作建议干货经验

工程主管:带领团队,发挥最大产值

当爱料理创立3-5 年,团队成员逐渐增加,Richard 作为工程主管开始管理团队。这个阶段他发挥影响力的方式从开发者做技术分享,转换为当主管,思考如何带领其他人跑得远的层次。

在领导团队的过程中他体悟到,工程主管就像球队的「教练」,他不一定是最会打球的人,但重点是如何让团队发挥最大产值。

他分享开始带领团队后,需要协调、做决策的问题有:

如何在团队中导入测试流程?套件要用Vue.js 还是React?编辑器要统一用Sublime Text、Visual Studio Code 还是Vim?如何准确估时程、规划任务优先度与处理方式?上述问题其实没有绝对的答案,但为了达成共识、带领团队一起走得更快更远,工程主管除了技术力之外,会需要更多软技能,才有办法考量对产品、商业价值等不同面向影响,做出最佳决策。

技术长:用技术帮公司创造商业价值

随着爱料理规模逐渐扩大,Richard历经开发者、工程主管到技术长的角色转变,他发现最终所有职涯问题都一样:技术仍然要服从商业。作为技术长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用技术去创造商业价值。

「工程师不是只有写程式而已,想要有更好的职涯,在于能不能产生价值!」,Richard 指出关键。

他举例说明:Facebook 或其他矽谷软体公司,为什么市值这么高?不是工程师比较会写程式,而是他们打造的软体,可以创造出10 倍的价值。

「你要去思考,当你帮公司产品解决一个Bug,修正了一个Performance Issue,可以帮公司省多少开销?」这个问题不见得等到当技术长才去想,光是当工程师就要有意识了。

Richard 另外举了一个例子:爱料理有一次与小米电锅进行商业合作,透过将爱料理APP 的SDK 与小米电视API 做串接,能够把爱料理食谱用小米电视做出来。这项合作的技术不难,但效果很好,最后获得很多免费媒体曝光。

「这就是10 倍工程师要有的表现,只要花十分之一的时间,却对公司很有价值!」,Richard 表示。

很厉害才能领导。但即便是刚进公司的人,都有领导力。所谓领导,就是遇到不顺的事情,怎么去看待跟处理。比如若公司入职流程做的很差,这时候你就可以在熟悉流程后,把入职流程写成文件,让公司变得更好。公司就像一个环境,当环境中发现一些垃圾,你会选择把这些垃圾捡起来,还是看到就算了?如果可以在自己痛苦完去把错误或缺点修正,做出主动的贡献,这就是领导力的呈现。向上、向下管理能力:这边直接谈向上管理能力。为什么向上管理很重要?老板或主管通常不会毫无理由开票给你,要去搞清楚对方的目的。比如网站要进行改版,当你分到其中一页的改版,这时候就要去搞清楚为什么要改版。当你知道老板的目标是什么,能够帮到老板,其实就是帮自己。否则只是纯写程式,跟外包有何差异?跨领域、转职工程师者,如何思考自身的经验优势?

转职者常会感到焦虑,自己怎么跟资工系比?30 几岁了,如何跟年轻求职者竞争?

给转职工程师者的建议:结合过往经验,找到自身定位

Richard 认为,跨领域者具备的优势,是本来就会一些其他知识或能力。他举例,即使是做美妆美发的,当他转职为工程师,也会遇到向上管理、向下管理的状况。遇到客户寄信抱怨找不到订单,这时候就能发挥服务业的精神,耐心、设身处地的为客户解决问题。

若原本是行销背景者转职工程师,当有Facebook Pixel、GA 追踪码安装的任务,这时候就很适合请对方做。

「你不需要成为全场最会写程式的人,重点在于结合过往经验,找到自身独特定位。」,Richard 分享。

跨领域学程师一定要转职工程师吗?结合程式技能,找到能发挥最大价值的领域

跨领域学程序编写,一定就要当工程师吗?Richard 认为不一定,现在公司几乎都是数位公司,因此不论原本的专业为何,懂程式技能会很加分。他举例,大家都知道Chatbot,但很多公司不一定重视这个专案,不会让工程师去研究或开发。这时候若行销人有程式背景,就能够把Chatbot 做好。

因此,跨领域学程序编写,不一定要选择专职工程师,而是要思考怎么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价值,成为10 倍行销人、10 倍PM!

网友提问:软体工程师职涯Q&A

最后,针对网友对工程师职涯的提问,Richard 进行解惑:

Q:如何在培养非技术能力的同时,继续成长技术能力?

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一个是工程师/非工程师分别探讨。若已经是工程师,那在上班时间,就先精进技术能力,把每行程式码写好、测试写好、专案做好,到了下班时间,再培养非技术能力;若非工程师,假设是PM,由于上班已经在培养非技术能力了,那么反过来,下班就是专注在学习技术能力。

Q:很多人想转换跑道至软体业,会破坏市场供需平衡吗?现在还是一个好的时机点吗?

我觉得现在仍然是一个好的时间点,虽然供给变多了,但需求仍然也很多,软体工程师这行人力流通性很高。

校长Bernard补充104人力银行调查数据:台湾有3万多个软体工程师职缺,平均每个职缺只有3个人去应征,人才缺口从来没有平衡过,每家公司都很努力找软体工程师。

虽然软体工程师缺口大,但重点是确保自己属于前段,要去选择好的工作环境,而非转职成功拿到第一个Offer 就结束了。

Q:处在一个不鼓励员工提意见的环境,该离开吗?

如果工作环境不鼓励你提出意见,主管也不告诉你为何这样做,我认为是否离开,取决于你目前所处阶段,以及你的目的是什么。比如若你刚转职成功,专注完成交办任务就能有所成长,那就可以继续待在这个环境,磨练技术能力。但如果你已经有基本技术能力,这个环境不让你了解整个工作全貌,也许就可以考虑离开。

Q:年纪是转职限制吗?是不是老了就无法再找寻喜欢的事作为职业?

我公司有一个ALPHA Camp 校友,32 岁才开始写程序。他的建议是,端看你有没有后路。如果你留有后路,当转职遇到挫折就很容易放弃。但如果你没有后路,没得选择,做什么都不会更差。因此要思考的是,年纪是你的包袱?还是逃避的选择?

当你没有选择时,什么时候开始都不会太迟。

结语

藉由Richard 的分享,了解到工程师想追求更好的职涯,除了持续钻研技术外,重点在于是否能够为他人创造价值。透过建立非技术核心能力:商业思维、沟通领导能力、向上向下管理能力,将为自己打开更多机会,成为发挥数倍影响力的工程师。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