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发展的四个瓶颈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从研究角度来探讨的话,我把物联网分四个部分来讲,分别是传,连、感、算。

  传:

  主要是能量传输问题,物联网设备体积小,且以无线的方式居多,要么是一次性设备,要么集中收回充电,一些功耗特别小的设备可以依靠太阳能。但大量的设备会带来很大的人力物力维护成本,目前很多研究人员集中在无线能源传输,即无线充电,但多是理想阶段,实际应用中传输效率低得想哭。另一个办法就是在电池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小小的电池可以用几十年。可惜我们现在用的多还是二十年前的锂电池技术。

  联:

  物联网顾名思义要组成一个网络,但目前并没有统一的网络协议,百家争鸣也注定暂时完不成互联互通。另外就是实际应用的网络带宽成本太高,虽说4G已经普及,但你自己用流量都还有些心疼呢,别说千千万万个设备在不停地传送大量数据了。

  感:

  物联网的核心还是为人服务,很多情况下我们口中的“智能”还是通过传感器来分析你的各种数据来达到“智能”的目的。另外由于现在的设备多种多样,像VR/AR、手势识别、语音识别等自然高效的人机交互与身份鉴定也是一个方向。另外,海量数据的管理也是一个问题,如今数据泄露的消息频频见诸报端,让人也很是担心。

  算:

  现在云计算已经被应用的很广泛了,但是对于一些响应时间要求高、计算能力要求高的设备来说,全部交给云去计算再从云端返回数据,黄花菜都凉了。那么如果直接在设备上进行计算呢?一是算力不够,每个设备都装个强劲的CPU,成本也高,二是动力不够,强力的计算代表着更快的能源消耗,这又回到了前面的问题了。所以现在很多学者提出边缘计算,雾计算,把算力尽量放在靠近终端但又不完全由终端完成,也有人提出了一些基于群智众包的方法,但实际应用效果还待提高。
责任编辑:YYX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