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不信抬头看,天宫空间站!
今天(10月27日),一则不算“新”的新闻在微博传播开来,包括@共青团中央在内的官方渠道也针对此事发布了相关内容。
具体事情是,昨日有网友发表了一则消息称,中国空间站收到了27个国家的申请,在中方评核后,批准了18个国家入住天宫空间站的资格,而同样提交申请的美国,反而被无情的驳回了。
看过消息,网友们瞬间发出感叹和揶揄,一方面感叹今时不同往日,国家负重前行终于收获回报;另一方面也自豪中国此番举动“扬眉吐气”,报了“当年中国被美国排挤在‘外空之旅’行列之外”的仇。
真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不信抬头看,天宫空间站!”
虽然群情激昂,但作为低调、朴实的中国人,必须还是要正儿八经的澄清,这件事情还真的不是因为“解气”或“报仇”才拒绝的美国。我们承诺敞开怀抱,接纳来自任何国家团队的项目,但是我们从科学价值、从技术的考量来评审,美国的项目真的不符合我们要求的标准。
拒绝你,只因你这次真不行
2016年3月,在天宫二号尚未发射入轨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就与联合国外空司签署了《利用中国空间站开展国际合作谅解备忘录》,商定利用中国空间站为各国提供科学实验机会,并在未来为他国航天员或载荷专家提供在轨飞行机会。
2018年5月28日,中国又做了一个重大决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面向联合国各成员国联合发出请帖,在2022年中国空间站建成后,将开启国际间的友好合作,欢迎世界各国积极参与,利用中国空间站开展舱内外搭载实验等合作。
可见,中国不仅展现出开放胸怀,更给出将中国的空间站提供给全人类使用的承诺。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史忠俊也曾说,“中国空间站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2019年6月1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联合对外公布,来自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成功入选中国空间站第一批科学实验项目。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通过联合国进行的大规模国际合作,也是对此前中国承诺的践行。
当时,在中央电视台的一档《面对面》节目中,记者曾采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问道,“我们这次去选项目的时候,有没有排斥来自美国的项目?”当时周建平就直言,“我们没有排斥任何国家,也没有限定任何范围,有美国团队参与申报的项目。我们完全从科学价值、从技术的考量来评审,美国的项目我们认为没有达到我们要求的标准。”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林西强曾介绍,中国空间站选拔项目有着一套严格的遴选标准:
第一,要符合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太空基本原则;
第二,项目的科学意义要突出,能够大幅带动相关科学技术领域进展,或能有效促进项目申请国家的航天科学技术发展和科研能力提升;
第三,技术方案要合理可行,具备良好的工程实施性,不对空间站构成威胁;
第四,能够自行承担项目研发经费。
也就是说,只要满足以上四条标准,其实任何国家的团队都有机会踏上中国的空间站,开展科学实验,而中国也愿意与世界各国和平利用外太空资源,展开合作与交流。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事情其实也并不能称之为“中国空间站将美国拒之门外”。有网友就指出,按照美国国会出台的相关法案,是禁止美方在航天领域与我们展开交流的。比如NASA和白宫的申请就是违法的,而美国的大学是可以申请的,这些学术机构并不能冠以政府的名义,因而自然也就不能称是拒绝了“美国的申请”。
林西强也强调,“只要美方取消不具建设性的法案,中美在载人航天领域是有广阔的合作前景的。”
中国空间站,未来可能唯一的空间站
根据日前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发表的文章称,目前运行的国际空间站有可能在2024年停用。而随着中国空间站建设紧锣密鼓的进行,意味着到时可能中国空间站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唯一在运行的空间站。
上世纪90年代,以美国、俄罗斯为首,包括加拿大、日本、巴西和欧空局等共计16个国家参与研制国际空间站,在筹建时,中国曾经申请加入,但却被拒之门外。
周建平回忆称,“中国是非常愿意参与国际合作的,但在航天技术方面,美国这样的国家,对中国采取的是不允许合作。那个时候,中国航天技术和现在比还是有较大的差距的,在国际合作中,有实力才有话语权。”
当然,也得“感谢”美国为首国际空间站的不受之恩,如今两极反转,中国定制的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已经迈出两步:神舟一号至神舟六号实现了航天员天地往返的第一步走;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天舟一号圆满完成,如航天员出舱行走、空间交会对接、空间实验室、货运补给、多人中长期生存等任务,全面突破发展空间站的核心技术,实现了载人航天的第二步走。
而第三步,将是终极目标,建立大规模长期载人驻留的空间站。
今年5月,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实验船,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取得首飞成功,再次为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奠定重要基础。
在今后两年内,我国还将通过11次飞行任务,完成我国空间站的在轨建造,预计2022年后,便可开展高密度飞行任务,航天员将长期在轨驻留,同期更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也将随之进行。
虽然曾被拒之门外,但中国显然并不在乎,反而更加敞开胸怀。中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标准,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目的也非常明确,那就是要和平利用太空,与世界各国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周建平指出,开放空间站是一种互惠互利、成果共享的大事,科学终究更多是面向重要的科学问题,是不面向商业目的。为此中国将极大力度,甚至提供免费试用机会支持项目申请方的空间科学实验。中国空间站将为项目申请方提供免费的上行发射和空间站运行机会,以及测控、回收等保障性服务支持,而项目申请方仅需自行承担研发经费。
同时,随着中国空间站将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唯一在运行空间站,资源也会更加宝贵,科学家可以选择的机会也会更少,但中国依然愿意充分共享知识、共享技术、共享科学研究成果、更高效利用有限的资金,去扩大影响力,支持更多的科学家加入我国空间站进行科学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lq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