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说
据报道,11月3日,在湖南长沙举行的2020年世界计算机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中国在开源芯片方向上有可能取得突破,并规避美国可能采取的限制政策。
据潇湘晨报报道,倪光南认为,从产业能力来讲,中国大部分行业在世界上还是领先的,但是有些产业本身就是世界性的,比如集成电路、芯片产品,并不是哪个国家能随便做的。在特殊的国际形势下,美国的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对某些美国控制的行业进行限制,如禁止采购、禁止供货等等。我们要应对形势,一方面我们自己长板要加强,使得我们的产业更好地与国际产业形成紧密的依存关系。另外,我们一些明显的短板,为了防止“卡脖子”,我们也要去做。
倪光南认为,开源芯片难在门槛很高,一个14纳米芯片的投入分配,大体上来讲经费多数上亿,只有少数大型企业能够比较好的做芯片的投入,因为投入很大,一般人不太愿意来开源。
但倪光南同时也指出,开源芯片虽然难度很大,但可以借鉴开源软件的成功经验,实现突破,目前已经看到一个很好的开端。据介绍,主攻开源芯片的RISC-V基金会已经与中国团队在联合开发。
“就中国来讲,历史经验表明,我们想做的,一般情况都能做到,比如当初GPS垄断,后来我们做出北斗。通过这些年的发展,我觉得现在的北斗导航比GPS好,比如要求更高精度的车道时,北斗的实用性超过了GPS。我们的经验表明,如果这些短板我们不得不做,从经济学原理来讲不一定是最适合的,不一定需要每个国家都去做,但是如果需要的话,被迫去做,也不会难倒我们,我们有世界最大的市场,有自己的内循环作为支撑,我们能够做成。如果需要的话,我们能把这些短板补齐。”
责任编辑:tzh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