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结构设计专利精选

机械设计

65人已加入

描述

手机结构设计专利精选


国外某公司最新研发的用于手机的识别技术,最近已经提出专利申请。具体地说,这种技术就是基于手机界面,采用可触摸式屏幕,在使用手机时,用户必须通过指纹识别界面输入指纹,经手机核对无误后方能使用。这样可确保手机不被其他人随意查看,或者当手机遗失时,可以防止手机内的个人隐私被窥探。此外,一个神秘的“视觉显示光标”技术也会被用上。据了解,它能解决操作时的优先和存储方式问题。

 


索尼爱立信最新研发出的手势控制功能现在已经申请了专利。而这一技术前段时间已经应用于W380i当中。

    W380i 的[Gesture Control]挥手感控是非常奇妙的功能。这个新功能的玩法很简单,当有来电的时候(不论是否正在听歌),镜头旁边的小灯泡会亮起,此时只要用手在光源上方挥动,不需接触手机,距离远一些也没关系,W380i 就会关闭来电铃声且将手机转为震动模式,等你接起电话。独特的挥手感控(Gesture control)可以真正做到免持听筒。此外,「Gesture Control」也适用在闹钟功能上,当你在睡梦中被闹钟叫醒,如果还想多睡一会只要将手在手机前挥动几下,即可关闭闹钟功能。

这份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的专利功能,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只要用户在手机摄像头前面动动手指、做做手势就能控制手机的前卫操控方式。

 


这是RIM公司申请的专利。看来RIM公司将要对黑莓手机做一次“整容手术”了,这次在网上出现了一张有关黑莓手机的一个新专利,从专利图上可以看出,这次“整容手术”重点就是对黑莓手机键盘的大动作,让人最惊讶的就是RIM公司的这个设计是要把键盘左右两边的按键布局成一个直角,左右两边按钮都成45度倾斜。 

  
  到目前为止,这个设计应该还是停留在一个概念上,因为黑莓手机的主要应用是手机邮箱,用户需要频繁的输入文字,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提高按键的准确性,创造出一种很自然的感觉,提高用户的key feeling。当然,我们对RIM公司这个疯狂的设计还是有很大的期待的,毕竟这是对现有手机设计的一个创新,到底好用不好用那就得等真机亮相的时候才知道了。


三层滑盖设计的Helio Ocean

 最近一段时间,一些生产厂家推出了三层滑盖技术的手机,例如Helio Ocean就是其中之一,所谓三层滑盖技术,就是上下滑开是普通手机的数字键盘,横向滑开又是包含QWERTY键盘的另外一层。诺基亚现在不但看好这项技术,还要争抢三层滑盖技术的专利。


诺基亚三层滑盖设计

 


这个技术有先行者而诺基亚也十分重视这项技术,是否说明未来诺基亚将在这一方面有所发展,现在诺基亚对自己研发的三层滑盖技术已经申请了专利,估计过不多了多久我们就能看到一款三层滑盖设计的诺基亚手机了。

 


这是韩国一手机厂商正在研发的一款概念产品。右图为这项名为“双面屏幕手机”的外观设计草图。这个手机最大的特点是采用正反双面屏幕,并且把键盘和电池合为一体。三星将原本存放电池的位置,做成一块表面带有键盘的特殊电池,这样就实现了在两面都有一个互不相同的键盘。也就是说,这款手机将拥有2个操作界面,其中一面可以是传统的手机界面,另一面可以是一台MP3或MP4甚至是掌上游戏机的操作界面。用户因此可以方便地在不同功能之间快速切换。

 


不少手机上的实体键盘总是显得过于狭小,用起来总是不够方便。最近,一项最新的手机输入技术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这一新技术就是通过手机上的摄像头或者其他捕获工具感应人手指的移动,在已经预设在屏幕上的虚拟键盘中显示用户的按键情况,从而输入相应的字符。这样人们就可以在虚拟的键盘上打字或者进行其他操作,同时这个技术还配备音频和振动传感器,不止可以捕获移动的手指状态,还可以捕捉声音或振动做为虚拟的命令对手机进行各种操作。

 


真的很难形容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新技术,但开发者似乎十分看好该技术的市场前景。日前,美国一家手机厂商开发了一项全新的手机新技术。这一技术不知是不是受到胶卷的启发,采用这项技术的手机可以将屏幕和键盘变成胶卷一般卷曲收入机身内部。据悉,这项技术使用一种特殊的液体材质。使用时,打开电源,屏幕或是键盘区就会舒展开来,并且硬化,变成和普通翻盖手机一样;而关闭时也会因为放电,屏幕和键盘自动卷回机身之内。听起来非常理想化,但愿能早日变成现实。

 


 某日本手机厂商最近公开了一项全新的手机设计——你可以轻易地拆卸手机屏幕,也可以通过转轴来改变屏幕角度或者使用侧面转轴来旋转屏幕!总之让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随意翻转屏幕。要实现这一设计,必须在手机的翻盖上安置一个滑轨,可以拆卸的屏幕就安装在这个滑轨上。当屏幕被拆卸后可使用位于轴承座上的短距离通信模块与键盘部分联通。也可以将屏幕安插翻转组合转变成准PDA。这样一个小小的设计也许会使未来手机拥有更多可能模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相关推荐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