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蓝牙耳机的推荐,高性能音质不输AirPods

描述

对于已经工作了的白领用户、经常出差的商务人士、业务繁忙的业务人员或者是经常开车的朋友们来说,通讯蓝牙耳机就更加具有实用性了。专注于通讯蓝牙耳机的品牌并不在少数,而且很多品牌也加入了通讯蓝牙耳机的阵营。然而,还是有许多商务人士不知道如何去挑选蓝牙耳机。作为一条上班狗,小编感同身受,觉得十分有必要为大家推荐一些优秀的蓝牙耳机供选择。千挑万选后,发现很多国产蓝牙耳机还挺靠谱的,可以信赖的,而且各位一定能从中找到一款适合自己的蓝牙耳机产品。于是,小编从中挑了五款高性价比的蓝牙耳机,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自行挑选。

第一款:击音F1

对于这款蓝牙耳机,性价比之王,简直是当之无愧了,这款无线耳机的游戏音乐双模式,可以长按4秒为游戏模式,耳机放回充电仓再取出,则恢复音乐模式,游戏模式下可1键听声辨位,定制超低延迟芯片,40ms画音同步,几乎察觉不到延迟。

此外还有主流的HD双场景,蓝牙5.0,双主机闪联,石墨烯动感单圈设计。和很多便宜的无线耳机相比,这款无线耳机采用芯片级EQ调制,30轮全频调校,高清HIFI体验,配置DSP降噪芯片+CVC 8.0通话降噪芯片,配合双麦克风降噪的采集,通话清晰,达到5级防尘、6级防水、2米防摔标准。这些配置都是相当主流的,而且单耳仅重3.7g,还有35小时超长续航。

这款无线蓝牙耳机,不仅对于安卓手机可以用,苹果手机也挺不错的选择哦。和其他耳机固定设计相比,这款耳机是半入耳设计的,耳朵小的朋友带上去也是很舒服的,耳机还支持开盖即连,初次连接只需配对一次,智能简便,操作简单。

第二款:OPPO O-free

O-Free无线耳机的机身整体似一只被打磨过的珠宝,这种质感极为接近与其一同发布的Find X,两者有着近乎相同的设计感。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果握持滑动3D双曲面玻璃的Find X,搭配同样丝滑的O-Free无线耳机一起使用,如此的感官冲击应当会吸引到不少路人侧目。O-Free无线耳机为半入耳式,依循人体工程学设计,在佩戴之后可以感觉到耳机与耳紧密契合,即使在无硅胶耳套设计的情况下耳机仍不容易滑落且不割耳。单个6.2克的重量让笔者觉得佩戴起来十分轻盈。

耳机其所内置芯片支持TrueWireless Stereo技术,可降低延迟,让左右耳声音与手机近乎同步,单耳双麦克降噪的加入提升通话稳定性。低功耗的设计可令耳机连续工作4小时,搭配充电盒可以支撑18小时。

第三款:华为freebuds Pro

首先,在连接设备类型方面,华为FreeBuds Pro的多设备双连接,支持手机、平板、pc、手表和智慧屏等多种设备的双连接。无论是居家、办公、学习、通勤、运动等场景,华为FreeBuds Pro连接两个设备,实际已经非常够用了。在不同系统壁垒方面,华为FreeBuds Pro不受Android、IOS和Windows的系统阻碍,连接很有包容性。平时工作用苹果电脑,手机则用的是华为P40 Pro,具体使用时,华为FreeBuds Pro可以同时连接这两个设备,没有任何阻碍。

在充电方面,华为FreeBuds Pro搭载了业界双快充技术,既可以有线快充,也能无线快充。耳机盒底部的USB口,大部分安卓充电线都能充,不愁没充电器。

第四款:小米 Air 2

这次的Air2 采用的是半入耳式的设计方案,入耳式的方案优点是音效和降噪有那么一点点物理加成,尤其是降噪效果,虽然它没有主动降噪,可因为佩戴时完全“入耳”的原因,可以间接起到一定的降噪效果,我平时一般都称它为“物理降噪”。采用双麦克风设计,这种设计类似手机的降噪原理,简单来说就是,耳机顶部的麦克风负责接收环境噪音,而下面的麦克风则把环境噪音与人声一起收集了进去,最后在通过耳机的自动分析,把背景音识别出来,尽可能的去掉,让对方可以更清楚地听到通话的声音。

续航方面,官方数据为耳机单独续航4小时左右,如果配合充电盒的话可以达到最长14小时的音乐播放时间。

第五款:漫步者TWS NB2

这次TWS NB2并没有采用传统的纯白色的设计,而是采用了奶白色为主色调的从容白,质感满满。来看耳机仓本体,鹅卵石的造型,配上奶白色的外观,温润如玉,整体外观没有多余的设计。TWS NB2采用了蓝牙5.0真无线芯片,L/R 左右耳机单元都是独立传输音频信号,保证耳机非常稳定的高音质和低延时,而与之对应的是低功耗与高码流的音频传输;连接更加稳定的同时,功耗也更低。

在保证佩戴舒适、音质高品质的同时,TWS NB2还达到了IPX5防水防汗的等级,无论是出街、运动还是其他任何场合,它都无惧汗水和雨水,佩戴时尽情挥洒你的汗水、聆听你的音乐,专注你所做的事情就好,把耳朵的音频盛宴,交给它就好。

fqj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