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对外部的威慑正在逐渐显现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今年6月,中国国完成了最后一颗北斗卫星组网,至此,历经20多年的北斗建设圆满完成,它对提升我国的民生与军事能力自然不言而喻,对外部的威慑也在逐渐显现。  像印度,就慢慢有所感受了。 

  就在近期,解放军在高原环境中进行了03式300毫米远程火箭炮的齐射演练。从图片信息来看,本次演练有三点特别值得关注:

  首先,2辆远火并未进行连续射击,而是每辆发射1枚火箭弹,这表明解放军远火不仅能进行面状杀伤,也能进行点状精确打击,随后的信息证实了这一点;   其次,本次远火远程打击的制导全部由北斗导航系统完成,这使远火打击精度相比之前,获得了数量级式的提升;  

  第三,面对车辆、房屋级别的小目标,远火能实现单发直接命中,这种精度已堪比导弹。

  我们知道,印度与巴基斯坦是一对老对手,数十年的恩怨情仇至今难解,克什米尔的领土争端时有交火。   以前,巴基斯坦使用的是美国的GPS,不但信号不好,精度也差,再加之美国时不时的制裁,让巴基斯坦的卫星导航与定位不好用。   当然对印度也一样,比如99年印巴战争,美国为了不让印度太得瑟,就关闭了印巴地区的GPS,一下子就让印度军队成了瞎子。   当中国的北斗完成后,巴基斯坦就将改变过去的困扰,摆脱对GPS的依赖。   中国卫星导航办公室已经同意巴基斯坦建立起用北斗连续运作的雷达站网络,帮助巴基斯坦获得精确的应用数据,比如测绘、建筑、科研。   巴军方也会逐渐将关键军事平台转移到北斗导航系统上,并作为陆海空三军首选,巴伟大领袖大学战略研究系直言,北斗信号对巴基斯坦国防至关重要。 

北斗导航示意图   想想也是如此,美国给巴基斯坦用的GPS信号不稳定、精度也差,还动不动搞制裁,既然不好用,若是有更好用的肯定选更好的了。   事实上,当巴基斯坦用上北斗后,它现有的中短程弹道导弹在北斗导航之下,再结合从中国进口的军用级高精度激光陀螺仪,其圆概率误差能达到30米以内,这已经是非常高的精度了。  

巴基斯坦试射弹道导弹 视频截图   弹道导弹尚且如此,那巡航导弹一类的就更不用说了。   早年美国在海湾战争中轰炸伊拉克水坝时,第一枚导弹先炸个洞,第二枚导弹再从这个洞口钻进去轰炸;在后来的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美国让一枚卫星制导导弹从伊拉克新闻大楼的通风口飞进去进行攻击。  由此可见,在卫星导航之下,导弹的攻击精度之高让人惊叹。   北斗的定位精度总体与GPS差不多,甚至更高,民用级别的在5米以内,配合地面终端设备,精度可达2~5厘米,军用精度肯定比这还要高得多,所以能轻松实现上述美国同样的精确攻击。   巴基斯坦一直从中国采购大量装备,上到天上的飞机、无人机,中到地面坦克、火炮一类的,下到潜艇、军舰,比如最近就采购了054护卫舰、CM-400超音速反舰导弹,由于都是中国血统,与北斗的兼容性肯定是最完美的。

       良好的导航与定位,不但有利于精确打击,还有利于导弹飞机的避障能力,提高其战场生存力,不易被拦截。   原来,巴基斯坦一直打算将陆军装备与天上空军、以及无人机系统连接起来,但一直无法实现,北斗的到来为巴基斯坦实现了这一梦想,将大大提升巴军队的信息与网络化。   看到这里,可能有读者就疑惑了,说了这么多,这与主题有啥关系?   很明显,北斗的到来会大大提升中国军事能力,从印度的角度来说,这必然不是好事,这个就不多说了。   同样,对于印度来说,一旦北斗大大提高了宿敌巴基斯坦的军事能力,这显然对印度也不是什么好事,印度现在就在担心巴基斯坦的精确打击能力将全面超越印度,一众印媒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实际上,印度的担心不无道理,一旦上文所描述的东西在巴基斯坦全面建设完成后,对印度的威慑还是不小的。   巴基斯坦也确实将一些应用了北斗的装备不断部署到克什米尔沿线。   试想,以前巴基斯坦打击印军目标如攻击哨所什么的,基本都是用大炮轰,这精度肯定比导弹差。未来,如果想玩点高级的,直接一枚装了北斗的小型导弹飞过去,定位精度能达到厘米级甚至毫米级,基本上是说打你哨所内的椅子,就不会炸到你板凳上。要换作以前,美国一旦干扰了GPS信号,还真未必玩得了。   这当然只是举的一个小例子,大的印巴战争已经发生了三次,零星交火持续到如今未停,保不定未来印巴还会刀兵再起,超好用的高精度卫星定位与导航,必然会让巴铁如虎添翼;即使在和平时期,巴铁军事能力的不断提高,对印度也是一种威慑。  说到这里就又回到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那便是科技在现代军事里的重要性,以及大国综合国力下的“实力碾压”,面对中巴两个国家的联手,印度其实没有太多的骄傲资本,它动不动就叫嚣“二线战争”,不仅仅是像走夜路吹口哨——给自己壮胆,更像是痴人呓语。

责任编辑:xj

       原文标题:北斗制导、高原齐射!北斗对印度的威慑力,开始显现出来了!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国科环宇】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