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说
文/raistlin2017
来源:雷斯林(ID:kejixinzhi)
01
昨天四川日报发的新闻。说华西口腔医院正式取消现场挂号,全部改成手机预约制。
各大挂号台上写着:“我院实行全预约挂号,不进行现场挂号,请关注我院官方微信服务号预约挂号。”
这让现场的李爷爷情绪激动,大声喊:“你们不能把老人拒之门外啊!”
这当然不是四川华西口腔一家医院做的决定,事实上,如果用“取消现场挂号”进行搜索,会发现很多城市的大医院,都在逐步推行这一决定。
只不过有的医院推行得快一点,有的医院推行得慢一点。
有网友辟谣说现场有挂号机,在机器上也可以操作挂号。
四川的我没用过不做评价。
北京的,有博主分享自己的体验了:
而上海的一些医院的挂号机,最后还是需要提前在医院小程序上挂好号预约好才能取号,而且挂号机本身的操作非常费劲,复旦附属的医院和交大附属的医院还不一样,乃至于每个机器必须配个志愿者在边上帮忙,大多数人才会操作。
——如果挂号机必须要志愿者帮忙才能操作,那取消人工挂号意义何在?
难道因为志愿者不用发工资交社保吗?
02
其实这个处处要用到智能手机的时代,对于中老年人造成的不便还有很多,疫情期间格外明显。
比如疫情稍微缓和一点以后,我带父母,去南京汤山的一个酒店度假放松一下。
入住酒店需要“苏康码”,他们不会弄,只能我来帮他们找。
我爸有支付宝,很快就弄好了。而我妈没有支付宝只有微信,就连我都费了10分钟时间,才按照网上找的攻略,一步一步从“江苏政务服务”小程序里找到她的苏康码,帮她完成了申报,成功入住酒店。
我妈在边上看我在手机上一会打开一个页面一会关上一个页面,禁不住感叹:
“如果就我一个人出来,我该怎么办哦!”
确实,老人不可能无时无刻都有子女陪着出门,所以这其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比如之前在镇江,有老人没有智能手机,无法使用健康码,导致坐不了公交车。但老人又不愿意下车,最后引起了全车人的不满,一起骂他。
最后老人只能怅然下车。
你说老人如何搞定这种流程呢?
还有3月份在黑龙江,有老人用的是老人机,无法使用健康码,导致进不了小区。
防疫人员走上前说:“必须得扫码,扫码才给走。”
老人情绪激动:“没有,没有我扫啥啊。”
两人声音越来越大,最后竟然扭打在一起。
扭打中,老人跌倒在地,手机也摔坏了,最后面部受伤送入医院治疗。
到最后他还在问:“为啥啊?”
还有之前疫情最严重时候的“老苏8811”。
77岁的老苏是一名退休教师,他们的女儿因为新冠肺炎不幸去世。他和老伴以及外孙女三人住在一起,且都感染新冠肺炎。
那时候是2月5日,正是武汉封城初期医疗资源不足的时候。他们找不到床位住院,也不知道该找谁帮忙。
万般无奈之下,老人想到了注册微博在网上求助。
他以为微博上有人和他对话,所以在求助前,先发了一句:
“你好”
又过了一个小时,老人才摸索出该如何发微博,言简意赅地讲了自己的情况:
老苏就好像是网络世界的初学者,在生死攸关的时候,逼迫自己学会了在我们看来是再简单不过的东西。
令人痛心的是,虽然老苏最后住上了医院,但还是在2月28日中午,于武汉光谷医院去世。
但让人欣慰的是,老苏的老伴病情经历反复之后逐渐稳定,没听到什么坏消息。而外孙女现在也有孩子舅舅(就是老人的儿子)照顾,也不用网友太担心。
03
也许有人会说,上面这些例子都是因为疫情。
其实不是,就算没有疫情,其实这些冲突、老人的不方便也长期存在。
比如出行上,有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只能一笔一划抄写列车时刻表:
还有每年春运都会拿出来提的,在网上抢票提前已经很难很难了,那那些不会用互联网的人怎么抢票呢?
一大早去排队,排到自己了得知火车票没有了的心情又如何?
比如去年有一位安徽宿州的大爷,跑了6次火车站排长队都没能买到回家的火车票,工作人员一再告诉他:
“去网上看看。”
最后大爷急得跪在了地上:
之后还表示,虽然自己女儿在苏州打工也有车,但实在不想麻烦自己女儿跑来接自己,就想靠自己。
再比如开头说的就医上。
现在在手机上想挂个专家号,都要排到一周以后了,普通号也经常完全没有。
那不会用手机的老人,又该怎么办呢?
购物上。
很长一段时间里,盒马对外标榜的成功秘诀,是“不收现金”,一直到被央行整改才改变这一策略。
根据“中国之声”报道。
还有老人交电话费,跑了十几个营业厅都被告知不收现金,几近崩溃。
有人把数字时代还不会上网的老人称为“数字难民”,因为不会用许多越来越新的服务,他们正和时代渐行渐远。
并不是疫情造就了这些“数字难民”,其实他们生活的不便一直存在。
只不过之前没人关心,没人能体会,所以我们不知道罢了。
04
所幸,随着呼吁的人逐渐增多,随着官方媒体的关注。
上面说的种种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我相信未来一切都会慢慢变好。
然而,面对这种不便,现在却渐渐多了一种声音。
他们认为这些不会用手机的老人,是不愿意主动学习、拒绝进步,所以他们被淘汰了是活该。
比如这三千个点赞的评论:
他们认为不会用智能机的人还是少数,不能因为少数人的不便,阻碍了大多数人的进步。
这我完全不同意。
首先,不要以为这都是个别现象。
上面中国之声也说了,在60岁以上的老人中,只有23%的人会上网。
事实上,根据最新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即使放大到中国所有年龄段的人,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率依然只有67%。
也就是说,中国有三分之一的人是不上网的,以中国14亿的人口来算,有近5亿人口——即使除去太小的孩子,也是一个天文数字,而这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
面对这近5亿人,其中可能就有你的父母、家人,你还能说出“他们活该”这样的话吗?
其次,你们认为这些人是因为自己不愿意学习才被淘汰的,所以活该。
那谁来界定这个“愿意学习”的值呢?
假如你现在40岁,从没玩过游戏,让你必须通关《黑暗之魂3》,否则就不给你看病。
合不合理?
假如你现在25岁,不怎么运动,让你必须能完全走刃地进行单板滑雪,否则就不让你坐地铁。
合不合理?
要知道能通关黑暗之魂的人,能流畅刻滑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也不在少数,但我们都能想明白,这是不合理的。
因为出行、医疗、用餐这些都是人的基本需求。人类的基本需求,是不应该被太多条条框框所限制的。
更别说人上了年纪以后,学新东西就是会变慢。智能手机上的字看不清,操作太复杂,甚至有些老一辈人根本就不识字。。.。这都是横亘在他们面前的一座座大山。
无视这些困难,硬要说“他们不会用智能手机,是因为他们懒,不上进。”
这和“穷人之所以穷都是因为不努力”,“你之所以赚不到一个亿,是因为你没给自己订小目标”等言论又有什么区别呢?
还是《了不起的盖茨比》开头的那句话:
我们呼吁关注这些“跟不上时代的人”,除了这些人就是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就是我们的家人以外,同时也是为我们以后做准备。
现在你我正值年轻,风华正茂,觉得世界都围绕着我们转。
但时间是所有人的敌人,衰老是所有人的朋友。
我们总有一天会老的。
到时候,假如出了一个必须用脑电波控制的机器,而我不会用。我不希望因为我不会用,就寸步难行,就被人指着鼻子骂:
“你看那个老头多蠢,活该!”
责任编辑:haq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