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中国锂电三元正极材料的市场规模分析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2020年上半年中国锂电三元正极材料市场规模113.3亿元,同比下滑13.8%;出货量8.6万吨,同比下滑4.2%。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国锂电三元正极材料市场规模113.3亿元,同比下滑13.8%;出货量8.6万吨,同比下滑4.2%。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为:

(1)受上游镍、钴、锂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下降及疫情影响,导致市场供需持续减弱,2020年上半年三元正极材料价格持续下滑,同比下降10.2%,进而导致市场规模下滑。

(2)受春节假期及疫情影响,国内新能源汽车终端市场需求减少,对上游以及相关产业链带动不足。随着二季度国内新冠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新能源终端市场产销量提升,带动电池及三元正极材料需求量提升。

但疫情及新能源汽车政策的调整,对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整体负面影响较大,2020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约35.2万辆,同比下降42%,动力电池装机量约17.5GWh,同比下降42%,动力电池装机量大幅减少,对三元动力材料的需求减少。

国内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降幅明显小于动力电池装机量降幅,主要原因是:

1)在新国标推动下,国内轻型车(轻型车:包含电动两轮车、电动助力车等)锂电化进一步加速;受新冠疫情影响以及欧洲国家对轻型车领域补贴力度的提升,直接带动中国锂电轻型车出口量增加,进而带动电池出货量提升。

国内轻型车用锂电池生产企业中,除星恒电源主要采用锰酸锂材料外,其余主要采用三元材料,终端市场的增长直接带动三元材料出货量提升。

2)在电动工具等细分市场中,锂电池正在加速替代其他电池。电动工具用锂电池主要为圆柱18650/21700电池,正极材料仍以三元材料为主。

2020年上半年,轻型车及电动工具等终端企业对三元电池需求量加高,进而带动材料快速增长。另外2020年上半年巴莫、当升等企业外销给韩国电池企业的三元材料量保持增长,也一定程度地对冲国内动力电池上半年对三元材料需求的减少。

2017-2020年H1中国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万吨,万吨)

正极材料

从三元正极材料产品型号结构来看,2020年上半年三元材料市场仍以5系及以下三元材料产品为主,占比71.6%,同比增长0.5个百分点;高镍8系(含NCA)产品市场占比由2019年上半年12.8%上升到17.3%,提升4.5个百分点;6系产品占比11.1%,同比下降8.2个百分点。

2020年H1中国三元正极材料出货结构(%)

正极材料

若扣除2020年上半年国内(含优美科)出口的高镍三元材料,国内使用的高镍材料比例有所下降,主要是受低成本压力影响,低成本的单晶中镍三元材料更受欢迎。

由于高镍体系电池在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国内只有宁德时代等少数企业能够稳定量产高镍8系电池,主流车企倾向于技术成熟的5系、6系三元电池。

受下游终端补贴下降以及OEM降本影响,主流动力电池企业为输出高性价比产品,选择开发高电压的5系/6系低钴材料体系电池,如三元材料Ni5810(4.4V),Ni6510/6505(4.3V)等。

2020年上半年国内三元前驱体市场出货量约为11.5万吨,同比下降3.4%,降幅小于三元正极材料,主要原因是国内三元前驱体出口量受LG化学、SK等海外动力电池企业产量大幅增长带动。

从海关数据及GGII统计数据来看,2020年上半年国内(含优美科)出口的(含销售给国内外资三元材料、外资电池企业)三元前驱体共4.95万吨,同比增长44.2%。

国内批量出口三元前驱体企业有中伟、格林美、科隆、芳源环保等,从GGII初步调研来看,中伟三元前驱体出货量超过2万吨,市场排名第一,其产品大部分出口给海外企业;优美科、格林美出货量在1~2万吨之间,上半年出口量比例上升。

2020年下半年三元正极材料市场依然面临激烈竞争。GGII认为,三元材料市场仍处于变化中,主要变化包括:

(1)磷酸铁锂材料将蚕食部分三元材料市场:国家发布三项强标政策及新能源安全隐患排查通知,对新能源车安全更加关注;与磷酸铁锂电池相比,三元材料安全性相对较低,未来中低端市场需求将有所下滑,磷酸铁锂电池市场需求有望回暖,带动磷酸铁锂材料需求上升。

(2)特斯拉效应:随着特斯拉产能逐步提升,相关产业链逐渐转向国内,将带动国内三元正极材料的海外客户供应量。

(3)市场格局:头部三元正极材料企业将加大与宁德时代、LG化学等企业合作,出货量有望继续提升,导致市场集中度继续提高,挤压二三线企业生存空间。

(4)细分领域进一步凸显:受欧洲政策影响,国外锂电轻型车需求提升;并且随着TTI等企业加快国内布局,细分市场终端下半年需求量有望提升,带动三元正极材料市场需求量增长。

(5)加大上下游产业链建设:为降低成本,主流三元正极材料企业选择布局上游市场,逐步形成电池回收、前驱体、三元材料生产等环节,提升产品竞争力。

(6)高压中高镍单晶材料开发加速:与多晶材料相比,单晶材料性能更稳定,可承受更高电压,能量密度更高,随着动力电池安全性得到重视,55系、65/68系、7系单晶高压材料开发加速,钴含量将由10%下降至5%。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通过对全国主要三元材料企业、配套企业的实地调查,结合对三元材料行业领军人物的面对面采访,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从而撰写本报告。

本报告对2020年上半年中国三元材料行业的发展特点、主要产品、出货量、产值以及未来市场情况等进行较为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并就未来三元材料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GGII希望通过实际的调查研究,为投资者、业内人士、证券公司以及想了解中国三元正极材料行业的人士,提供准确且有参考价值的报告。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