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定位+IBeacon室内定位技术的解决方案

今日头条

1109人已加入

描述

室内定位方案的首要目的就是实现对所有进入人员的定位追踪,行为轨迹分析管理,紧急情况下人员的主动SOS呼叫求助。其次检测入住人员的各项生命体征数据,给各类针对性看护提供可靠数据支撑,提早发现由于入住人员自身身体情况有可能出现的危机情况。针对以上考虑,苏州新导推出了融合室内定位方案人员看护管理系统:是采用目前最先进的蓝牙+iBeacon物联网无线技术,结合智能卡、传感器及嵌入式系统技术,设计开发的一套软硬件结合的实用系统。

一.系统简介:

本系统通过为每个入住人员佩戴电子标签(可根据甲方需求,在卡上印刷上人员的照片、姓名等身份信息,即作为入住人员的身份识别卡;又可集成门禁、消费功能,从而实现真正的园区一卡通),让管理员随时、随地,根据需要了解生产入住人员的活动轨迹与当前所处位置。每个标签都在管理系统中记录了入住人员的基本信息,及家属联系方式等信息,通过视觉化的软件系统,便于随时定位查看,方便对企业运行的智能化管理。同时,能够很好的解决了自动化识别人员的进出,安保人员与被看护的入住人员所处位置的区域性定位管理,跌倒/紧急医疗求助报警等功能需求。

苏州新导该系统还可以实现智能监控管理,人员信息资料管理、越界报警、按钮求助报警、历史行走轨迹追踪等功能。大幅度的提升了对于入住人员安全管理水平,实现了对所有入住人员以及工作人员 访客的可视化、智能化管理需要。

其次通过智能床垫,卫生间禁止侦测传感器,可穿戴生命体征检测手环等各类生命体征检测设备,与人员定位系统共用物联网基站进行数据采集传输。智能床垫可采集在床人员心率,呼吸,睡眠状况等体征数据,可穿戴生命体征检测手环持续采集佩戴人员的心率,脉搏等体征数据,卫生间禁止侦测传感器采集进入卫生间人员生命体征数据,行为状态,确定三分钟如厕人员没有任何移动行为发送报警数据。

最后室内定位系统还安装温湿度传感器,采集各个房间的温湿度情况,确保入住人员入住环境处于最适宜的状态,起居室内安装活动分析综合传感器,可采集人员是否移动,光照情况等等数据.

二.技术简介

1.蓝牙技术

蓝牙是一种无线技术标准,可实现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和楼宇个人域网之间的短距离数据交换(使用2.4—2.485GHz的ISM波段的UHF无线电波)。蓝牙可连接多个设备,克服了数据同步的难题。 

蓝牙技术是世界著名的5家大公司一爱立信(Ericsson)、诺基亚(Nokia)、东芝(TOshiba)、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和英特尔(Intel),于1998年5月联合宣布的一种无线通信新技术。蓝牙设备是蓝牙技术应用的主要载体,常见蓝牙设备比如电脑、手机等。蓝牙产品容纳蓝牙模块,支持蓝牙无线电连接与软件应用。蓝牙设备连接必须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配对。这种配对搜索被称之为短程临时网络模式,也被称之为微微网,可以容纳设备最多不超过8台。蓝牙设备连接成功,主设备只有一台,从设备可以多台。蓝牙技术具备射频特性。采用了TDMA结构与网络多层次结构,在技术上应用了跳频技术、无线技术等,具有传输效率高、安全性高等优势,所以被各行各业所应用。

2.iBeacon技术

iBeacon是苹果公司2013年9月发布的移动设备用OS(iOS7)上配备的新功能。其工作方式是,配备有 低功耗蓝牙(BLE)通信功能的设备使用BLE技术向周围发送自己特有的ID,接收到该ID的应用软件会根据该ID采取一些行动。Ibeacon一项低耗能蓝牙技术,基本原理类似之前的蓝牙技术,由iBeacon发射信号,终端设备无接触自动定位接受,反馈信号。根据这项简单的定位技术可以做出许多的相应技术应用。

基于蓝牙+iBeacon定位技术下的室内定位方案,是针对人员分区管理与监控的需求,专门设计开发的一套软硬件结合的应用系统。其核心包括:无线传感设备(包含物联网基站、iBeacon无线信标、网络交换机等)、身份识别终端(如身份识别卡、电子手腕、异性电子标签等)和平台(包括定位引擎、应用平台、电子地图、数据库等)以及与智能看护有关的其他子系统,如智能床垫生命体征检测、卫生间跌倒报警、房间温湿度检测、房间人员活动检测、生命体征检测穿戴设备等。

fqj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