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地不错且可以交易的新三板风电企业有哪些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如下:

风电

对应的,风电产业链如下:

风电

上游,主要是风电的零部件制造商,包括叶片、发电机、轴承、电控系统等

风电

A股上市的企业包括中材科技(叶片)、双一科技(机舱罩)、日月股份(铸件)、禾望电气(变流器)、金雷股份(主轴)等;

叶片: 中材科技、时代新材

叶片,是风电机组非常重要的部件,它决定了机组的风能转换效率。叶片是风机零部件成本占比最高的零部件,占总成本比重超过2 0% ,因此叶片环节的盈利空间也相对更大。

风电

在 2005 年之前,叶片完全依赖进口,2005 年开始,国内公司大批进入叶片赛道,目前国内叶片生产企业仅有中材科技、中复连众、时代新材等 20 余家。其中,中材科技为国内生产叶片的龙头企业,2018 年市占率为 27%,CR5 为 66%。

国外生产叶片的企业主要有 LM、TPI 等,其中 LM 为全球叶片龙头,据其官网披露,全球 20%左右的风机装载其叶片。

叶片大型化,是提升机组功率的关键因素,但越大的叶片,也就越重(成本也就越高),越加大机组和塔架的振动,这些问题提高了大型叶片的研发生产难度,提高制造门槛,预计行业集中度可在该趋势下进一步朝龙头集中。

风电叶片领域是全球碳纤维新的 发力点。。全球叶片龙头 Vestas 的技术创新为碳纤维打开了新的成长空间,可以预期未来大型叶片的碳纤维化将加速进行。

风电

为了能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实现大规模发电,提高风力发电效率,叶片需要往大型化的方向

发展。但叶片长度增加会导致叶根受到的荷载增加,使叶根疲劳失效,还会使风轮在摆动方

向受到较大荷载,导致扭转变形。叶片重量增加导致的荷载上升会增加主梁帽层间失效的风

险,若重量的增加大于刚度增加,叶片还易发生共振,破坏结构。因此随着叶片的大型化,

使用高刚性、高比强度、高比拉伸模量的材料制造决定叶片刚性的主梁非常必要。传统的叶片制造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无法满足这些要求,而碳纤维复合材料密度更低、强度更高,

是风电叶片大型化、轻量化的首选材料。

新三板上的叶片企业有:

宏发新材:生产各类复合材料增强织物产品。在中国风力发电叶片市场占有率33%,是中国最大的风电材料制造商之一。

惠柏新材: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系列、LED封装用环氧树脂系列以及其他新型复合材料用环氧树脂系列。

恒神股份:风电叶片碳纤维

创一新材:拥有近4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6条大型风力发电机叶片生产线,以及两个风力发电机机舱罩、整流罩车间,投资建设了原材料化验室,玻纤材料烘烤箱,空调配胶房,油漆烘烤房等设备设施。拥有员工近400人。设备年产能400套/1200片风力发电机叶片,400套机舱罩、整流罩、挡雨罩等大型风力发电机配套件。

联洋新材:叶片用纤维增强材料。

机舱罩 : 双一科技、振江股份、新三板的创一新材

集中度比较低

主轴: 金雷股份、通裕重工

集中度比较高

铸件: 日月股份、吉鑫科技

铸件,是把液态金属放进模型中,待金属冷却后再精加工等步骤得到的金属工件。风电铸件,包括轮毂、行星架、扭力臂等。

2018 年中国铸件产能为 112 万吨,占全球产能的 74%,但从产量来看,中国铸件产量在全球占比仅为 51%。国内主要的公司包括日月股份、吉鑫科技、永冠集团等,2018 年行业 CR5 占国内产能的 81%,其中日月股份为龙头,产能占比为28%,销量市占率为 29%。

铸件环节集中度存在上升空间,主要原因是和其余零部件驱动一致,大功率机组的出现使得铸件的体积和重量也相应变大,导致制造难度增加。

另外,从竞争壁垒方面来看:铸件赛道为重资产行业,产能的扩张需要有大量资金投入、且其为重污染行业,环保原因扩产受限,较难有新进入者出现。

风电铸件 80%以上的产能集中在中国,其余 20%主要在欧洲和印度,产业集中度高。国内

目前生产风电铸件的企业有 20-30 家,2019 年产能规模较大的主要有日月股份、吉鑫科

技、永冠集团和山东龙马,其余各家产能在 10 万吨以下。

国内风机铸件主要制造厂商及产能情况

厂商 产能(万吨)

日月股份 42.00

永冠集团 22.00

吉鑫科技 16.00

山东龙马 15.00

华东风能 8.00

资料来源: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华东风能官网、天风证券研究所

变流器: 禾望电气

电机 :中电电机

新三板的上海致远:产品及服务为300W-100kW全系列永磁风力发电机组及风光互补户用供电系统、风光互补路灯供电系统、风光互补通信基站供电系统、风光互补独立供电系统、监控设备用风光互补供电系统、并网分布式风力发电系统等解决方案

上海上电(OC:430363):电机

齿轮: 中国高速传动

风塔: 天顺风能、天能重工、泰胜风能、大金重工

风塔就是支撑发电机组的塔杆,它的作用是吸收叶片旋转引发的机组晃动、支撑整个机组。风塔越高,越能提高风利用率(高度越高,风力就越强),但相应的对风塔的品质及制作工艺要求就越高。

生产风塔的国内企业较多(2016 年底超过 100 家),风塔市场分为高、中、低端市场,两兆瓦及以上风塔为高端,一兆瓦及以下的风塔为低端,剩余为中端市场。中低端市场竞争者较多,但高端市场相对较集中。主要的厂商包括天顺风能、泰胜风能、天能重工、大金重工。

风塔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主要原因是考虑目前机组大型化、高塔筒、长叶片发展比较确定。而这种趋势下,大型机组重量更重、叶片旋转导致的振动也会越大,导致下游整机对塔筒的质量要求更高。

不过,这种集中度的提升会受到运输限制——由于重量、长度的问题,风塔运输费用会比较高,天顺风能 2019 年运输费用占据销售费用的 82.4%,因此企业市占率的提升需要建立在不断新建厂房上(举个极端的例子,新疆的风塔运到东部会比较困难,需要在东部地区建立厂房来覆盖)。

目前,天顺有出口业务,但受限于风塔体积和重量问题,运输成本比较高,存在运输半径的限制(500 公里-800 公里),天顺的产能主要集中在国内,产能不算待建设的话,有 66 万吨。国外方面,2019 年 9 月在德国收购一家生产海上风电桩基的公司,桩基作用支撑海上风电,不是塔筒,产能大概在 10 万吨。

国内风塔行业前四家快速扩产,2021 年有效产能同比增长58%,国内市场CR4有望从2017年的27%提升至46%,并最终提升至75%以上,行业集中度从竞争型演变为极高寡占型。

海上风电和平价大基地的渗透率崛起导致风塔单个招标容量跃升至原来的6-30倍,加强行业集中趋势。

新三板上有:西部重工、华达股份

海缆

海缆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和准入门槛,产能建设周期和产品验证周期较长,新进者相对困难,主要参与者为中天、东方电缆、亨通等公司,随着海上风电领域海缆需求的爆发,头部企业海缆业务量利齐增,展现出巨大的业绩弹性。

其他:

新三板金海股份:从事新型的风电机组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机组支承结构研发、设计、技术服务以及核心产品的生产、销售。

巨峰股份:绝缘系统研发及其主要组成部分云母制品、绝缘漆、复合材料及金属线缆和线圈研发、生产与销售。

中成发展:风电设备紧固件

太湖股份:绝缘漆、表面漆、柔软复合材料、云母制品、线圈制造(风电高压)、玻璃钢制品和层压制品七大类绝缘材料

海力股份:风电紧固件、通信紧固件、铁路紧固件等。

大智科技:风电紧固件,包括:叶片螺栓、塔筒螺栓、机舱螺栓等。

威力传动:行星齿轮减速器

中游,主要是风电整机制造商,整机(风机)是发电机组A股上市的企业包括金风科技(整机)、明阳智能(整机)、远景能源、运达股份、东方电气、上海电气等;

风电

中游风机环节,就是将上游零部件等组装成发电机组的过程,国内的 CR5 从 2013年的 54.1%,上升 20 个百分点至 2018 年的 75%。2018 年金风科技占新增风力装机的 31.7%,为国内风机龙头;剩余占比较高的为远景能源(19.8%)、明阳智能(12.4%)。

不过,这个节点虽然集中度较高,但投入资本回报率比较低,以金风科技为例,ROIC 只有 5%到 8%。

整机环节国内集中度存在进一步提升空间,理由如下:

a)政策支持——2016 年年底,我国发布风电十三五规划,规划要求促进风电行业优胜劣汰、淘汰落后产能、鼓励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兼并重组,提高市场集中度;

b)国外对标——2018 年海外市场 CR5 为 83%,维斯塔斯、歌美飒、GE 海外市场市占率分别为 35%、19%、17%。而国内 2018 年 CR5 为 75%,对标海外来看国内集中度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风电

c)产品规格——由于机组大型化(功率)可以减少吊装、土地、日常运营维护等的成本,进而降低度电成本,因此机组大型化是未来风机的发展趋势。不过这种趋势增加了风机的生产难度(设计及制造),目前大型机组的生产集中在头部企业(金风科技等);

2020上半年,以金风为代表的主流风机企业毛利率尽管有所提升,但提升幅度不明显,风机企业盈利水平整体处于历史底部,估计各家企业陆上风机业务处于盈利平衡或亏损状态。

整体看,企业之间的盈利水平有所分化,上海电气因海上风电收入占比大、毛利率相对较高而拥有较高的整体毛利率水平;明阳因叶片自产且采用具有一定成本优势的半直驱技术,毛利率水平也相对较高。从收入规模看,运达和明阳的增长势头较为迅猛。

在抢装背景下,风机企业普遍面临交付压力,上游零部件处于卖方市场,如上文所述,上半年中材科技风电叶片单瓦销售收入明显增长,日月股份风电铸件单吨收入也处于上升趋势,零部件价格的强势给风机企业成本造成较大压力。

随着2020年年底抢装的结束,未来陆上风电零部件的供需将趋于宽松,陆上风机产业链的利润有望再分配,风机企业的盈利水平有望提升。

下游主要是风电运营商,A股和港股上市的企业包括中广核新能源、大唐新能源、北控清洁能源、嘉泽新能(601619.SH)、协鑫能科(SZ:002015)、新三板的珠海港昇、东白股份等。

在国内,风电运营商可以分类三类,一是大型的电力央企,这些企业主营业务为火电、水电的生产销售,比如国能投、国电投等;二是其他的能源国企,比如中广核、中海油等;三是民营、外资企业,比如金风科技(中游风机企业)。

风电

其中,电力央企占据国内风电市场近一半份额,其他能源国企次之,民营和外资占比较低。

风电站运营的竞争,主要看的是融资、资金成本等,而不是技术。央企的融资能力、融资成本要优于民营企业,且考虑电力涉及能源安全,民营、外资企业在电站运营上的竞争力不及央企。

国外的市场结构和国内类似,主导电站运营的同样是国家电力集团或者其他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传统企业。

在抢装背景下,整机商的订单量大幅提升,各厂商保持满产,对零部件的需求极速增加。相较于整机商,风机零部件厂商的业绩弹性更高。

根据风电行业 24家主要的上市公司 2020上半年的业绩,多数制造企业取得了较快的业绩增速,运营商业绩表现相对平淡。具体来看,制造环节呈现一定分化,零部件企业的业绩表现整体好于整机企业,多数零部件企业上半年业绩增速超过 100%。

原因是:2019年 5 月政策落地,平价前下游运营商开始抢装,带动中上游收入上涨,而下游由于需要电站并网才能产生收入,收入增长时点晚于中上游,所以其收入增长不明显;

上游收入增速要高于中游,主要的原因是收入体量不同,导致平价抢装刺激的影响也不同。中游企业的收入体量在 100 亿元以上(金风科技在 380 亿元左右),而上游除叶片环节收入体量在 100 亿元以上外,其余赛道收入体量较小,导致平价对其刺激更大,收入波动更大。

另外,整机企业毛利率较低,主要是因为其下游为大型央企,话语权强,导致其定价权较低。而上游回报要高于中游,主要原因是其竞争格局较好,拥有定价权。

因此,投资策略:上游零部件>中游风机>下游风电运营商。

风电

具体到上游零部件,除叶片外,其他赛道技术壁垒不高,但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很高,塔筒、铸件都要用 20 年左右,一旦发生质量问题,更换造成的损失非常大(可能超过新建投资),在机组大型化对质量要求更高的情况下,龙头品牌效应会更显著。

叶片、铸件、塔筒、主轴、机舱罩是整条产业链上相对更好的生意,这几条赛道中,从体量角度更大的是叶片、铸件、塔筒。主轴、机舱罩回报较高,但体量较小。

风电

因此,风电上游企业:宏发新材、联洋新材、金海股份、中成发展、威力传动、巨峰股份、

、惠柏新材、大智科技值得重点关注,今年都有希望满足创业板IPO条件,尤其是宏发新材、联洋新材、金海股份、中成发展。其中,联洋新材已经申报了IPO,还可以交易。另外,佳力科技、飞沃科技也申报了创业板IPO,已经停牌,无法买入了。

风电

宏发新材、大智科技、惠柏新材、威力传动基本无成交,因此可以Pass掉。

剩下的就是联洋新材、金海股份、中成发展、巨峰股份。

联洋新材在申报IPO。

金海股份(OC832390)的大股东是国企三峡集团,比较靠谱。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反向平衡法兰、预应力锚栓组合件等风电结构系统的先进产品方案。公司产品通过 实验室各项测试,获得了鉴衡认证、中国船级社设计认证,荣获 科技部、环保部、商务部、质检总局联合 为" 重点新产品"。目前,公司拥有各类专利近70项,其中适合中国各类兆瓦机型系列的反向平衡法兰、预应力锚栓组合件产品已经成功供应国内外各大整机厂商,并在内蒙、新疆、河北、江苏10多个地区的40多个陆地、滩涂风电场中得到应用,使用效果良好,得到了风电专家、投资商和主机生产商的高度认可。反向平衡法兰、预应力锚栓组合件等产品在技术上的突破,引导了今后风电结构系统新的发展方向。

巨峰股份(OC830818)净利率和ROE太低,公司每年的净利润都拿来分红了,看来是有很强的小富即安心理,不太可能努力做大做强然后IPO。

中成发展(OC833988)全部是个人股东,应收账款占比太高,潜在风险较大。

综上,个人认为质地不错且还可以交易的新三板风电企业是:联洋新材(OC:832047)、金海股份(OC832390)。

不过,国家政策有详细要求:2019 年 1 月 1 日至 2020 年底前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2021 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网的,国家不再补贴。自 2021 年 1 月 1 日开始,新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全面实现平价上网,国家不再补贴。

那么,2021年新增风电项目是否会减少?能否持续今年的高增长?

从五年十年的长时间维度来看,风电肯定继续增长的。但是具体到2021年、2022年的短期内,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要小心到时候需求降低,风电企业业绩下滑。

【特别说明】文章中的数据和资料来自于公司财报、券商研报、行业报告、企业官网、公众号、百度百科等公开资料,本人力求报告文章的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文章中的信息或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人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

        责任编辑:xj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