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式3D显示技术原理及优缺点分析(2)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来源:罗姆半导体社区

优缺点

偏振式3D技术的色彩损失是最小的,色彩显示更为准确,更接近其原始值。鉴于眼镜的透镜本身几乎没有任何颜色,对用于偏振光系统的节目内容进行色彩纠正也更为容易。尤其是肤色,在一个偏振光系统中,看上去更为真实可信。偏振式3D技术的3D效果也比较突出,立体感觉真实。

观看角度大,偏振式3D技术不会像主动快门式技术一样只能水平观看3D影像,由于偏振光线的特性,左眼图像被右眼看到的情况几乎不可能发生,所以偏振式3D眼睛倾斜到一定角度依然能显示高质量的3D画面,比如可以斜靠在沙发上看3D电视。

偏振式3D技术还有眼镜成本低、佩戴舒适、无大小限制、无电子元件无辐射等优点。偏振式3D眼镜只是在普通眼镜的表层镀上偏光层,成本非常低廉,而且镜片可大可小,眼镜轻便佩戴舒适,原来戴眼镜的朋友也可以使用,眼镜边缘色彩均匀,不会因为镜片太小看到眼镜的黑框。同时偏振式3D眼镜不含电子元件,无辐射,更加健康环保。

偏振式3D技术也有它的缺点,首先是水平方向分辨率减半、亮度损失。因偏光原理,这种技术会使画面水平方向分辨率减半,很难实现真正的全高清分辨率3D影像,同时画面亮度因偏振光原理受到损失,所以偏振式3D技术对显示设备的要求较高。

主动快门式3D电视由于交替打开和关闭左右眼镜的显示原理,使观看者收看到的实际亮度降低大致一半。偏振光式3D电视依靠偏振光的原理,通过眼镜观看到的画面亮度衰减很小,亮度水平能达到快门式3D的2-5倍。

其次,偏振式3D技术成本较高。因为偏振式3D技术对显示面板有特殊要求,不想主动快门式技术只要屏幕刷新率达到120Hz就可以导入,必须在面板外层加装偏光层,所以造成面板成本增加。

因偏振式3D技术的特点,目前主要应用于电影院等观看人数较多的公共场所,而3D平板电视主要采用主动快门式3D技术。目前以三星、索尼等为代表厂商推出的3D电视都是使用主动快门式技术。偏振式3D电视目前只有TCL和LG各有一款产品,但是随着台湾液晶面板大厂友达光电宣布量产65英寸的偏光式3D液晶面板,部分电视厂商跃跃欲试,如果解决目前偏振式技术存在的问题,未来偏振式3D技术必将成为主流。

偏振光式3D技术要求电视具备120Hz以上刷新率,画面相对稳定。而主动快门式3D经过左右眼镜一开一合的分解后刷新率降低一倍,即左右眼得到的画面刷新率60Hz。

除此之外,分辨率决定画质效果的细腻感、呈现层次的丰富程度。快门式3D技术保持了画面的原始分辨率,达到了全高清的显示效果。而最新的偏振光式 3D技术也达到了1920X1080的分辨率。

从快门式3D到裸眼式3D,眼镜承担的作用越来越小、直至彻底解脱,面板和电视本身上3D成像的功能则越来越强。

审核编辑 黄昊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