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设计中耦合的松紧有何影响?

描述

在PCB设计初期,确定差分信号线宽间距时,我们会面对这么个选择:相同的阻抗管控,对应着不同的线宽间距,4mil/4mil,5mil/8mil或6mil/16mil......其中间距大的我们叫松耦合,间距小的就叫紧耦合。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选择呢?如果我是设计工程师我就选紧耦合,因为占用的空间小啊,布线容易啊。作为高速先生我就要分析一下松紧耦合的优缺点了,因为凡事有利就有弊。

首先从反射的角度来分析,反射最主要的切入点就是阻抗。耦合的松紧会影响传输线的各种阻抗参数,下表显示了微带线介质厚度为3.8mil,介电系数为4.5,铜厚1.2mil时,差分阻抗保持在100欧姆,不同线间距对传输线阻抗的影响。其中Zse为附近没有其他传输线时的单端阻抗。

耦合


从表中可以看到虽然差分阻抗都相同,但共模阻抗相差较大,耦合越紧共模阻抗越大,我们知道理想的共模端接是25欧姆,所以紧耦合的共模反射肯定要比松耦合大。还有信号出pin时,是从无耦合区域进入耦合区域,先感受到单根阻抗,再耦合阻抗,在这种情况下,紧耦合两部分阻抗差也比松耦合大,反射也会越严重。下面我们就仿真验证一下,我们用case1,case2,case4的线宽间距来搭建链路,无耦合区域长度为30mil,耦合区域为2000mil。

耦合


差分回波损耗和共模回波损耗分别对比如下:
(红:case1;蓝色:case2;玫红:case4):

耦合

 

插入损耗对比(红:case1;蓝色:case2;玫红:case4):

仿真结果证明了紧耦合的反射确实比松耦合严重,并导致了插损也更差一些。

再从串扰来分析一下。都说紧耦合抗干扰能力强,事实是否如此呢?同样用case1,case2,case4的线宽间距来搭建链路,攻击线是单根信号,距离差分对10mil,阻抗50ohm,加了上升沿是100ps的1v阶跃信号。

差分噪声(红:case1;蓝色:case2;玫红:case4):

仿真结果显示紧耦合的差分噪声确实要小些哦,那共模噪声呢?

共模噪声(红:case1;蓝色:case2;玫红:case4):

结果相反哦,松耦合抗共模噪声的能力更强些。为什么呢?耦合越紧,干扰源对两根信号的串扰就越接近,我们知道差分信号是两信号相减,串扰越接近的话抵消的就越多,得到的差分噪声就越小。但共模信号是两根信号串扰电压的平均值,是相加,所以紧耦合比之松耦合会加剧共模噪声。

另外松耦合的线宽较紧耦合宽,导体损耗相对小,在长距离的高速信号传输时一般都会建议采用5mil以上的线宽。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SFP+协议中,除了要求差分阻抗达到100ohm,还对耦合程度有个7%的要求。

我们计算对比一下松紧耦合的耦合率有什么不同。

Case 线宽/间距 Zdiff Zcomm Coupling
1 4/4 100.49 36.13 17.9707
2 5.3/8 100.2 29.32 7.853596
3 5.7/12 100.22 27.46 4.579644
4 5.9/16 100.16 26.59 3.002131

从表中看出,规范更推荐相对的松耦合。

编辑:hfy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