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Scratch的欧姆定律模拟实验案例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欧姆定律是指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该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乔治·西蒙·欧姆1826年4月发表的《金属导电定律的测定》论文提出的。

常见简述: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一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

标准式:

scratch

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电路图如下:

scratch

今天,我们就用Scratch来模拟做这个实验。

scratch

电池电压(V)的滑块范围为0到10;
电阻(R)的滑块范围为1到10;
当用户使用滑块改变V和R时,程序计算相应的电流值(I)。灯泡的亮度随着电流值的变化而改变电流越大,灯泡越亮。
用户界面中V、I、R字母的大小也会根据它们的值而改变。

总的来看,程序包含五个角色(电压角色Volt、电流角色Current、电阻角色Resistance、等号角色 Equal和灯泡角色Light和三个变量(V、I、R)。
图5-21的其他部分(电池、导线、灯座等)都是舞台的背景。舞台中的脚本驱动其他脚本的运行,如下图所示。

scratch

主程序(放在舞台中)

脚本初始化变量V和R的值后进入重复执行。每次执行时先使用变量V和R计算I的值(变量V和R的值是用滑块控制的),然后向其他角色广播一条消息通知它们更新角色的外观。下图展示了角色Volt、 Current、 Resistance和Light的Update消息处理程序。

scratch

当接收到Update消息后,角色Volt、Current和Resistance根据当前数值改变自身大小(从原始大小的100到最大的200)。角色Light根据不同的电流变量I的值执行将虚像设定为积木,这样便可以设定其透明度,使灯泡的效果看上去非常逼真。
编辑:hfy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