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博会对话:高工张小飞与艾利特曹宇男探讨协作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现状

描述

9月15日-19日,2020上海工博会如期而至。在此次工博会上,高工机器人特别增设企业领袖高端对话环节,并首次以线上+线下的方式亮相高工机器人直播间。

在16日的领袖对话中,高工机器人董事长张小飞博士1V1对话艾利特董事长曹宇男博士,一同探讨协作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艾利特在协作机器人领域的市场战略和产品布局。

张小飞:在工博会现场,相信大家都已经看到艾利特在此次展会的崭新面貌,以及他们最新推出的全新平台级CS系列产品。我们有请艾利特曹博士介绍一下此次发布CS系列协作机器人的特色之处是什么?与以往产品相比,该款产品在市场推广上有什么样的策略?

曹宇男:艾利特此次参展是有备而来,同时也是对过去一年的交卷。2019年,艾利特决定将产品线收敛至协作机器人,此次给大家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协作机器人产品的方向。CS系列产品,“S”意为安全、简便、先进、可持续和可扩展,这也是艾利特对于目前国内协作机器人竞争格局的一个判断和理解。

事实上,艾利特的整体感受是,目前协作机器人赛道还处于一个比较早期的阶段,格局未定,诸家群雄逐鹿,互相在竞争中成长。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在过往的这十年左右时间,随着协作机器人的诞生,国外品牌仍然占据整个赛道的头部和一个强势的状态。虽然说艾利特专注在协作机器人的时间比较短,但也是一个后发的角色。

目前在这个赛道上,国内与国外品牌有一个差距尚待弥合,那就是“性价比”。国产品牌现阶段群雄逐鹿,像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有一些新的品牌加入。但在协作机器人领域,我认为做得还不够专注。

在工业场景领域,最核心的仍然是产品力,现在国内品牌在产品力上还存在一定的距离。而艾利特这款CS系列产品的定位,我理解是弥合了这个差距,也就是产品力和价格的一个对应关系。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艾利特CS系列的产品定位是,希望以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做一个向上的配置,或者说是成为追赶、超越优秀的国外企业的竞品 。

张小飞:协作机器人在产线上,还要面临跟小六轴、SCARA的比拼,协作机器人处于这两者之间,该如何取得客户的青睐?

曹宇男:我们必须承认,协作机器人虽已在一些新的长尾赛道上陆陆续续浮出水面,或将长成参天大树。但不可否认的是协作机器人的产品定位问题。时至今日,我认为协作机器人最大的应用场景还是在传统工业领域,但这个结论不排除协作机器人跟小六轴、SCARA等小型工业机器人在一些赛道上存在竞争关系。

协作机器人的优点在于其平台属性,易用性、智能化、柔性化生产,快速换线等方面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方向。缺点在于协作机器人的速度,以艾利特为例的一众国产品牌协作机器人都在企图追赶传统工业机器人,如小六轴的速度,但是仍存在20%的差距。因此,对速度有严苛要求的场景实际并不适合协作机器人。

而SCARA机器人是个平面移载的四轴产品,我们并不认为协作机器人对SCARA机器人有替代逻辑,但对小六轴是有一定的替代逻辑。当然,因为协作机器人的速度问题,我们认为有20%的场景是协作机器人难以适配,那么剩下80%的场景,协作机器人与小六轴机器人公平竞争,各自适配客户的需求,包括柔性化的发展方向等,协作机器人有其自身优势。

与此同时,可以预见的是,协作机器人在新的长尾赛道,新的场景甚至在非传统工业场景,比如医疗、消费类场景,以及艾利特现在深耕的电力行业,我认为协作机器人的应用将更加具有优势。目前,艾利特与国网智能已经签署了一个双向排他、长期深耕的合作协议。

张小飞:人机共融、人机协作是协作机器人的一个特点,那么协作机器人主要应用在哪些场景更容易让客户接受,艾利特是如何打开市场的?

曹宇男:若想把协作机器人适配到行业里,必然需要对行业有深入理解,所以艾利特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除了专注于协作机器人产品端,尤其是CS产品的迭代方向以外,在客户应用端也做了深耕。目前,艾利特最专注的第一赛道是3C行业,3C的应用场景繁多,需天天面临柔性化制成产线的需求,而这也是艾利特比较关注的点。同时这个赛道由于市场、成本敏感性的考量,国产协作机器人相比国外品牌更有机会。

第二赛道是汽车行业,艾利特目前在汽车行业扎根最深的就是车灯、发动机、底盘拧紧等,在这些应用方面已逐渐 替代传统工业机器人。第三赛道是电力行业,艾利特从年后到现在,已经跟国网智能陪伴成长了近八个月的时间,深耕并适配了高压电线搭接和自动充电桩的复合机器人应用。

第四赛道是医疗辅助手术领域。最后是to C消费类场景,目前国内国外一众品牌做的是关节模组形态的协作机器人,我认为产品定义可能还需要更新。换言之就是我不认为目前协作机器人已经严格适配了这一场景,因为消费类场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还有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在这第五赛道,艾利特还是会比较谨慎。

张小飞:艾利特在协作机器人领域的发展有何战略布局?在今年的最后一个季度,艾利特准备如何冲刺?

曹宇男:在协作机器人这个赛道上,艾利特还是一个新兵。事实上,直到2019年的上半年,艾利特还是一个全产品矩阵的思路,下半年开始,艾利特对公司的产品和业务进行全方位调整,专注于协作机器人。今年四月份开始,艾利特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状态。艾利特原定目标是七百台的出货量,但是目前除去意向性和框架性的订单,实际出货量已接近七百台,因此艾利特的目标订单规模上调至一千台。根据实际测算,艾利特今年的协作机器人销量是2019年全年的十倍左右,这是来自于艾利特团队的共同努力,让艾利特在这个赛道上有了一席之地。

张小飞:在协作机器人这个市场赛道上,我们可以把它比作是一场百米竞赛,但实际要跑的可能是马拉松。跑快跑慢都不要紧,关键是体力、耐力和爆发力,能不能在真正长跑的关键时候爆发才是最重要的。

曹宇男:是的。我觉得协作机器人行业的真正爆发还需要几年的酝酿,前景非常广阔,这是毫无质疑的。同时,艾利特希望在这个赛道上持续深耕,以产品为核心竞争力,逐渐发展壮大。

责任编辑:xj

原文标题:高工飞哥对话曹宇男:国内外协作机器人的差距该如何弥合?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高工机器人】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