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未来,华为如何继续释放数字活力?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打开手机购物软件,你可以随时随地浏览和选购自己心仪的商品;在移动社交软件上,你可以跨越千里和家人视频互动;晚上加班没时间做饭,外卖软件可以帮你快速解决晚餐;去商店购物没带现金,移动支付软件可以帮你轻松解决问题——付款就是扫一个二维码这么简单……

这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当今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数字经济飞速发展,数字化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市开幕,聚焦“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智能引领高质量发展”主题。

参加人数超8000人次,200多家企业展示最新数字科技和成果应用,签约数字经济项目426个,总投资3316亿元……一组组数据,凸显出峰会的累累硕果。

峰会上,人们谈论最多的是数据,构想最多的是未来。院士们讲数据资源的挖掘与开发,企业家们畅谈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参展商们展示各自的产品并以互动体验赢得关注。从这场群英荟萃的数字盛会中,我们可以一览数字中国建设的宏大图景。

数字经济创造更多财富

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在今天的中国,数字化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正越来越深入。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直播带货和小程序网络零售加速发展,成为互联网流量的新入口。

自从搞起网络直播卖货后,福建安溪长兴村村民陈主义的农产品再也不愁卖,传统手艺的面线制作过程一经播出,就收到了许多网友的订单。

不只是福建,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国土上,脱胎换骨的数字化农村正在纷纷走来。目前,网购软件淘宝上四分之一的网店都来自农村。2019年,这些“村里的淘宝店”给乡亲们带来的收入超过1万亿元,让贫困地区群众在互联网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据统计,2019年,全国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超过4.4万亿元,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3975亿元,同比增长27%。

“今年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7.3%,整个消费端的数字化还在加速。”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奚丹在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分享了数字经济在消费端呈现的新变化,这其中,数字消费“下沉”,既是新趋势,又代表新活力。“偏远地区的农民开始利用互联网销售农副产品,小城小店正在借助数字平台快速复苏,刚刚结束的‘十一’假期,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微信支付总交易额增长了50%。”奚丹说。

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大力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关键技术的突破等因素共同推动了中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福建泉州智能化服装生产线上,从人工作业到智能化生产环节,都有“5G智能助手”的参与,生产效率提升了15%。

在浙江台州吉利的智能化工厂里,机械手臂正在迅速完成整车的装配。从零敲碎打到智能化流水线生产,更多的中国制造正在完成智能化的改造升级。

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6.2%。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创新转型,正在给中国的发展注入更多新的内涵,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罗湖区向市民发放了10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这1000万元的数字人民币分为5万个红包,每个两百元,可在罗湖区超过3000家商家消费,如加油、餐饮、购物等。深圳市5万名中签的“幸运儿”已从12日18时起,开启使用数字人民币红包“买买买”的新奇体验。

有专家认为,不同于电子优惠券、移动支付、虚拟货币,此次在深圳试点测试的数字人民币红包,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和应用,有利于高效地满足公众在数字经济条件下对法定货币的需求,提高零售支付的便捷性、安全性和防伪水平,助推中国数字经济加快发展。

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我们认为,未来10年中国数字经济新的标签应该叫做智能经济,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方向都要向智能化发展。”

数字政务发展生机勃勃

在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数字政务成为与会专家学者讨论的热门话题。在峰会“数字时代的城市治理现代化”活动中,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刘献祥在致辞中表示,数字城市在中国发展迅速,数字中国建设呈现出勃勃生机。

通过数字治理有助于解决社会发展的治理难题,降低创新门槛,从而释放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同时,建立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协同性,有助于探索一条新的智慧和数字化平台模式糅合的治理模式。

以武汉为例,疫情防控期间,在武汉市公安局大数据中心,医院、社区、公安、民政的海量数据在中心的大屏幕上汇总。挂图作战,精准施策,屏幕上的数字就是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下达封闭小区、调配医护人员、扩充病床指令的依据。此外,健康码也成为疫情追踪的有效手段。2020年,亮出自己的健康码,几乎成了中国人最熟悉的动作。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智能数字政府事业部总经理许诗军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的城市治理最大特点在于多目标性和不确定性。数字化对城市的赋能治理,就是要创新一套理论+实践框架体系,实现从“简单治理”到“共建共治共享”的升级。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政府可以在更高维度上,发挥城市中多元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协同演化模式。

以阿里云为例,关于“数字城市治理”,阿里云形成了完善的政务数字化系统和开放生态体系;不仅能够帮助政府提高管理和服务效率,还能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步骤和次序,不断为政府治理现代化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为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供可行的实现路径。阿里城市大脑3.0是阿里巴巴为城市治理打造的一个数字基础设施,也是数字治理在城市落地的操作系统。城市大脑让城市变得在线、互联、智能和开放,它能全面提升城市的精细化治理能力,采用智能化手段对城市各场景进行穿透式感知和反馈,推动城市治理与服务的全局化、精细化、实时化。

峰会期间,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同步举行。山东、河南、海南等主宾省相继展示了数字化建设的成果;国家卫健委、生态环境部、水利部等国家部委,17个省(区、市)的相关部门也展示了最新的数字科技在政务处理上的应用。

“数字山东全景地图”是山东的“独门绝技”。该图呈现了山东省自主开发的一体化大数据平台数据服务调用情况,利用数字技术,在山东开办企业只要35分钟就能办理完毕所有手续。

“数字自贸港欢迎你”,在海南展区,海口高新区、洋浦经济开发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等重点园区负责人进行招商推介,推动一批数字经济项目在峰会期间签约落地。

“数字抗疫”展区则集中展示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的创新探索与成功实践,讲述数字抗疫的中国故事。“疫情防控期间,凡是数字化、智能化做得好的企业,复工复产就快。”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洪添介绍,以浪潮智能工厂为例,仅用1个晚上准备就实现紧急复工,而且复工之初产能利用率已达80%。

而在会场之外,虚拟市民卡、市政二维码、12345便民服务平台、市民信用支付体系,以及“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等,早已融入福建市民的日常生活。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庄荣文表示,近年来,中国数字政务建设深入实施,全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数规模达7.73亿,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为总枢纽的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31个省份和40多个国务院部门建成政务服务平台,北京通、浙里办、闽政通等多个省市掌上政务服务平台上线,“互联网+政务”服务有效解决了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数字生活共享科技红利

共享数字红利,智慧生活触手可及。

未来的数字生活啥样?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为我们提供了答案。

垃圾分类也可数字化。福建工蜂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展示垃圾分类箱新功能:只要扫描二维码,垃圾箱就会自动打开盖子,并且实现智能称重、回收物全程跟踪、回收网络体系数据化管理。

智能电网更精准。借助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国网福建电力的办电服务人员通过供电能力可视化平台,便可高速定位用电报装客户的用电地址,依托大数据“导航地图”,一键生成供电方案。

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展示新气质。

“采摘、炒青、揉捻、干燥,通过智慧农业物联网平台,对茶叶生产数据进行全程录入收集。”福建春伦集团的工作人员在现场展示了一片茶叶的数字之旅。

“老师面前有一台4K高清摄影机,只要采集老师的图像和声音,通过网络,传到现场的全息服务器上,就能把老师‘请’到现场了。”峰会展会现场上,网龙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向围观人群介绍利用5G全息投影呈现“未来教育”的样板。

不只是教育,在医疗卫生领域,一个线上线下一体化、覆盖众多消费医疗领域的“互联网+医疗健康”生态也正在逐渐形成。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视频致辞中表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极大提高了中国对新冠肺炎诊断预测和治疗的水平,“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我们就通过1000多个全国新冠肺炎患者的大数据,了解病人的疾病潜伏期、临床特征等,对疾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起到重要参考作用。”

在科技支撑下,“互联网+医疗健康”生态有效利用平台管理产生的数据,为临床提供有温度的服务。具体而言,用户进入互联网医院,问诊变得比以前更加方便。只要拿起手机,就可以和医生进行面对面的视频问诊,大大减轻了患者出行的负担及长期以来存在的“排队久”“就诊时间短”等问题。

2020年9月16日,成都新氧互联网医院执业牌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正式获批,新氧科技成为首批在成都获得互联网医院执照的公司。

以眼部整形为例,新氧科技副总裁屈芳给本报记者介绍了“数字+医美”的好处。她说,眼部整形对于所有患者来说都是需要慎重决策的,患者都倾向于选择优质的机构来进行手术。过去,患者一般只能在本地有限的几家机构中挑选,而在互联网医疗的模式下,患者可以跟不同地区的多家机构的医生分别商定治疗方案,然后再进行决策,这将大大提升消费医疗的质量和安全。

数字社会带来无限可能

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民数突破9.4亿,规模居全球第一,这意味着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数字技术应用市场,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这是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2020年6月23日,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完成在轨测试后正式入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全球组网。55颗环绕苍穹的北斗卫星,经由中国的顶级科学精英,历时26年千锤百炼而成。

这是中国第一个面向全球的重大公共服务空间基础设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已与全球137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合作协议,在全球范围定位精度优于10米,核心部件已实现100%国产化。这是中国人的北斗,更是世界的北斗。

“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给每个家庭打电话,前100万个家庭只用了6个小时就全部做完,这一技术在全国服务了5900万人次。”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这样诠释人工智能的作用。

在整个国家的经济战略和长远规划中,“数字”,已经是构筑中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抓住数字化的龙头,一切皆有可能。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多点并进,不断提速。目前,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光纤宽带和4G、5G网络,推动资费水平不断下降。现在,中国建设5G基站超50万个,5G终端连接数突破1.3亿;行政村通光纤、通4G比例均超过98%,提前实现“十三五”规划2020年目标,基本实现城乡“同网同速”;推进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规模部署,IPv6活跃用户达3.62亿。

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给中国的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更多可能,不仅是深入生活的各种数字化应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也在逐渐深入,就连传统的服装厂都用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装备。

着眼未来,如何继续释放数字活力?

华为公司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为国家大力加快新基建的举措点赞,“近期来看,新基建可以稳经济、稳增长;长远来看,新基建可以激发更多的新需求,创造更多的新业态,释放更多的动力和潜力推动经济升级,为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大中小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pj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