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IP传输提升HSDPA赢利能力

WCDMA技术

0人已加入

描述

 在分享HSDPA业务带来的高速体验和收益增量之前,运营商首先要解决基站传输成本激增的难题。混合IP传输,是伴随HSDPA商用进程而提出的,是提高HSDPA赢利能力的一种创新的传输解决方案。

  谁削弱了HSDPA赢利能力?

  随着ADSL、WLAN的普及,用户已不再满足于语音和短信业务,而是希望享受更多种类的多媒体业务,如视频聊天、网络电视、VOD、Email和高速Internet接入。于是运营商纷纷考虑在热点地区引入HSDPA业务。

  HSDPA业务不仅能带给用户高速体验,还可为运营商带来业务量的增长。调查显示,HSDPA每站点的增收幅度可高达10%-30%。但是,与R9/R4网络相比,HSDPA业务对传输网络的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R99./R4基站通常只需要配置1-3对E1资源,而一个HSDPA基站往往需要配置7-12对E1资源。在不限制用户最高速率的情况下,即使是在HSDPA业务开通初期,用户数量很少的情况下,也同样需要配置足够多的基站传输资源,否则无法发挥出HSDPA的高速性能。但是,大规模地扩容传输资源,势必导致传输成本大幅提高,从而降低了无线分组数据业务的赢利能力,甚至无法赢利。

  细分业务,合理分配

  华为与运营商共同思考HSDPA的传输成本问题,并创新地提出了混合IP传输方案。所谓混合IP传输的核心思想,就是根据业务对QoS要求的高低来分配传输资源,如图1所示。对于CS业务或高QoS要求的PS业务,如语音、可视电话和流类业务等,由高QoS传输网络承载;而对于低QoS要求的业务,如HSDPA承载的BestEffort业务,则由廉价的低QoS传输网络承载。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保证业务的质量要求,又能有效地降低对传输网络的要求,减轻对传输设备的升级压力。

  混合IP传输适用于不同场景,目前业界大致分为MSTP场景和IP场景:

  *MSTP场景

  运营商拥有MSTP网络,基站可以直接获得MSTP的FE资源。NodeB通过以太网端口与MSTP网络的FE相连,MSTP网络提供两路共享以太网VC环,一路(VC1)用于传输多个NodeB的高QoS业务,另一路(VC2)用于传输多个NodeB的BE类业务,两种业务的QoS优先级可由RNC和NodeB组成的VLAN的CoSclassofservice)标签区分。为了保证实时业务的实时性,VC1环采用固定带宽分配传输模式,由多个NodeB共享固定传输带宽。对于VC2环,除了接入BE业务之外,为了提高带宽资源的利用率,在带宽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接入其它业务。

  *IP网络场景

  在此应用场景,运营商同时拥有TDM网络和IP网络,基站可以获得FE、E1资源。由于IP网络在现阶段大多还不能为实时业务提供电信级QoS保证,也不能提供时钟同步传输,因此建议在此应用场景下混合IP传输采用E+E1模式。也就是说,实时业务和时钟通过TDM网络传输,以保证低时延和低抖动QoS要求,而BE类业务则通过IP网络传输,解决高带宽数据业务的传输,降低传输费用。

  由华为推出的IP传输解决方案,支持ATM、IP双协议栈,并采用了兼容的硬件设计思想,提供FE、E1、STM-1等接口,适应各种应用场景和传输网络。目前,华为混合IP传输方案正在进行现场测试,年底即可进入大规模商用阶段。

  混合IP传输方案适应未来发展

  由于混合IP传输解决方案能够根据HSDPA承载的业务类型,以及运营网络的现状,有效地解决传输能力和传输成本问题,符合3G网络的运营理念和投资导向,因此一经提出,立即得到运营商的普遍关注和高度认同。

  我们知道,在移动传输网络向全IP方向演进的过程中,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提高IP网络的QoS保证能力,二是要解决IP网络传输基站高精度时钟(ClockoverIP)问题。在这些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以前,混合IP传输模式无疑是向未来IP-RAN演进的最可行的过渡方案。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