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颗6G试验卫星“电子科技大学号”发射成功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一箭13星!6日11时19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NewSat9-18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电子科技大学号卫星、北航空事卫星一号和八一03星。

NewSat9-18卫星是阿根廷Satellogic公司研制的10颗遥感小卫星,10颗卫星技术状态一致,均搭载多光谱载荷、高光谱载荷,单星重约41千克,设计寿命3年,发射入轨后与其他7颗在轨的NewSat卫星组网运行,主要用于提供商业遥感服务。

电子科技大学号卫星(又称“天雁05卫星”)由成都国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电子科技大学与北京微纳星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制,主要用于对地遥感观测,可为智慧城市建设、农林业灾情监测等行业提供服务。同时,在这个卫星平台上将开展太赫兹通信载荷的相关试验。

北航空事卫星一号是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研制的12U科学实验卫星,也是我国空事卫星系统的首颗关键载荷技术验证卫星,主要在轨开展航空机载ADS-B信号接收转发、激光通讯星地数传技术探索等实验。

八一03星(全称“中国青少年科普卫星八一03星‘太原号’”)由太原市教育局联合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发起,太原市进山中学学生全程参与研制,主要用于开展天体遥感观测、对地观测、天地协同编程教育等实验,同时搭载了“孩子的声音上太空”大型公益活动芯片,为青少年学生提供航天科普和教育实践平台。

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51次飞行。

全球首颗6G试验卫星“电子科技大学号”

震撼现场!“电子科技大学号”发射瞬间 “电子科技大学号”卫星重达70公斤,该卫星搭载了由电子科技大学与国星宇航设计开发的太赫兹卫星通信载荷, 将在卫星平台上建立收发链路并开展太赫兹载荷试验,这也将成为太赫兹通信在空间应用场景下的全球首次技术验证。太赫兹通信具有频谱资源丰富、传输速率高、易实现通信感知一体化等优势,在地面和空间通信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是全球第六代移动通信(6G)的关键技术之一。

“电子科技大学号”卫星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卫星产业技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徐扬生表示,此次研制发射的全球首颗6G试验卫星,是太赫兹通信在空间应用场景下的首次技术验证,标志着我国航天领域探索太赫兹空间通信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发射的是电子科技大学建校以来首次以校名命名的卫星。电子科技大学是国内航天与信息技术领域交叉、创新技术研究的重要力量,此次合作发射也是学校与国星宇航产学研用一体化、探索全球前沿科技的重要实践。

卫星研发团队讨论现场

太赫兹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电子科技大学太赫兹通信科研先行示范点负责人陈智谈到,本次研发的太赫兹试验卫星,在太赫兹频段核心器件、太赫兹通信系统等方面完成了技术攻关,尤其是在空间载荷极其苛刻的约束条件下,解决了小型化、低功耗等技术难题。

“电子科技大学号”卫星还将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防灾减灾、国土规划、环境保护、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监测,在太空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

原文标题:全球首颗6G试验卫星“电子科技大学号”成功发射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微波射频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haq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