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工智能的名义,重新书写艺术的层次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不知道读者们有没有收到或送出秋天里的第一杯奶茶?即使没有也无妨。因为北京尤伦斯艺术中心举办的《非物质/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大型群展,就很值得成为你2020年秋天里的第一场艺术展,并且充满了更加隽永、值得回味的滋味。

大家可能会好奇,作为一个艺术展览,为什么会与计算机甚至AI产生关系。

其实,艺术从来没有把自己和科技站成两个世界,有一句老生常谈是说,艺术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这个角度讲,计算机工程师负责改造现实世界,而艺术家则担负着塑造人的心灵的任务,简直异曲同工。

艺术展有很多,为什么这场展览值得漫步呢?早在1985年,蓬皮杜艺术中心也曾做过一个名为“非物质”的展览,策展人构想了一种与当时最先进的电视技术相互影响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一位法国非常著名的哲学家在回忆时,就十分懊悔因为预算有限,没能通过卫星连接到其他国家的艺术家来进行一场对话。

35年之后,百度和尤伦斯在一场脑力风暴之中,产生了用当下最先进的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来致敬“非物质”展览的念头。而更为巧合的是,在2020这个特殊的年份,艺术先驱未能完成的线上交流的梦想,因为疫情的误打误撞而成为策展布展的唯一选项。

所以,这不仅仅是一个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技术展传承与呼应,更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上最大规模的来自多个国家艺术家通过网络协作完成的艺术展。来自15个国家,超过30位艺术家,70余件作品,有90%都是通过远程连线完成的。

无论每一件作品,还是展览组织的过程本身,都融合了计算机与人类灵感的合作。

大家不妨跟随我的脚步,一起感受这场从春到秋、来之不易的艺术实践。

以AI的名义,重新书写艺术的层次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感受,越是现世艰难的疫情时期,对艺术的渴盼就越强烈。无论是2月份全国各个城市晚上自发组织的小区音乐会,还是海外艺术家们居家表演的阳台音乐会等等,艺术作品的美好与情感,似乎能直达心灵,抚慰我们焦虑的精神,抵抗千疮百孔的现实生活。

那么,计算机的世界也能有人世诗情吗?

在尤伦斯艺术中心跟大家见面的《非物质/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以及百度AI沉浸式互动艺术体验展”,向我们发出了肯定的讯号。

主展览的核心构想,是用70多件作品,来呈现和回顾20世纪60年代至今“计算机艺术”的发展历程,并对机器学习美学、数字客体性以及科学技术的反思展开了探讨。

听起来是不是一脸懵圈,习惯了理工科直男思维的我第一时间也有点慌张,恨不得赶紧上网发问“怎样才能装作经常看艺术展的样子,在线等挺急的”。

习惯了务实教育的绝大多数人,面对许多艺术空间作品可能最大的感受就是好奇。不过,即使你对艺术、计算机历史都并不熟悉,那么只将其作为一次美的巡礼,来走过和感受又何妨呢?

很多美学家都会将艺术作品分为几个层次来欣赏,比如黑格尔就将艺术作品分为“外在因素”和“意蕴”两部分,桑塔亚则认为要从材料、形式、表现三个层次去解读,而中国古代美学也有着“言”、“象”、“意”三个区分。

对于这场特殊的计算机科技艺术展,个人觉得有三重要素是值得在现场充分品位的,找到这根“线头”,虚无缥缈的艺术线团也就应声而解:

一是材料。

不同的物质材料载体会赋予艺术作品不同的感受。比如宣纸与水墨能表现出中国画的虚实写意,而油画颜料与画布就更趋近写实主义。而在《非物质/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的现场,就有许多超出传统认知的材料,比如一位海外艺术家用LED灯群组成了一个装置艺术,控制它时而摧残如银河,时而又呈现出赛博朋克的冷酷。

再比如百度AI特别环节的作品之一《达尔文式旋转线之镜》,就用一面如同“镜子”的交互显示屏,摄像头与程序,替代了艺术家的眼和手来捕捉镜中人的一举一动。

科技材料对传统画笔、刻刀的融合,给展览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质感与氛围,相信大家可以在现场深刻地感受到。

二是形式。

正如黑格尔所说,美是显现给人看的。

不同艺术家会呈现给我们不同的形式世界。有的是通过画面表达,就像梵高在《星空》里用巨大的漩涡来绘制天空,让人感受到恒远的震撼,有时也是一种技巧之美,比如卖油翁自钱孔滴油的技术也十分有艺术感。

在展览现场,自然少不了许多让大家感受到计算机与艺术结合之后的新形式。

像是庞大的机械臂在现场作画,就很有后现代的感觉;无数四轮机器人在画布上四处行走描绘,各种散乱的线条也让人忍不住思索它们想表达什么。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作品,是UCCA与百度AI共同策划呈现的《银瑚》,AI想象中的珊瑚礁水下景观,当你靠近它时,画面上的珊瑚抖动着散开,你遗憾地走远,它们又恢复了最美的状态……这种展现形式,是不是让你想到了珊瑚艰难的生长过程,生出“可远观不可亵玩”的怜爱呢?

三是意蕴。

前面提到,在与《银瑚》这样的交互作品互动的时候,人们会直觉地产生一些情绪和领悟。可能我们无法用学术的语言去表达对作品的思考,但就像陶渊明所说的那样,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曾经就有人问爱因斯坦对巴赫怎么看,他直接回怼——“对巴赫毕生所从事的工作,我只有这些可以奉告:聆听,演奏,热爱,尊敬——并且闭上你的嘴。”

感受艺术作品的意蕴,其实并不需要怎样特别的准备或功底,就能有心灵上的感应,这正是艺术意蕴的宽泛性与丰富性所在。

有人在《银瑚》中看到美,有人看到脆弱,有人看到AI语言背后的生态环保议题,这些都任君自由发挥。

整个《非物质/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展览中,还有许多有趣的艺术作品值得一缕目光。

在这一展厅的结尾我们发现,从第一行代码发展到现在,AI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所选择,成为他们灵感和创作力的载体。参与展览的艺术家中,最年长的是1924年出生的薇拉·莫尔纳,最年轻艺术家刘娃1994年出生在北京,跨越时空,无远弗届。

如果你对AI与艺术共生所能创造的全新美学感兴趣,那么相信我,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尤洋、百度AI市场总经理徐菁联合策划,邀请国际数字艺术创意团队Moment Factory打造的AI沉浸互动展中国首秀,会给你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受。

打破第四墙:AI与艺术有哪些可能?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看完。这场“百度AI沉浸式互动艺术体验展”的感受,我觉得是“打破第四墙”。

第四堵墙(fourth wall)原本是戏剧术语,人们通常会在传统三壁镜框式舞台中,想象出一道位于舞台台口的并不存在的“墙”。它就像电视屏幕、电影屏幕一样,将演员与观众隔离开来,表演者忘记观众的存在,而观众也被清晰地提醒——你是欣赏者,是局外人。

长期以来,艺术展览也大多是这样的模式,观众们行走在一个个长廊里,作为信息接收的客体,不断仰头欣赏作品。

而这一场展览就打破了这种单一的输出方式,打破了艺术表达与观众之间的界限。

当你走进百度AI沉浸式互动艺术体验展的展厅,人工智能艺术家“度非”迎面而来,你可以随意挥手与它互动,发挥你的想象力作画。而“度非”会根据你的动作、想法控制颜色表达。

而在接下来的共生工作室(Symbiotic Studio),你所走出的每一步,身体的每一点动态,都会实时改变画布上色彩的浓淡、走向。在长廊尽头,“度非”也会运用深度学习算法对你的画作进行联想,完成一件你与AI的共同创作,并将这幅共生的作品在画廊展示出来(可以带走的那种哦)。

如果你还想知道做一个AI是什么感觉,那么在AI角色体验区域(AI Experience Space),你的愿望可以成真了,跟AI进行角色互换,你也感受一下代码翻飞的感觉吧。

曾经,莎士比亚的演员通常会打破第四道墙,向观众发表独白。而这一方式,也开始为AI所用,让我们可以重新理解艺术、参与艺术。

用前面“意蕴”层次来形容这种特别的体验,个人觉得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艺术家不再是整个创造过程中唯一的创作主体,普通人与AI、AI与艺术开始像策展人百度AI市场总经理徐菁所说的那样,进入了艺术欣赏的第三阶段:“共生”, 探索一种人类与AI互为灵感、互为颜料、互为艺术家的可能性。

艺术少不了人间情味,真正高级的科学技术更需要它。这种“打破墙”的方式,正是这场展览借助AI对艺术的诗意补充。

用艺术的“线头”,解开AI的“哲学线团”

逛完整个展览,大家想必已经感受到了,AI技术正在为艺术带来更大的可能性。

这种共创共生,双向进化的趋势,在过去的几年间我们并不陌生,AI曾经并正在以摧枯拉朽的力量改造着各行各业,从沿海的港口到偏远的山区,从智能家居到智慧城市,AI作为效率工具的身影已经无处不在。

不过这还是第一次,在中国开始有人探讨有些“务虚”的AI哲学。

所谓AI哲学,指的是从人性的角度和人类本质层面去定义技术、理解技术。有个著名段子,说“当科学家们爬上一个又一个的山顶的时候,总发现哲学家们早已在那里等着了”。

笑谈背后,也说明当科技文明十分发达的时候,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也需要跟上。举个例子,现在大家开始逐渐被机器智能包围着,无处不在的工具理性会不会导致个体人性的丧失,让人的生存价值被遗忘,感性的人会不会被科技所同化和吞食?这一系列人类命运问题是产生“AI替代论”“AI威胁论”最基本的原因。

两千多年前,庄子也是这样反对所有机械,认为有机械必有“机心”。

但是,如果我们彻底否定现代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倒退回茹毛饮血、男耕女织的原始世界去,大家显然也是不能接受的。

倒退不是出路,这时就需要哲学家、艺术家们登场了,来发现、采寻科技世界和工具物体中的诗情美意。

这一过程其实在蒸汽时代、电气时代、计算机时代都发生过。所以,找寻和探讨AI美学与哲学,使其产生渗透人类情感心灵的力量,也就十分重要了。

有意思的是,这种有些形而上的哲学思考一般都是由西方来引领完成的,擅长应用科学的中国似乎缺乏“务虚”的土壤。比如科学家李飞飞就告别产业界进入斯坦福人文学院,主导了 “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 (Stanford Human-Centered AI Institute)” 项目,利用基因组学、法律、文学、医学、哲学等等大学学科来推进下一代AI,研究AI与人类社会的影响。

而在中国,为什么第一个开始尝试解开“AI哲学线团”的人为何会是技术型企业百度呢?

我想有两个因素在背后起到了推动作用:

一是百度自身完善开放的全栈AI技术优势。这种能力可以充分支撑艺术家的创意释放,社会友好度极好。这就使得AI能够更快更好地与艺术融合。

比如在《银瑚》作品中,艺术家就运用百度飞桨对珊瑚礁的形态和色彩进行分析,经过训练,深度神经网络的每一层网络都从低级到高级提取不同层级的图像特征和模式,将这些特征和模式可视化,就可以在输入图片中产生一些原本并不存在的视觉效果,从而创造出令观众惊叹的画面效果。

背后支持这场展览的百度图像识别和视觉理解等AI技术,已经斩获过数十个全球顶级技术竞赛冠军,依靠“学识渊博”的百度大脑,经过对全球大量艺术作品与艺术规则的分析学习,可以为创作者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

只有点满了AI的“技能树”,才能向更高远的哲学天空伸展出繁茂的枝丫。

另一个则源于百度的技术理念。

在实际的观展体验中,大家会感受到百度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存在感。

这种存在感是借由互动、作品、表达融入到空间的每一缕空气当中,而不是用极具侵入性的方式告诉你“快来看我,我超牛”。

也正是这种低调、温柔的技术表达,大部分人可能并不清楚背后有哪些算法、智能软硬件支持,但在互动中感到愉悦和温暖,这就是社会拥抱AI的一大步。而这一尝试,也让我们看到了百度“技术让生活更美好”的价值理念。

可以肯定的是,人工智能的创作者和设计者必须具备广泛的人性,才能让机器智能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语言、情感、意图和行为。也只有这样的AI,才是人类愿意敞开怀抱拥抱,与之合作的。

站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尖端,我们看到了AI改变社会形态的潜力,而百度看到了AI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可能。

在这2020年难得的线下聚会里,也许无法通过一场展览来找到结论,得知AI未来会与社会、意识、行业产生怎样的变化。但在全身心的沉浸与感受中,温暖了人类对技术如同灯下暗影的忧虑,嗅到了来年的盎然春意。

fqj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