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带你逛高交会:中国抗疫成效、5G先锋,离不开这些高科技

描述

11月11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高交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高交会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类展会。
 
本届高交会包含信息技术与产品展、新能源展、智慧医疗健康展、光电显示展、智慧城市展、航空航天科技展、先进制造展、新材料展等展区。
 
电子发烧友重点参观了科技抗疫、人工智能、5G商用、智能驾驶等专区,发现了不少优秀的企业、新奇的产品和技术,分享给大家。
 

科技抗疫企业

云天励飞
 
云天励飞成立于2014年8月,是国内领先的拥有AI算法芯片化能力的数字城市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致力于通过AI技术进行物理世界结构化,打造数字孪生城市。
 
在此次高交会上,云天励飞展示了其面向视觉边缘计算的推理芯片DeepEye1000芯片,该芯片采用新22nm FD-SOI制程工艺,单芯片可提供2.0 Tops可编程算力,具有2 Tops/W超高能效比 ,具备可编程 、高效率 和智升级 的特性,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前端、边缘计算、云端推理加速等领域。
 
云天励飞还展示了一些列模组,包括人脸抓拍后置模组、视频全结构化后置模组、双目近红外人脸识别模组、M.2算力模组等,人脸抓拍后置模组支持200W、400W像素视频源处理,支持最小检出36*36像素人脸,支持单场景同时检出40人脸,并支持面部跟踪等等,该模组可用于安防人脸抓拍IPC。
 

 
云天励飞也在高交会展出了其AI疫情态势感知系统,在今年的抗疫中,云天励飞的产品和方案为全国多个省市做出贡献,7月份,工信部公布疫情防控表现突出AI企业名单的时候,云天励飞上榜。
 


 
 
光启科技

 
光启科学是一家全球化的科技创新公司,主要从事未来技术业务创新产品研发制造以及其他创新技术服务解决方案业务。
 
光启一直致力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探索,并逐渐构建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AR显示、超材料等现金技术的新形态智能终端技术体系。
 
光启热成像智能头盔N901在今年疫情中助力全球36个国家抗击疫情,具有发热筛查、识别测温、访客管理、远程督察、红外热成像等功能。
 


 
光启的警用智能头盔在上海前后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北京、重庆、广州、武汉等安保工作中,展现出强大的实用价值,警用智能头盔在满足防护要求的基础上,具备多项功能,续航时间长,且不用外挂设备,不用外接线缆,重量只有1080克。
 


 
汉王
 
汉王科技旗下的汉王智远,是一家专业从事人脸、指纹、虹膜、步态识别、视频智能分析等生物特征识别的技术开发、方案提供和产品生产的高科技企业。早在2003年,汉王瞄准人脸识别技术的国际前沿,启动人脸识别算法的研究工作。
 


 
在高交会汉王展位区,工作人员对电子发烧友表示,汉王人脸识别致力于多个行业的应用,包括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工地、智慧校园、智慧视频分析等。
 
汉王的人脸识别设备也为今年疫情做出了一些贡献,工作人员表示,公司的刷脸识别设备可以用于考勤打卡,也有可以测温的人脸识别设备,并针对疫情期间人人需要戴口罩的情况,推出了可以戴口罩进行人脸识别的功能,只需要在后台设置是否戴口罩识别。
 


 

人工智能企业

 
虹软
 
虹软是全球领先的计算机视觉技术供应商,拥有世界领先的视觉算法,以及应用在各类平台上的核心技术能力。在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机器人、互联网娱乐社交领域具有成熟的解决方案。
 
虹软推动视觉技术从“云”到“端”的全行业应用,在提供解决方案的基础上,还推出全球首个免费视觉开放平台,助推更多企业、特别是海量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在此次高交会上,虹软与众多方案商一起重点重视了其视觉开发平台。
 


 
虹软的核心技术有人脸检测、人脸跟踪、人脸比对、人脸查找、人脸属性、RGB活体检测、IR活体检测、人脸质量检测等。其开放平台开放的产品包括人脸识别SDK ArcFaceTM、人脸验核SDK、人脸识别ArcFace(ARM Linux)、ArcFaceGo人脸识别应用套件和虹软开发套件。
 
为了帮助中小企业迅速接入智能视觉能力,快速实现商业化落地,虹软开放平台建立了专注构建产业上下游生态链的商业平台——产业链市场。
 
虹软表示,在该市场中,需求方可以选择更优的摄像头、开发板、整机等硬件模组,脱离繁琐的硬件方案选型、验证,缩减研发周期及成本,或是直接采购实现一站式智能升级的行业解决方案。对服务商来说提供了展示和交易的平台,让新兴产业的生意不再难做。
 
在虹软的展位区,多家方案商展出了采用虹软视觉开放平台的产品。
 
安防解决方案提供商广东天波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重点向电子发烧友介绍了其人脸识别门禁终端TPS980,这是一款基于人脸识别算法应用的智能门禁终端,采用虹软视觉开放平台,配合双目摄像头,支持活体检测,支持开放接口给客户进行二次开发,可以帮助客户快速实现人脸识别功能。该产品适用于基地门禁、公司考勤、考试签到、地铁安检、工地闸机等人脸识别场景。
 

图:天波人脸识别门禁终端TPS980

 
工作人员对电子发烧友表示,这款人脸识别门禁终端,还可以通过内置二维码模块,实现二维码识别,通过内置二代证模块,从而支持刷身份证实现对人员身份的鉴定,另外还可以选择内置4G模块,在没有网线接入的临时搭建场景和偏远场景实现数据传输。
 
嘉楠
 
嘉楠科技是超级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在高交会上,嘉楠科技展示了其勘智K210及其在智能水表、智能门禁考勤机、无感门禁等解决方案。
 


 
勘智K210是全球首款RISC-V自主知识产权边缘AI芯片,采用RISC-V处理器架构,具备视听一体、自主IP核与可编程能力强三大特点,支持机器视觉与机器听觉多模态识别,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园区、只能能耗和智慧城市等场景。
 
嘉楠的智能门禁考勤机搭载其自研AI芯片及算法模型,可识别戴口罩的人脸,有效防止照片、视频等人脸作弊手段,并支持系统后台访客管理与分析,其人脸识别准确率达到99%,戴口罩人脸识别准确率为97%,而且通过设备本地处理,不保留人脸图像确保用户信息安全。
 
在嘉楠的展位上,其方案商凌点科技展示出了一款很有意思的产品——智能跟拍云台,凌点科技是专注于AI人工智能应用及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定制研发。
 
工作人员向电子发烧友介绍到,智能跟拍云台采用嘉楠的芯片和算法,非常适用于当前热门的直播行业,用户在使用的时候,将手机放置在设备上方的卡座里,设备可以通过人脸识别跟随拍摄,人在左右移动的时候,设备也会跟着移动,这样用户在移动的时候,不用移动手机也能拍出很好的效果。

图:商凌点科技智能跟拍云台

 
思必驰
 
思必驰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领先的对话式人工智能平台公司,拥有全链路的智能语音语言技术,自主研发新一代人机交互平台DUI,和人工智能芯片TH1520;为车联网、IoT及众多行业场景合作伙伴提供自然语言交互解决方案。
 


 
在此次高交会上,思必驰重点展示了其智能车联网解决方案,思必驰可以为汽车前装与后装导航及智能座舱设备提供对话式AI解决方案,提供包括SDK、天琴车载语音助手、三网生态融合方案,为汽车终端产品提供语音交互能力,推动传统汽车实现车联网智能化升级。
 


 
天琴车载语音助手基于思必驰多年对车载领域语音技术的理解,全新打造的一套可快速定制的车载语音交互系统,该系统可根据使用场景、用户使用个性化、提供安全的车载语音体验。支持百种cp/sp的资源与语音对话的技能封装,满足车内各种场景时的需求。
 
华捷艾米
 
华捷艾米是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软硬件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是全球第三家拥有3D视觉感知、自然语言交互和AR技术的公司,拥有全部自主产权并打破微软、苹果的垄断,并被工信部列为AR及人工智能的核心企业。
 


 
本次高交会,华捷艾米设置了聚合支付、智能家庭、移动消费等展区,展示了包括3D刷脸支付终端、3D摄像头、3D模组、AI芯片等多款AI产品以及聚合支付、新安防、体感游戏等解决方案,同时还亮相了搭载华捷艾米核心算法的全3D模组——A300系列和自研AI芯片-IMI2280。
 
在华捷艾米展区,刷脸支付也是一大亮点。工作人员向电子发烧友介绍到,华捷艾米与微信和银联有深度合作,除了在便利店、超市等场所应用之外,公司还在校园推进刷脸支付应用,比如学生可以在食堂通过刷脸用餐、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完成出入身份核验、签到等。
 
华捷艾米工作人员谈到,今年开始,华捷艾米还与国家医保局合作,尝试将刷脸支付应用在医院、药店中,现在人们在药店买药可能是直接刷医保卡,但是这会存在医保卡被盗刷的情况,如果应用刷脸支付就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些问题,在医院,如果可以在各个门诊放置刷脸支付,医生开完要就可以马上刷脸支付,再去取药,可以极大的节省排队付费的时间。

图:华捷艾米用于学校中的刷脸识别设备

 
 

5G商用企业

 
中国广电
 
随着中国广电入局成为第四大运营商,广电也加紧开始了5G建设。中国广电定制的5G 700MHz频段2 x 30大频宽技术提案已获3GPP采纳,成为全球首个5G低频段大频宽国际标准。


700MHz将成为中国广电的黄金频段,虽然与2.6GHz、3.5GHz频段在带宽上有一定差距,但其优势在于信号覆盖广、穿透能力强,非常适合大范围连续网络覆盖。在5G建设上,利用700MHz作为组网频段可以降低建网和运营成本,非常适合农村、城乡结合部以及部分城区使用,在个人用户服务及垂直行业服务领域均具有独特的高质量覆盖优势。此外,中国广电还将利用4.9GHz频段覆盖机场、商场和展览馆等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


工作人员还提到,未来中国广电将充分利用毫米波技术,以SA独立组网支撑全业务服务,打造广域连续覆盖的优质5G网络。当前广电在基站建设方案的RRU和天线等模块上,与华为与中兴有建立合作关系,未来将进一步确定基站的具体组成方案。
 
中国联通
 
中国联通在本次高交会上展示了5G+AI游记助手和VR看冬奥等5G应用。其中游记助手可以自动抓拍人脸照片并在后台进行AI人脸比对,只需将个人照片放入游记中,就可以为每个观众生成独一无二的游记;此外该应用还加入了AI手势识别功能,可识别数十种常用手势,系统优先采用带有手势的照片作为生成对象。


而VR看冬奥应用,则由联通与Intel公司共同打造,通过联通的5G网络以高码率将VR视频传输到VR头戴显示屏上,最终经过渲染呈现高分辨率的360度VR现场直播效果。


联通还在现场展示了现有的通信模组,包括5G模组沃芯CU105、CU106,移远RG500Q和RM500Q。这其中沃芯CU105和CU106由联通与广和通共同打造,并采用了高通的5G方案。而移远的RG500Q与RM500Q同样采用了高通的X55调制解调器,支持5G独立组网和非独立组网。
 
太龙智显
 
高交会现场重点展示的5G应用就是5G智慧灯杆,太龙智显推出了户外LED的全铸铝灯杆屏方案,将智慧灯杆作为5G通讯微基站建设的一部分,包含5米到12米的5G综合杆。


太龙智显的5G综合杆可以做到IP65的防尘防水等级,并支持远程集群控制和二次开发。面对国家正在布局的车路协同,智慧灯杆也可以提供5G高速网络实现车联网的部署。太龙智显提到,全国多个重要战略城市都已经部署了太龙智显的智慧灯杆,5G综合杆在未来几年将会成为5G建设和智慧城市建设两者的重要基建项目。
 

智能驾驶企业

 
一清创新
 
工业4.0与智能驾驶的结合下,也顺势诞生了无人物流车这一关键应用。一清创新在本次高交会上展示了自主研发的“UDI夸父”系列低速无人物流车,该车具备L4级别的无人驾驶能力,能够按照规划路线进行点到点接驳派送和物料运输。目前该车以及批量化生产,在深圳富士康圆曲和山东淄博工业园区实现了应用落地。


这款无人物流车搭载了4个速腾聚创的多线激光雷达,并在车身周围安装了超声波雷达和高精度GPS,导航精度达到±50mm。该车的车型可以定制,最大行驶速度达到30km/h,续航里程为100km。一清创新自主研发的高精度建图可以满足无人车对感知和路径规划的需求,实现辅助定位和超视距感知等功能。
 
元戎启行
 
自动驾驶的另一大应用就是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元戎启行与东风汽车集团技术中心合作研发了一款Robo-Taxi,该车也是湖北首个获得乘用车自动驾驶路测牌的L4自动驾驶车型。目前该车型的Robo-Taxi车队已经在武汉进行常态化测试运营。


这款车型搭载了3颗禾赛的激光雷达(包括1颗64线以及2颗16线),7台高动态高精度的相机,配合其他传感器,可在保障可视距离的前提下降低成本,缩小体积,同时做到更低的风阻和更精准的探测,足以满足大部分城市场景的自动驾驶需求。
 
不仅如此,元戎启行还提供了被动散热计算平台DeepRoute-Silencer和同步控制器DeepRoute-Syntric。DeepRoute-Silencer将利用自研的推理引擎技术,保证自动驾驶算法稳定运行在仅有45W的小型计算平台上,功耗不过只有传统平台的九分之一。而DeepRoute-Syntric则负责对各个传感器传来的信息进行同步和分发,降低了AI系统对传感器的依赖程度。
 
广州中国科学院软件应用技术研究所


要想实现车路协同,路测感知同样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市面上L2与L3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已经进入量产阶段,但“单车智能”的智能驾驶方案也在慢慢突显其局限性,为了实现更高自动驾驶水平,就必须要车路协同的基础设施。广州中国科学院软件应用技术研究所就在会上展示了一款AI路测感知的边缘计算终端。


该终端基于Nvidia的JetsonAGXX-avier系列模块,具备超长MTBF稳定运行能力。该终端还内置交通参与者的感知定位算法,搭载8核的64位Carmel Arm CPU,512核的Volta GPU,AI性能达到30TOPs。通过结合激光雷达等高精度传感器,该终端可以实现交通参与者的3D感知、距离监测和目标分类等功能,助力智慧城市内的智能驾驶与交通。
 
本文由电子发烧友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添加微信号elecfans999。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LeapFive_Jiang 2020-11-12
0 回复 举报
企业评论不符 收起回复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