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线和重复接地的作用是什么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我国普遍采用TN低压配电系统,从变压器中性点引出的线叫中性线,就是我们常说的零线,它的主要作用,用来接单相220V的负载,传载单相电流和三相不平衡电流。减小负载的中性点电位漂移。

零线的阻抗在毫欧级上,其负载中性点不平衡电压是零线电流在零线阻抗上的压降,其值很小,即使三相负荷严重不平衡,也足以将负载中性点电位钳制在电源中性点的电位上。而接地电阻在欧姆级上,比N线阻抗要大几百倍,根本就没有可能将负载中性点电位钳制到电源中性点电位上。

(1)所以零线断后,当三相负荷严重不平衡时,负荷中性点发生严重偏移是必然的。低压柜每路出线都会从零排上引出一根零线,在加上到了末端再分支,系统中有无数零线,若某处零线断线,根据断线位置不同,造成的损害程度也不同,此时三相如果不平衡,负荷中性点将向负荷大的那相位移,负荷大的那相电压降低了;而负荷小的相电压升高了,三相负荷不平衡程度愈严重,负荷中性点位移量就越大。(设备通过零线的重复接地点形成回路)

(2)若在零线断线时又发生了相线对地短路,则中性点位移会更大。

(3)断零后,外壳漏电,则容易发生触电危险。

我们所遇到的零线断路事故中,负荷大的那相电压降低30~60v,使白炽灯发红,日光灯和家用电视不起动;而负荷小的相则相电压可升高到300v左右,大大超过了家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此时若熔丝不熔断,可使家用电器被烧毁。

总体而言:

(1)零线传输三相不平衡电流,既然三相有不平衡电流,必然会导致中性点产生漂移。零线阻抗毫欧级,不平衡电压导致的不平衡电流就很小,将中性点电位钳制至零电位。所以零线不允许断线,而且接地电压不能太高。

(2)在TN-C系统中,零线既起中性点电位钳制作用,又起保护线作用。不能断零,若必须断则用于断开中性线的触头必须在其他触头闭合之前先闭合,在其他触头断开之后后断开。此时若零线断线又发生碰壳漏电现象。则设备外壳电压接近相电压。容易发生危险。所以此类系统零线必须重复接地。(TN-S系统PE线可以起到钳制作用,所以零线可以断开)

重复接地又可以实现两种保护:

(1)降低漏电设备外壳的对地电压

漏电设备外壳对地电压等于单相短路接地电流在接零部分产生的电压降,有了重复接地后,起到分流作用。

(2)降低零线断线时的触电危险

漏电设备外壳对地电压接近于相电压的对地电压,有了重复接地后,楼电视的对地电压大大减小。

重复接地的设置原则:

(1)架空线路的干线和分支线的终端以及沿线每1km处,零线重复接地

(2)电缆和架空线路在引入车间或大型建筑物处,零线应重复接地(距接地点不超过50m者除外)

(3)在电力设备电力设备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允许达到10欧的电力网络中,每一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超过30欧,重复接地不少于3处

(4)零线的重复接地允许利用自然接地体

(5)同一变压器或低压母线供电的低压线路,不宜同时采用接地、接零两种保护

(6)三相五线制的PE线在设备处就近接地。

对比中性点接地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的情况:

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1)发生碰壳接地故障时,若设备没有接地,则设备外壳电压上升为相电压,人接触后很危险。

(2)若设备接地了,则人接触后,人体与设备接地并联接地,可看出设备接地电阻越小,流过人体的电流越小。

(3)为限制流过人体的电流,必须控制设备外壳的接地电阻,一般小于4欧姆。

(4)漏电电流很小,不能快速跳闸。

(5)碰壳或单相接地后,其他两相对地电压升高为380V,可能烧坏220V设备。(三相相电压继续保持平衡)中性点没有接地,漏电电流经过漏电电容回到电源,电流很小。

2:中性点接地系统

(1)无重复接地时,设备外壳电压为短路电流形成的电压降。

(2)重复接地时,重复接地处的接地电阻与电源的接地电阻串联,起到分压作用,降低外壳电压。

(3)漏电电流很大,能快速跳闸。

(4)碰壳或单相接地后,其他两相仍可接近相电压,还可防止系统振荡,电气设备和线路只需按相电压考虑其绝缘水平。
责任编辑人:CC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