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照明系统在公共建筑中有着怎样的应用

今日头条

1152人已加入

描述

1、智能照明发展概述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世界里,伴随着信息产业和计算机产业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飞速提高,人们在生活环境中,效率和舒服性需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受到强烈的社会挑战。智能建筑,智能社区与智能家居等随之产生。比如楼宇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和办公自动化以及其他家庭自动化系统等自动化体系不断的涌现,且人们对照明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照明技术受到了时代明显的冲击,当下照明技术发生了深远的变化。伴随着智能照明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形成了照明发展重要的趋势。在当今世界里,智能体系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在国外的许多建筑物中,智能照明系统已开始大量的投入使用,其功耗仅仅为普通照明体系的20%左右。

近些年来,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信号检测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照明控制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进入了智能的新时代。照明体系控制的目的是提升体系的管理水平,降低了体系的维护成本与降低体系运行成本。当下已经出现了各种以实现上述目标的智能照明控制体系,并从原理实验阶段逐步进入实用工程。

由于政府的支持、世界各大城市全力推动智慧城市计划, 智慧城市建设有望在未来进一步提速,因而作为智慧城市重要组成部分的智慧照明在公共领域的应用亦将会得到一个优先的发展。而智慧照明系统还可以提高城市能源利用率,为城市带来实际效益,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还可以利用照明设备捕获更多城市道路、空间信息,打通“上天入地”的数据。以城市当中分布比例较广的路灯来说,智慧路灯具有根据车流量自动调节亮度、远程照明控制、故障主动报警、灯具线缆防盗、远程抄表等功能,能够大幅节省电力资源,提升公共照明管理水平,节省维护成本。这也解释了智慧照明在城市建设中愈加火热的现象。

此外,智慧路灯目前虽然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但包括美国、印度、中东、中国等已纷纷展开智能路灯计划,随着智能城市建设浪潮来势汹汹,智慧路灯的市场空间将前景无限。据LEDinside 数据显示2017 年户外照明占全球智慧照明市场规模的11%。除了智慧路灯,智能照明亦将逐渐渗透至车站、机场、地铁站、地下停车场、学校、图书馆、医院、体育馆、博物馆等公共场所。据 LEDinside 数据显示,2017 年公共照明占全球智慧照明市场规模的6%。

2、智能照明系统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

公共区域包括共用通道、电梯前室以及楼梯间等,这些日常照明灯具可以根据红外移动控制来感应人是否存在于需要照明的区间,并根据感应自动调整灯光的明亮程度及需要照明位置的照明灯具的开关。在出入的高峰期,可以将灯全部开启,在高峰期过后及夜晚,可以用红外移动控制,有人进入照明区后,便开灯,人离开后,便灭灯。另外,在大空间场所和建筑物内的公共区域,可以通过集中控制器来减少人力 ;假设发生紧急情况时,还可以启动疏散照明灯。

对于大厅和前台区域的照明控制,进入大厅的灯光可以通过运用前台的智能照明控制器调光系统来照射,可以根据大厅在不同时间不同场景来调整预先设置好的灯光场景。这样一来,既可以满足人体的舒服度要求又可以给来访的客人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

首先,普通的办公区域是办公楼主要区域,既要考虑照度达标,又要考虑节能减排,因此采用时间控制和照度检测控制结合的控制模式。办公室靠近窗户一侧,尽可能利用窗外入射的大量自然光进行照度补偿。根据单个灯控制回路的调光曲线,照度传感器检测自然光,靠近窗户的灯具随着自然光线的变化自动开闭或调光,使办公区域保持同一照度, 保证室内照明的均匀性和平衡性。

其次,对于设有采光窗的办公室来说,大多是一侧采光比较充分,而另一侧则需要灯光补偿。但由于人工照明是按照夜晚的使用条件来设置,所以在白天天然光的作用下,会使室内照度大幅提升。针对这一情况,可以运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需要照射的一方,安装智能照明控制器,可以通过手动控制面板调节智能控制器对基本的工作状态来进行预先的设置,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以自动将照明亮度调整到合适的状态,从而为办公室的工作环境做出贡献,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达到节能的效果。

在地下车库中合理的运用智能照明系统,在给用户提供合适的照明亮度的同时达到节能的目的。智能照明系统可以通过智能照明系统控制器将照明区域划根据路段、时段及白天和黑夜来提前设置出不同的照明程度。具体来说,可以将车库通道的照明度调高一些,将车位的照明度调低一些,在上下班时间段,可以将照明灯一直开着,其余时间可以调低照明度或者适当的关闭照明灯数量,到了深夜时,可以关闭所有车道及车位照明,只留下应急指示灯,来保证基本的照明度。

总之,智能照明技术在我国公共建筑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节能效果,又提高了广大员工的节能意识。同时加强配合智能照明技术,加强日常管理,还能够在公共建筑精细化用电管理及楼宇智能温控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fqj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