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成为整个医疗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在国家政策和疫情的双重助推下,当下“互联网+医疗”呈现蓬勃生机。公立医院纷纷加快线上复诊业务,互联网医院线上访问量、咨询人数、诊疗业务量不断攀升。“没时间”的上班族、行动不便的病人、舟车辗转的外地患者,成了这一波互联网诊疗的初体验者。互联网医院越来越成为整个医疗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医患线上“面对面”

  “打开摄像头,让我看看孩子今天的状态。”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林宁晶坐在医院线上诊室的摄像头前,对李琪(化名)的妈妈说。很快,李琪出现在摄像头前。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像这样的视频复诊成为常见的一幕。

  2015年12月,李琪被诊断为霍奇金淋巴瘤。经历了8个周期的化疗后,李琪又接受了放疗,症状完全缓解。此后,他定期找林宁晶复查。

  不久前,林宁晶通过视频了解了李琪的身体状况,同时对比了其最近一次的检查结果。“根据检查指标,孩子肌酸激酶指标异常,得去综合医院心脏内科看看。”李琪妈妈认真记下林宁晶给出的诊疗建议。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线上复诊系统已上线3个月,诊疗数量超过1万例,其中超过50%是外地患者。

  在消化肿瘤内科齐长松医生的网上诊室,来自江西的肠癌术后6年的患者老王把自己在当地做的检查结果上传到“北肿云病历”上。齐长松通过视频问诊,给出了诊疗建议。老王很感慨:“疫情期间来北京复查一趟可麻烦了,现在可以网上看病,我在家里就能看见齐医生了。”

  空出的资源给初诊患者

  “10160例。”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信息部的LED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患者的复诊数量。医院信息部主任衡反修拿起遥控器向记者展示更详细的实时诊疗数据:截至8月18日10时,线上共开立4053张处方、13354张检查单及17004张检验单,为患者预约检查10657例,开立921张住院单。

  “两个月来,共有23个科室160位医生出互联网诊疗门诊,平均每天超过30名医生在线服务。同时,每天有350位~400位患者接受线上诊疗,加上陪同家属,相当于医院门诊大楼每天减少1000位的人流量,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衡反修说。

  在该院副院长邢沫看来,更为重要的是,复诊患者转移至线上,空出来的门诊医疗资源留给初诊患者,让更多患者得到及时诊治。“我们医院82%是复诊患者,只有8%的号源是首诊新患者。线上复诊系统运行后,今年8月与去年同期相比,新就诊患者的比例提升了4个百分点,这与医院发展互联网医疗的初衷是一致的。”邢沫告诉记者,乳腺中心、胸外科等科室还向新就诊患者提供免费的线上咨询。如果怀疑有问题,医生可以直接给咨询者预约科室的线下首诊号源,缓解初诊患者“一号难求”的问题。

  “每周都比上一周患者数量更多,这说明患者越来越接受这样的新方式。不过,患者的就医习惯还需要进一步培养。”衡反修说。

  不久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完善了互联网处方审核、调配流程。药师对处方药物的适应证、安全性、用法用量及医保支付要求等方面进行审核,保障线上复诊患者用药安全。在北京市明确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后,该院继续完成互联网诊疗的医保对接,线上支付的挂号费用可以按照比例直接报销。

  “真正的医疗革命是把诊前、诊中、诊后完全打通,形成闭环。相关工作正在推进中,期待药品闭环尽快实现,进一步将线上线下流程结合起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门诊部副主任田振对此表示期待。

  功能实现并非一蹴而就

  疫情期间,国家密集出台了鼓励互联网医疗的政策,如加强信息化支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做好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各地充分运用信息手段开展随访等,加速互联网诊疗落地。

  一份来自HIT专家网的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在242份有效问卷中,67%的受访者所在医院门诊量同比大幅减少。同时,78%的受访者所在医院积极采用线上方式开展诊疗服务。其中,开展线上诊疗服务最普遍的方式是互联网诊疗,约占34%;其次是远程医疗,约占26%;第三是电话咨询,约占23%。

  “信息系统的建设是要有前瞻性的,各种线上功能的实现并非一蹴而就。2018年,我们就在铺设信息系统,涵盖了大部分门诊工作。比如,电子签名,需要一系列的认证手续,要提前准备。检验检查和预约、改约功能要反复测试,保证上线之后相对稳定,真正解决问题。”衡反修介绍。

  近几年,全国互联网医院数量在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18年12月全国约有100家互联网医院,到2019年12月已达到530家。截至2020年7月底,全国已有28个省(区、市)搭建起了完善的互联网监管平台,互联网医院数量接近600家。

  “目前,国家对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要求包括,建立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加快对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医院的准入,推动远程医疗服务。对医院的要求包括,完善医院互联网平台,打通线上线下服务,对部分常见病、慢性病进行在线复诊,并开展药品配送,以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在近日举办的2020中国医院信息网络大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处长王毅说。

  王毅介绍,下一步国家要在5个方面推进“互联网+医疗”建设:第一,分区域设置国家互联网医疗中心,充分发挥区域中心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在各区域的均衡发展;第二,细化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标准,明确监管内容、监管方式并对各地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运行情况和发挥的监管功能进行评估;第三,制定互联网医疗服务指导性文件,包括语言规范、病历书写要求、隐私保护等;第四,不断优化互联网预约诊疗制度和流程,进一步加强门诊号源管理;第五,完善智慧医院顶层设计,形成较完善的智慧医院建设指导体系。
责任编辑人:CC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