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不能照搬消费互联网发展模式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5G是这个时代最有活力的领域之一,我国则是5G技术和产业当之无愧的领跑者。按照工信部最新统计,截至9月底,国内已累计建设5G基站69万个,北上广等地完成5G网络城区连片覆盖,累计终端连接数超过1.6亿个。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看来,我们的建网速度、用户增量快人一步,5G网络建设、行业落地都在按部就班地向前走,与此同时,在工业互联、产业互联方面,尚待更为理想的解决方案。

后者显然更让他关心。11月26日,第二届世界5G大会将在广州举行。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张平坦言:“大家论道的时候,一方面要论成绩、论经验,探讨如何布站、如何处理现有站址之间的干扰、如何提高用户的速率等问题。另一方面,更关键的是讨论如何更好地把ICT技术和制造业深入融合,让‘网络强国’推动‘制造强国’。”

工业互联网不能照搬消费互联网发展模式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会议强调,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加快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

“5G是一项使能技术,20%的市场在消费端,80%在产业端,那才是5G应用的蓝海。”张平说,对于行业用户来说,其对5G网络的需求无外乎两点,便宜和好用。但目前用消费互联网的思路来布局工业互联网存在天然的弊端——成本高企、技术复杂。

更重要的是,每个行业甚至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需求和特点,对通信的要求差异很大,“传统模式是通过单一网络满足所有的需求,这在消费互联网中可以实现,但在行业应用中,不可能用一张通信网络把所有行业的问题打包解决,也没那个必要。”张平强调。

因此,在他看来,工业互联网要摒弃复杂化的方法论,从分布式网络入手,去解决行业企业具体而单一的场景需求,“我们需要不断深度挖掘行业场景对信息技术的需求,结合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使能技术,通过频率协调等新思路,发展无线专网与融合组网,才能切实加快5G技术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张平说,而这也需要一个杀手级平台,发挥渗透带动作用,赋能千行百业。

新通信迭代由场景而非速率驱动

张平表示,近30年来,移动通信快速迭代,提升通信速率的需求是背后的主要驱动力,这一逻辑也伴随每一代移动通信的发展。但5G有革命性的不同,5G不仅代表单纯的速率提升,而且根据场景的不同,设立了增强型移动宽带、海量机器通信和超高可靠低时延三个场景,由此开启了万物互联的通信新时代。

“移动通信演进的驱动力将由1G/2G/3G/4G时代的单一速率需求,经由5G三个场景的过渡,最终转化为以场景驱动作为基本演进范式。”张平认为,在向6G的演进过程中,传统的遵循堆叠处理模式,采取复杂度换取性能增益的技术路线,已经难以为继,迫切需要新的理论创新,“6G不仅要提高速率、拓展空间、还要完善智慧,研究智能、通信与人类未来的相互关系的新体制。”张平说,在6G系统中,人与网络节点可以通过语义进行更深入的信息交互,人与网络结点融为一体,共同演进。去年,他们已经启动了国内第一个6G国际合作项目。

“通信永远是人类社会的刚需。通过信息的流动解决不确定性的问题,增强人的智能。”张平表示,5G+的未来是美好的愿景,具体如何执行,还需要政府、学界、产业界的进一步探讨规划。
       责任编辑:pj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