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铁了心要踢掉Intel芯片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随着苹果今年第三场发布会的结束,M1芯片成为本次发布会的关注点。

与以往不同,M1芯片被苹果赋予了厚望——与iPhone的A系列芯片、AirPods的H、W系列芯片、Apple Watch的S系列芯片同级,可以毫不犹豫的说,“M”系列,在苹果的规划里,与其他芯片一样重要。

但值得回味的是,苹果曾经也提出了“M”系列芯片,但该芯片并不被大家所知——仅作为协处理器被集成在A系列芯片之中,主要提供动作感应,如苹果的健康功能、步数统计、抬手亮屏幕等,此外,该芯片最为重要的用途就是“嘿,Siri”的唤醒。

而该芯片的“寿命”并不长,从A10 Fusion后,苹果就不提M芯片了。

新出炉的M1芯片,又能否成为苹果的重点了?

Intel退去?

早在WWDC时,苹果就公布将自研芯片,并准备应用在Mac方面,苹果表示表示:该芯片将很流畅地运行Logic Pro X、Final Cut Pro X、Microsoft Office、许多Adobe专业软件。

在这一宣传下,苹果用户纷纷期待这一芯片的落地应用。

而Intel也将面临新的困境——一旦苹果采用自研芯片,那么Intel芯片将少一份庞大的市场,多出一个竞争对手。

但值得一提的是,Intel作为PC芯片大厂,由于多年来一直处于上游的绝对位置,对芯片的发展犹如“挤牙膏”一般,为此也被成为“牙膏厂”。但由于其位于绝对的垄断地位,导致众多下游企业“敢怒不敢言”,不得不接受Intel的安排。

在其他技术方面,Intel也并未给力,例如在基带方面,苹果通过与英特尔的合作,期望能打破高通的垄断地位,但英特尔并未给它强力的支持——在华为、高通等通信企业已经把5G玩出花样了,英特尔也没有推出5G芯片,哪怕iPhone 12已经推出的现在,英特尔的5G芯片依然遥遥无期。

面对英特尔的“慢”,苹果在iPhone 12发布之前,不得不主动与高通交好,不仅给高通一笔“道歉费”,还承诺在iPhone 12中采用高通5G芯片。

在Mac方面,苹果也无法忍受Intel芯片的研发速度,为此,Mac芯片研发提上了日程。一旦苹果Mac芯片被应用,Intel也不得不退出苹果Mac供应商行列。

M1,吊打Intel!

苹果铁了心要踢掉Intel芯片——众所周知,苹果iphone手机如果采用其他企业的芯片,那么苹果在硬件方面的优势将荡然无存。

而在PC端也同样如此,M1芯片的出现,弥补了这一问题。

据苹果介绍,M1芯片采用先进的5nm制程打造,内部封装了160亿个晶体管;在性能方面,M1封装了一块八核CPU,拥有4个高性能核心和4个高效核心,拥有最高3.5倍的速度提升。

从这一组数据来看,M1芯片似乎并没有太多独特的地方,虽然其号称160亿个晶体管,但就PC芯片而言,其体积相对手机大很多,麒麟9000也高达153亿晶体管。在堆积晶体管的同时,提升性能也不足为奇。

但在能耗方面,10W功率的情况下,M1却能达到传统PC芯片的2倍!

其次,M1还具备了传统PC所不具备的16核神经网络引擎,每秒能执行11万亿次运算,将机器学习的速度提升至15倍!

但从数据方面,M1就全面吊打传统PC芯片。

同时,M1芯片还自带图像信号处理器、安全隔区、高性能的存储控制器配备AES加密硬件、媒体编码和解码引擎,并支持USB4,传输速率高达40Gb/s。

在M1的加持下,Mac的续航能力成功延长6小时。

Intel芯片被全面吊打。

变革的开始

对于苹果而言,M1取代Intel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而苹果在历史上也做过类似的事情:

1、1984年,苹果采用摩托罗拉的68K处理器;

2、1994年,苹果由摩托罗拉转向PowerPC。

3、2005年,PowerPC逐渐败落,苹果转向英特尔X86。

而在这一次,苹果放弃了X86架构,转向ARM架构。

对于苹果来说,ARM架构是未来的趋势,而X86与ARM架构最大的区别在于,X86采用复杂指令集,能完成更复杂的工作;ARM采用精简指令集,拥有更好的功耗表现。

虽然Intel也公布过Windows 10 ARM64,但由于在软/硬方面的问题,导致后续一直没有太大反响。

而对于苹果来说,基于其iOS生态,其庞大的开发者群体,能快速为这一芯片提供庞大应用程序,最终形成生态链。

同时,苹果也针对M1芯片提供了绝佳的开发套件就应用:Universal App、Rosetta 2、iPhone和iPad应用。

通过这三大软件,可以实现iPhone、Mac、iPad等终端的无缝连接及传输,而英特尔,也将彻底被苹果“踹开”!

       责任编辑:xj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