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TCL近四十年的发展历史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2019年4月,TCL决定从多元化转为专业化经营,正式剥离消费电子、家电等终端产品业务,重组为“TCL科技集团”,仅保留半导体显示产业、产业金融及投资和翰林汇O2O业务。

不过回首TCL近四十年的发展历史,手机、电脑和彩电等终端产品曾一度是该公司辉煌年代的重要产物。

终端领域曾经的佼佼者

上世纪八十年代,TCL抓住通讯市场的发展机会,推出了第一部免提式按键电话机,电话机销量跃居全国同行业第一名。

1992年,TCL研制生产出TCL王牌大屏幕彩电,并成功投放市场。1994年,TCL王牌电器(惠州)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产品上市短短三年时间,TCL王牌彩电跻身国内三强。可以说,TCL用亲身经历成功践行了“先占市场再建工厂”的商业模式。

1998年5月22日,TCL电脑公司正式成立。此后TCL相继推出“精彩616”家用电脑、TCL精锐系列商用电脑、 “精彩600”等诸多系列。1999年7月,该公司PC的月销量首次突破万台,并打入国内PC销量前五强。

开拓终端市场,坚持多元化发展一直是TCL品牌成立后的发展方向。除了彩电、电脑业务,TCL的数字手机也曾是国产的骄傲。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国内市场俨然被 “贴牌手机”占据。但TCL却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据了解,TCL是国产品牌中第一个投入力量搞研发,自己生产、自己组织供应链的手机企业。

作为国内首批拿到手机牌照的几家本土厂商之一,TCL在手机业务上一直坚持自主研发。

2000年,TCL推出999D钻石手机,增强型的999DW还具备WAP技术并预留蓝牙数据接口。业界专家那时候指出,TCL999D的诞生填补了国产手机没有高端产品的空白。更为重要的是,TCL还将目光看向了海外市场。2000年的TCL已经踏上了国际化道路。

到2003年,TCL成功登顶中国手机市场。

技术困境下的挣扎

但不幸的是,尽管立志要自主研发,但缺乏核心技术和供应链生态已然交织成了阻碍TCL继续做大做强的困境。2003年,国产手机销量最终开始走下坡路。

在这一时间点上,TCL最终明白,手机业务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2004年,TCL宣布与阿尔卡特公司签订谅解备忘录,共同组建一家从事手机及相关产品和服务的集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合资公司——T&A移动电话有限公司。这是中国企业首次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国际大公司的手机业务。

根据这份谅解备忘录,阿尔卡特作为投入的手机业务有客户网络、知识产权和固定资产,同时还包括转让旗下600多名研发专业人才以及经验丰富的销售与营销管理团队。

但是,当时业界出现了很多并不看好这笔并购案的声音。因为在并购之前,TCL的国内手机市场呈上升态势,但并购案完成后的2004年的数据显示,TCL国内手机销量下降了23.3%,毛利减少58.6%。

然而事实证明,TCL的这一步棋并没有走错。并购后的两年(2006年),阿尔卡特开始为TCL创造利润,直至现在也是TCL扎根海外市场的一个重要分支。

老牌制造商的转型之路

除了终端产品生产线,TCL在半导体显示产业上的布局更是广为人知。

一直以来,“缺芯少屏”都是国内半导体产业亟待解决的难题。而TCL在2009年就看到了这样一个机遇。

2009年11月16日,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简称“TCL华星”)正式成立。此后,TCL华星积极布局Mini-LED、Micro-LED、OLED、印刷显示等先进显示技术,产品覆盖大中小尺寸面板及触控模组、电子白板、拼接墙、车载、电竞等高端显示应用领域,构建了在全球面板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截至目前,TCL华星已建和在建的生产线共有6条,包括两个G8.5、一个G11 LCD工厂,一个G6 LTPS和一个G6柔性AM-OLED工厂,在建一个G11 LCD工厂,合计投资金额近2000亿元。

市场统计数据显示,华星光电的LTPS LC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为全球第二,大尺寸TV面板出货量则是全球第三,其中55英寸电视面板的全球市占率位居全球第一。

不过随着智能手机、彩电等终端市场趋于饱和,越来越强劲的竞争对手与技术的快速迭代也让市场持续面临洗牌压力。基于此,TCL在2019年宣布从多元化转为专业化经营,出售终端业务,保留半导体显示业务,进行重组。

TCL在2019年度报告中指出,在重组后TCL重新确定了全球领先的经营战略,将聚焦于高科技、资本密集、长周期的战略新兴产业,强化产业生态布局。

根据TCL科技集团的2019年财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2.7亿元,同比增长18.7%;净利润35.6亿元,同比增长0.53%;而TCL华星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39.9亿,同比增长22.9%,实现净利润9.64亿元,同比下降58.5%。

仅从财报上看,TCL重组转型成功与否似乎已经有了一个答案。今年TCL又宣布并购日本JOLED,和三星苏州8.5代线,这家已经39岁的老牌制造商的路还很长,未来也还将为国产屏铸造全球化的口碑。
       责任编辑:tzh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