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正计划研发载人火箭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在18日召开的2020年中国航天大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周雁飞表示,目前中国正持续开展载人登月方案深化论证,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能够将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 周雁飞介绍道,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规模大,可考虑在文昌发射场发射。该型火箭的主要特点充分继承了现有发动机及箭体结构成果和研制条件;模块化设计,有利于组合拓展;高可靠高安全,满足载人发展要求;综合指标瞄准世界先进水平。 在2018年11月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首次公开。据介绍,新一代载人火箭按照载人飞行的最高安全标准设计,奔月轨道满足25吨级载人飞船要求,未来可用于载人月球探测。这型火箭为三级半液体运载火箭,全长约90米,直径5米,起飞重量约2000吨,可以将25吨有效载荷直接送入奔月轨道,或者将70吨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 载人登月是人类的共同梦想。美国在1969年7月20日实现人类首次登月,至1972年12月先后将多名宇航员送上月球。近年来美国提出要“重返月球”。从载人航天可持续的角度,中国从2011年起组织开展了多轮载人月球探测论证工作,逐步形成了共识。目前,中国正在持续开展载人月球探测方案深化论证。 周雁飞表示,在论证过程中,中国提出了基于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的环月轨道对接飞行模式。该飞行模式的论证,包括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此外月球轨道空间站和载人月面移动实验室也在论证中。 记者了解到,中国载人月球探测的发展目标包括: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突破掌握载人地月往返、月面驻留、人机联合探测等基本技术;建造月球科研试验站,开展系统连续的科学考察及相关技术试验,探索地月空间资源开发利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包为民18日说,我国将在全面提升新一代运载火箭性能水平的基础上,计划到2045年,实现1小时全球抵达、地面与轨道间以及轨道与轨道间的航班化航天运输。 包为民当天在福州开幕的2020年中国航天大会上,作《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的发展与思考》演讲时透露了上述计划。他说,实现航班化航天运输目标分为三个阶段:2025年前为起步建设阶段,主要任务是突破关键技术,形成试验试用系统;2035年实现目标初步建成,年总飞行数百次、总货运千吨级、总客运千人次;到2045年目标全面建成,实现按需发射,每年总飞行次数达千次量级,总货运万吨级,总客运万人次。 这位专家说,届时我国航班化航天运输将形成体系化能力和规模化产业,总体性能水平达到世界一流,全面形成我国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满足我国航天重大任务和商业化运营需求。

原文标题:中国计划研发新一代载人火箭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科工力量】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