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 研究重点还在可见光通信和太赫兹波段通信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信息通信业是构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提供网络和信息服务,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行业。最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5G 正在规模部署和商用,与此同时,全球 6G 研究进入竞赛阶段。2019 年以来,广东省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粤通院)联合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共同开展了 6G 信道仿真、太赫兹通信、轨道角动量等 6G 热点技术研究。


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对 6G 无线通信新技术的现状和后续发展方向及产业化能力进行延续评估并提出思考,并推出《6G 无线热点技术研究白皮书》(2020),为 6G 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支撑。
 
目前,随着各国及产业界 6G 研究的推进,6G 通信的愿景,场景和基本指标均已有了新的进展。相比于现行的 5G 通信,6G 通信网络将与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进一步集成。同时,为解决未来高度智能、高度数字化和高度信息化社会对无线传输的需求,6G 无线网络在无线连接的维度、广度都将有巨大的提升,支持诸如超大带宽视频传输,超低延时工业物联网,空天地一体互联等诸多场景。

为支持上述愿景和应用,6G 通信系统的性能要求必须实现如 1Tbps 超大峰值速率和 1Gbps 超大用户体验速率,超低延时 0.1ms 和高移速通信,超高频谱利用率等。为了支持极高的峰值速率,支持的最大接入带宽必须大幅增加。毫米波频段可支持高达 10 GHz 的带宽,而太赫兹和可见光频段可达 100 GHz。激光、可见光通信和太赫兹波段通信是 6G 研究的主题。
 
白皮书提到,6G 将完成 “海量物联”和 “万物智联”,打造陆海空天融合通信网络,在陆地、海洋和天空中都会有大量的互联终端设备。利用这些数以亿计的传感器的实时感知与智能计算能力,支持多终端共享 AI 算力,智能终端设备侧 AI 也必将从单设备、多设备正式走向分布式和去中心化模式,为 6G 的异构、多终端实时感知计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6G 网络将基于无处不在的大数据,将 AI 赋能各个领域的应用,创造出 “智能泛在”的世界。6G 将进一步超越 5G 时代的边缘计算,走向 “在网计算”,进而为 “泛在智能”提供算力基础,算力将从外延走向内生,最终实现网络与计算的深度融合。
 
总之,在6G时代,或许我们在飞机上也能上网,同时不会影响飞行安全。登山运动员在登山遇到危险时,可实时发送位置信息与求救信号,不会出现时延。在海上航行时,船上的工作人员也不用担心与陆地失联,6G可保证其实时通信。”这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吴启晖描绘的,用卫星、航空平台、舰船搭建起的一张连接空、天、地、海的通信网络。而支撑该网络的核心技术,就是6G。

6G网络将致力于打造一个集地面通信、卫星通信、海洋通信于一体的全连接通信世界,沙漠、无人区、海洋等如今移动通信的“盲区”有望实现信号覆盖。“6G网络的速度将比5G快100倍,几乎能达每秒1TB,这意味着下载一部电影可在1秒内完成,无人驾驶、无人机的操控都将非常自如,用户甚至感觉不到任何时延。”吴启晖说。

6G带来的通信变革,不仅体现在网速上,用户的交互体验也将得到大幅提升,单位时间内信息传输容量将更大,传输时延也会变得更短。

本文由电子发烧友综合报道,内容参考自C114中国通信网、央视财经,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