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基础知识
通信领域从不缺少话题,一个3G,就说也说不完;专业人士从不默默无闻,一个“阚大炮”,就足够引发最高级的口水大战。
2006年5月10日,一贯反对中国上马3G的阚凯力再次显现其“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强硬做派,声明:“中国上3G是经济灾难,祸国殃民!”随后,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阚教授又阐述“IP无线宽带技术的崛起将导致3G破产”、“3G生存空间像铱星, 上马也会被替代”两个观点,将其一直看好的无线局域网引到了台前。
一个产业,乃至整个国家费尽心思、历经磨难并推崇倍至的新科技,竟然被贬得一文不值,这显然在大多数人的情感中是说不过去的。于是,一场争论在所难免。
3G真的已经过时了吗?天文数字般的投资会打了水漂?无线局域网就是未来的4G?阚凯力如此论调,到底是敢于直面政府主管,为百姓谋福利的英雄?还是只想出风头,惟恐天下不乱的枭雄?
反观3G在中国通信领域的现状,似乎也是迷雾重重,让人看不出眉目。
说重视,却一直迟迟不见相关政策和规则的出台,牌照也是一拖再拖;说轻忽,却不遗余力地研发出世界上第三个3G标准,为中国通信产业谋取最大的主动权;说坚持利益为重,却放任巨大的市场潜力不顾,一味地等待所谓的时机;说等待更好的机遇,却又不停地放话出来,中国要上3G,中国肯定上3G,从2004年的冬天,说到了2006年的夏天……
一个人挑战一个产业,会有怎样的结果?一个可移动的局域宽带PK一个可上网的移动通信,又会挑起怎样的纷争?一个被关注了太久的技术面对一个被压抑了太久的国家,到底会引发出什么后果?
《IT时代周刊》在经过深入采访,突然发现,有时抽身事外,也许才能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身。
第一章 名家名言 一场针锋相对的辩论
“3G是否会引发经济灾难”的争论,主要围绕的是3方面:市场需求、投资倾向以及跨越3G发展4G。所谓“理不辩不明,情不讲不清。”学术界自然要把这3个观点辩出个高低与长短。
需求论
阚凯力观点:
“在我国,就不应该上3G,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3G的需求严重不足,这已经被国内外无数事实充分证明了。”
“在国外,欧洲3G运营商80%以上的收入仍然来自语音,而99%以上的业务都可以由2G系统完成,致使3G运营商都在亏损。在国内,联通的CDMA1X在国际上就是3G系统,提供了几乎所有的3G业务,但是需求量很小,也是严重亏损。”
反驳意见:
《通信世界》社长兼总编辑项立刚:“3G是全新技术,与2G、2.5G、2.75G有本质区别。中国最早上通信的时候,一部手机一两万块钱,很多人说没有市场,然而这个市场是变化的,网络价格现在降了10倍不止,手机降到1000多元。如果2006年上3G,以现在的收入水平,现在的终端价格仍会有人说3G没市场,但2006年的3G市场肯定要变化。”
信产部电信专家陈凯博士:“3G是否有市场,还取决于很多其他因素,如业务资费、手机价格、用户的受教育水平、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等。从目前移动发展的现状不难分析出,一些发达地区、高端用户、时尚一族对3G有需求是肯定的。因此,不能简单地说3G有或没有需求。”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旭东教授:“我认为肯定是有需求的,关键是需求大小的问题和时间问题。从全世界发展看,对于3G的需求没有原先想象的好,但在日本、韩国也有不错的发展。”
投资论
阚凯力观点:
“需求的不足必将带来运营商的严重亏损,这在我国电信业已经是不争的共识。在全世界3G运营商仍然严重亏损的情况下,我国3G的盈利将更加遥遥无期,连其生存都令人堪忧。”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考虑,为了推广我国并不急需而且必将严重亏损的3G,将要投入的这6000亿对我国意味着什么?这已经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是要不要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负责任的原则问题。”
反驳意见: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吕廷杰教授:近两年来中国通信网络平均投入是2000亿元,这个钱迟早要投,很难说亏损。“技术是经济的引擎,任何一个技术的进步都不会带来经济灾难。在西方国家,无论是登月计划,还是星球计划,都是通过不断地引入新技术,达到推动产业发展的目的。上3G,也有这方面的意义。”
信产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杨培芳:“3G短期将给运营商经营风险。业界流行一句话:‘上新技术就是找死,不上新技术就是等死。’但是找死还有一线生机,如果等死就是百分之百的死。”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竞争力与IT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曾剑秋:“3G是国家战略意义的需要,无论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还是推动产业链等方面,都有无法估量的效应,这不是用投资多少钱能够评估的。”
爱立信大中华区市场与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卢勇:“3G是国民经济的倍增器。新的3G‘生态系统’涉及经济的许多方面,比单纯在电信产业产生的价值要多得多。”
过时论
阚凯力观点:
“3G在目前来看,已经是一个过时的技术,完全应该向全IP的无线宽带技术网络去发展、过渡,目前4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在转变中。全IP完全可以替代3G,而且比3G具有高得多的性价比。”
反驳意见:
信产部通信科技委委员、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宋俊德:“我不同意跨越3G。从理论、实践上来分析,我认为3G都不是灾难。3G是其中一个不可跨越的阶段,移动通信不可能一下到了第5代。所以我觉得阚教授有点着急。我发现,反对3G的,都把WIMAX的期望值设置太高。我是中性的,我觉得不应该着急。”
信产部电信专家陈凯博士:“应该上3G,还是应直接上4G,或者其他更先进的技术,取决于各个国家的具体发展实际,不可一概而论。从目前3G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力度看,要绕过3G似乎可能性不大。如果做一个大胆的假设,中国现在决定不上3G,已付出的一切由谁承担责任?”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旭东教授:“技术发展、特别是技术应用都有连续性问题,就好比我们不可能从原始社会直接跨进共产主义社会。所以,发展3G是必要的、甚至是必须的,不能因为将来还会有更好的技术就不上3G。”
信产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新技术新业务研究部副主任郑有强:“移动WIMAX和3G的业务有一定的重叠,但业务的重叠并不代表两种技术完全是替代性的关系。眼下,能够带来更快速度的3G制式HSDPA、EVDO正在实施当中,相信他们会给3G一个提速。”
第二章 现状思考——3G真的会引发经济灾难吗
公婆辩论,各有其理。学术辩论还没个结果,观念争论却已上升到了纯技术高度,WIMAX、WLAN、HSDPA、EVDO等专业名词的出现,着实让外行人看着云山雾罩。然而,就在人们为各自的标准制式,技术规格,甚至历史发展都挖地三尺的时候,一贯被人拿来做3G反面典型的欧洲市场,却奇迹般复苏了。
3G在悄悄变化着,发展着。最直接的证明,就是眼下各处展现出的蓬勃生机。
欧洲复活 3G市场开始出彩
据咨询机构Research and Markets最新发布的研究数据,3G在欧洲正逐步兴起。
全球已经有超过5000万WCDMA用户,其中欧洲用户份额超过51%。意大利、瑞士、英国市场更是呈现出井喷现象。而早期一直为3G亏损所累的和黄公司,由于采取了激进的价格策略,其旗下的3家公司已在西欧3G市场赢得了74%的份额。
这份研究报告还指出,2007年西欧将有20%的移动用户成为3G用户,而在2010年之际,这个比例将达到50%。显然,多年来3G发展以日韩为重心的局面正在改变,3G正在蔓延和活跃开来。
反观国内,似乎局势也不差。
诺盛日前表示,尽管中国的3G市场开启较晚,但3G业务一经出现,中国的3G用户群就会在短期内飞速壮大。诺盛称,在中国推出3G服务的第一年内,中国将拥有550万的3G用户,至第2年年末时用户总数会飙长至2190万,至第3年年末时会达到8420万。
用户层与市场趋势的鼓舞,3G终端市场也开始活跃起来。传统手机企业纷纷迸发出对3G的热情,排名全球前5位的手机企业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LG、索尼爱立信等仅在2005年一年中就以每家6~10款的规模推出了WCDMA手机。
根据Strategy Analytics调查公司4月20日发布的分析报告,预计2006年度WCDMA手机出货量将为9000万部,EV-DO手机出货3800万部。3G终端已经是一个年需求量过亿的大市场。
不过从目前看,3G终端市场的主导依然是知名的国际手机企业。但中国企业又岂会坐视不理?中兴、华为、夏新等中国手机新贵们都已经有3G终端供应海外商用市场,中国企业的3G终端因为价格合理且好用而被国外运营商大量采购。
以华为为例。
2005年2月15日,沃达丰发表声明称,从2006年9月开始,将向21个国家的消费者,提供由华为为沃达丰定制的沃达丰特有品牌的WCDMA手机。据英国媒体报道,华为与沃达丰的手机采购协议长达5年。
华为无线终端营销工程部营销总监李承军透露,“我们与沃达丰的核心商业模式是只使用‘Vodafone(沃达丰)’品牌”。言外之意,以往其他厂商为沃达丰提供的3G手机,主要以供应商品牌为主,这种商业模式之下,厂商的巨额品牌费用必然转嫁到产品成本中,使产品零售价格升高。而与华为的合作,则使沃达丰在产品成本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SP爆发 3G引发增值新热点
欧洲爆发3G用户狂潮,一个不可不提的先决条件就是3G业务的扩充。也正是包括视频电话、位置定位、移动电视、电子邮件、高速互联网接入以及图片传输业务等3G服务的扩充和提升,为西欧3G市场的复苏赢得了时机。
运营商们由此坚信,如果想收回在3G网络上的巨额投资,就要加大3G业务的开发与创新,同时,提高非短消息数据业务收入的比例。
根据艾瑞调查显示,3G应用服务中手机用户最期待视听娱乐业务,比例达到38.4%,其次是视频电话占22.7%,地图定位占18.4%,电子商务占14.8%。2005年全球移动娱乐市场销售收入达176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71%。预计至2009年,全球3G应用市场将超过590亿美元,这一速度已经大大超过网络游戏的增长。预期到2010年仅亚太地区就将产生470亿美元的收入。
由于手机具备随时随地上网的特点,随着手机功能的创新、手机播放视频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宽带条件不断改善,手机视听娱乐业务势必会成为紧张工作生活的用户不可或缺的一项休闲服务之一。
面对即将来临的3G,中国市场自然也不甘寂寞。各SP纷纷探寻新兴增值业务的开发,爆发出一种争相转型的狂潮。“2006年将是移动商务的一个拐点。随着3G的到来,以短信为主的移动商务时代将在2006年画上句号。”北京小有名气的SP亿美软通CEO李岩向本刊记者透露。
中国移动卓望信息技术高级副总裁郑朝晖也表示,3G的到来是一个变革,而资讯和娱乐将影响3G时代。移动梦网将不断完善商务运营模式,使基于移动娱乐产业链的各界企业有机会实现多赢。
3G前夜,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开始考虑利用手机平台拓展业务。而对于新兴SP们而言,这正是他们的商机所在。
“比如在传播形式上,3G时代绝不再是简单的文字了,而是彩信、图像、动画,甚至音乐等诸多元素。用户得到这条信息之后,可以通过WAP直接登陆企业网站,甚至直接给企业下定单。”业内人士如此认定。
速度比拼 3G并不输阵
3G是否会引发经济灾难?
当市场、需求、服务都在不断变化时,谁也说不好这个论题。但在阚教授的言辞中,他认定了3G将会因为过时的技术性能而失败,而战胜这个运营商宠儿的,就是拥有更高传输速度的移动WIMAX。
从技术而言,移动WiMAX支持移动能力的特性充分体现了无线通信的灵活优势,与有线接入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化竞争能力,为宽带无线接入的发展增大了空间。另一方面,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正是提供更高的数据支持能力,同时保持移动性的支持能力,目前在3G领域正在研究制订的E3G标准就是体现了移动通信宽带化的发展趋势。
如此一来,移动WiMAX与E3G,两种不同领域的技术开始出现交叠和竞争。一方面,WiMAX已具有支持移动通信的能力;另一方面,E3G已具有明显的无线接入系统的特征。
但是否就如阚教授所言,移动WiMAX将会取代3G,甚至直接演变为4G呢?
眼下,正重点研究下一代无线移动互联网理论与技术(3G,B3G,4G,WIFI,WiMAX)的宋俊德教授在听到问题后,脸色有些无奈。“我对WiMAX很有感情。但客观事实是,WiMAX从技术和应用角度来说远落后于3G的发展。现在,所有移动的WiMAX是2005年12月份刚定标准。要把WiMAX做成一个能搁在汽车里头运动的,或者老百姓手里拿着的,还需要五、六年,甚至六、七年。”
而同时,全球有四分之三的3G手机网运营商已同意进行新的升级,升级将使网络速度提高3至5倍。
全球GSM协会在2006年3月底发布的市场分析报告中指出,更快的3G网络被称为HSDPA,它已在奥地利、芬兰、保加利亚、德国、以色列等国家开始了14个网络的商业化运行。在全球43个国家总共105个WCDMA网络中,有79个网络已经或将要升级到HSDPA标准。新升级的网络在5个月里增长了60%。
理想的HSDPA状态目前可让手机用户以每秒1-3兆字节的速度下载数据,相当于固定线路的宽带速度。用户下载一首歌曲到手机仅需10秒钟。
显然,3G在速度上并没有输阵。
第三章 发展机遇——3G为中国带来了什么
3G似乎又起死回生了。这也许只是某些人的一相情愿,但对TD-SCDMA情有独钟的中国人而言,显然更坚定了走3G路线的信念。
毋庸置疑,TD-SCDMA给3G涂上了一层浓重的中国色彩,随着其日益完善与成熟,中国人对3G的态度也逐步明朗与自信起来。只是这其中,3G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概念了。
点燃民族自豪感的火炬
2006年4月6日,安立公司在北京发布了TD-SCDMA网络仿真器,发布会当天,会场吸引了众多信产部重要官员的出席。场面热烈而隆重。
会议致辞时,信产部电信研究院院长杨泽民言谈中有着明显的自豪感。“此项技术和产品的发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TD-SCDMA网络仿真器的发布反映了TD-SCDMA创新技术已经能够提供成熟的商用产品,中国标准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
同样为TD自豪的,是西门子通信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甘斯文特。在其前段时间访华中,这个一贯有着独到眼光的外国人指出:“中国的TD-SCDMA是成熟的技术,可以在中国部署了。”
这是中国版3G(第3代手机)标准诞生以来,欧美通信巨头第一次用“成熟”二字表达肯定。甘斯文特对当初的战略性“押宝”颇为得意。“3G三大技术刚出现时,西门子做出了开发TD的决定。当时每个人都说,我们要失败的,但是我们做了,我们相信它有优势,起码在中国有市场。”如果说前两者有着“自卖自夸”的嫌疑,那么接下来的发展,却足够让那些为了TD-SCDMA而奋斗不止的人自豪不己。
近日,韩国信息通信部发布旨在推进该国走在世界移动通信最前沿的“M-1计划”,TD赫然在列。由此,韩国将有可能成为中国TD-SCDMA标准首个进行海外测试的国家。
2006年5月25日,法国电信作为世界领先的全业务电信运营商、欧洲第二大移动运营商,成为该TD-SCDMA技术论坛的成员,这也是第3代移动通信(3G)中国标准阵营首次迎来国外运营商的加盟。
TD-SCDMA联盟秘书长杨骅半是得意,半是自豪地说:“很多国外厂商已经在TD方面做了很多实质性的工作。相信在2006年,大家一定可以看到其他的海外运营商在海外——中国大陆之外开设试验网。”
不可否认,那个当初被世人小瞧的“中国政府襁褓中的孩子”已经成长,受到日益增多的关注与认同。
中国标准,突破通信领域国外专利与标准称霸的局面是第一大要义,而更长远的意义则在于,通过对3G标准的摸索与研发,不断积累相关的经验与常识,为接下来在新技术领域掌握话语权与主动权作出卓越贡献。
“TD-SCDMA已经形成完整产业链,3G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另一方面,TD-SCDMA还有一些任务需要完成。”2006年4月19日,信产部科技司副司长张新生在3GPP标准与产业发展研讨会上郑重表述:“我们正在积极地组织中国的企业、科研院所、科研部门,向国际组织提出我国关于4G的技术建议和想法,争取把中国提出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放在今后的标准中去。”
杨骅对此显然很乐观,“TD-SCDMA的关键技术已被国际电联推荐为后3G发展技术,它可平滑演进到3G后技术,这为运营企业提供了低成本的网络更新换代解决方案。而且,TD-SCDMA的主要核心专利掌握在中国企业手中,使得我国企业在TD-SCDMA的产业化与运营中可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触动市场机遇的魔杖
感激3G的,绝不止TD-SCDMA联盟。还有无数挣扎在2G通信设备市场中的中国企业们。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国内移动通信市场刚刚启动,几大跨国设备厂商已经在两三年内迅速完成了对全球通讯市场切割、划分的大餐,而刚起步的中国通信设备商们,几乎连汤水都没喝到。10年过去,即便如中兴、华为这样的大户,在2G的市场份额依旧不足5%。起步晚,这是先天的,即便日后如何奋起直追,获得的也极其有限。要想改变现状,实现拿回本土市场的梦想,3G所带来的新一轮抢滩登陆不可谓不是一个春天。
有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初,中兴包括CDMA、GSM、PHS、3G CDMA2000和3G WCDMA等在内的全球无线产品应用已经累计超过1.5亿线;而华为目前的GSM也已经服务于全球60多个国家,超过1亿用户。
据百纳咨询分析,在中国现在的3G试验网中,格局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爱立信、中兴、华为、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处在第一梯队;朗讯、摩托罗拉、诺基亚位列第二梯队;西门子、北电处于第三梯队。在对各大设备厂商价值链进行了综合性比较后,百纳咨询认为国内设备厂商如中兴、华为等将有望获得40%-50%的3G市场份额。
而在TD-SCDMA设备商中,大唐、中兴、华为、普天等都是主角,因此不论怎么发展,国产设备厂商的市场份额都将在3G时代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
万方咨询认为,在未来的3G市场中,乐观地估计TD-SCDMA如果获得40%份额的话,国产设备厂商将获得整个3G设备市场约45%的市场份额;而如果TD-SCDMA市场占有率没有超过10%,国产设备厂商将获得30%左右的市场份额。
业界认为,从价值链的角度来讲,3G链条上包括内容提供商、增值集成商、电信运营商、服务提供商、设备提供商、终端制造商以及上游元器件厂商和半导体、材料供应商等。
一旦中国3G市场启动,获利最多的将首先是设备提供商,之后才是服务提供商,特别是通信行业软件与系统集成商,最后是内容提供商、增值集成商。信产部发布的报告显示,2006年,3G网络建设将投入500亿元左右资金,要建起一张初步覆盖全国的网络,这为设备提供商带来了巨大的市场。
同样希望在3G中寻找春天的还有中国的互联网事业。
在博鳌亚洲论坛2006年年会“互联网在中国的未来”分会上,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说:“中国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在我看来是令人十分不满意的。如何突破,如何使中国互联网用户再增加一亿或者是两亿?希望在于手机,在3G,在新的无线互联网的应用技术上。”
天机终于泄露!很显然,3G牵动的,绝不仅仅是片面的通信技术变革而已。
比如应用开发人员、适用于3G服务的独特设备、实现新技术和解决方案的新兴公司以及新的内容提供商。通过3G实现的新应用和服务将影响到旅游、餐饮和娱乐行业,人们可以通过无线方式找到并获得服务。
爱立信大中华区市场与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卢勇认为,新形式的广告机构也将应运而生。对政府和老百姓来说,公共安全和交通信息网络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新的服务将不断推出,来增强公共安全反应能力,同时提高交通或其他事故处理和执法的速度。总之,3G将带动内容、应用,服务等方面的产业大发展。
原子弹、神六和3G
民族大义,产业复兴,也许在一个通信专业人士眼中,并不那么现实。正如阚凯力所说的:没有需求,一切都是空谈!
无论怎样尖端的技术,如果无法有效创造市场、刺激需求,都只是一个永远的神话。而没有不断革新的通信技术的支持,电信产业也迟早会走向萎靡和没落。
需求可以创造市场,但也要看到,优秀的技术在推动人类进步和拓展市场空间方面同样具有强大的作用。3G开局在即,业界对诸多重大问题远没有形成共识。很难想象,这样的争论会不会是一场某些利益集团的博弈?会不会是一场不明就里的豪赌?
问题还未揭开,卢奇骏却已表态:3G,是一个战略问题。言外之意就是说,3G事关国家利益,以及多个产业的前途,上或不上都只能事关一个目标:战略需要。
在十几年的酝酿期中,3G已经远远超出了“第3代移动通信标准”本身的涵义,它决定着中国6大运营商未来的发展走向以及中国通信设备市场的发展格局。TD-SCDMA更是承载着国家自主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重任,关乎国家数千亿投资的走向。
3G的问题,不仅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它 的背后还关联着一个国家产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环境的调整等问题。
近看,我国要成为电信强国,必须有自己的技术,如果我们一直用其他国家的技术,就不能称之为电信强国;远看,我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就必须加强技术研发,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根本不行,电信产业是基础产业,电信是战略产业,电信技术当然是战略技术。
“最好的目标就是能够使微观效益、宏观效益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三者能够有机结合,或者三者相得益彰最好。如果这三者出现背离情况,我们首先还是要定位国家战略,即使3G亏损,长远来看对国家是有利的,国家也要搞。”卢奇骏的话坚决而理智,发人深省。
当然,在推进它的产业化和商业化的时候,国家要慎重,因为要考虑经济效益。3G不是灾难,3G是其中一个不可跨越的阶段,移动通信不可能一下跨进第5代。
也许为了让记者有更形象的记忆,卢奇骏突然发了一通感慨:“当年中国上原子弹,肯定是亏损的;我国现在搞‘神六’,看得到什么经济效益啊,肯定是完全投入没有产出。很多战略技术的研发投入都是在当期看不到效益的,国家就不搞了吗?所以3G的研发,作为一项战略技术,国家是无论如何都要支持的。”
尾声:创新中国 3G最深的蕴涵
2006年4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在上海考察了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在视察后指出,“一定要在自己的3G标准上做出成绩,为自主创新做出贡献。”这是我国最高层的国家领导人对中国3G标准TD-SCDMA的又一表态。
这是个态度。
也许正是这个态度,让阚凯力有了那份焦急,让杨骅平添了些许乐观,让卢奇骏不得不感慨万千。
归根结底,创新情节是中国的痛,也是中国的梦。
为了突破以往的束缚与压抑,一个民族必须学会突破,学会掌握主动权。具体到科技领域,那就是创新与专利研发。一个被关注了太久的技术与一个被压抑了太久的国家相碰撞后,爆发的是警醒和觉悟的火花。
“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特别强调自主创新,这与我们国家在今后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紧密相关。”科技部一名官员日前解释说。
瑞士洛桑全球人才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排序榜显示:2005年芬兰排在第一位,美国列第二位。其中,北欧国家在前10位中占了6席,而中国2005年排在第49位,比上年还下降了3位。由此可见,努力了多年的中国,自主创新能力还是非常孱弱的。
当今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实力的竞争。目前,全世界86%的研发投入、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凭借科技优势和建立在科技优势基础上的国际规则,形成了对世界市场特别是高技术市场的钳制和垄断,牢牢把持着国际产业分工的高端,获取超额利润。我国许多产业尽管在规模上不断扩大,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只能沦为替人打工的从属和依附局面。
面对咄咄逼人的科技发展态势,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求,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现实情况却并不能令人满意。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从世界产业发展的全球布局看,产业转移是推动我国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然而迄今为止,我国大多数产业的技术来源主要都是西方国家的产业技术扩散。
如何改变现状?
多年痛苦的摸索与巨大的付出已经明确 昭示:3G是个契机。我们需要技术创新,需要3G,需要TD-SCDMA!
“仅仅从专利数来讲,我们在TD-SCDMA的专利上有比较小的份额,但是,如果分析这个专利的质量,可能就不是7.3%。”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常务副理事长邓寿鹏语重心长,“我们仍然认为TD-SCDMA拥有7.3%的专利,特别是拥有7.3%技术含量较高的专利,是中国的荣幸,是中国的技术研发人员和政府共同的努力”。
“我们的设想是,在移动通讯的3G时代,中国以TD为前提,我们可以构造全球的‘第三势力’,你们国外不用不要紧,只要中国人自己用自己的TD,我们就是最大的用户,所以我们的战略构想要像航天那样,把TD建成为3G空间的三强之一!”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