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端数字化转型提升,智慧医院建设是核心

描述

未来十年,将是中国医疗服务企业转型最重要的黄金十年,生态圈的建设将会是数据转型的核心。

近日,雷锋网医疗科技·未来投资云峰会正式落幕。 本次峰会邀请到红杉中国、软银中国、高榕资本、联想创投、点石资本、磐霖资本、启明创投、国科嘉和、远毅资本的多位顶级观察者,以云峰会形式,从专业投资人的角度剖析医疗大数据、药企创新服务、医疗机器人等多个医疗科技新领域的投资逻辑和项目经验。联想创投董事总经理梁颖以《数据智能赋能医疗产业链的机会探讨》为题,以智慧医院为主要案例,围绕诊疗全链条的数字化提升,深入解剖数据智能如何赋能医疗产业链。 与此同时,梁颖还分享了联想创投在医疗智能领域的相关投资项目及投资理念。

以下为梁颖的峰会演讲内容,雷锋网《医健AI掘金志》作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及整理

梁颖:作为面向科技产业的投资机构,联想创投非常关注未来十年,数据智能如何赋能医疗体系,进而带来医疗体系的变革。我们会从政策、经济、社会、技术升级等各个维度进行评判。 政策层面,国家在医保、医疗创新、国产替代、分级诊疗等方面都颁布了相关政策。 经济层面,消费升级催生了医疗分层的需求,例如既有高端医疗需求,也有基本医疗需求,这是中国经济带来的一个新变化。 社会结构层面,中国的老龄化趋势以及新冠疫情带来的一些社会变革,也会对医疗体系产生较大影响。 技术层面,可以关注如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云计算、5G、基因技术、生物技术、未来脑科学、新型生物材料等,这些技术将会给医疗体系带来变革。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医疗行业的一些趋势。 首先是医药,包括仿制药的替代、创新药的持续发展; 其次是医疗器械,我们比较关注国产替代问题,例如医疗设备、手术机器人等领域弯道超车的机会; 第三是医疗服务,包括智慧医院体系的提升、数字医疗、基层医疗、未来康复诊断等领域的新机会; 第四是流通,我们关注医保及医院的政策变化,包括医药商业的进一步集中、带量采购、处方外流、零售药房带来的创新支付、商保发展机会等。 未来,医疗应该从诊疗环节向两端延伸:预防,健康管理以及后端康复。 所以,我们会关注例如高端医疗器械、AI医疗大数据、新的生命科学、医疗体系架构改变等方面带来的机会。 今天,我会重点围绕数据智能,沿着医疗体系的价值链展开,和大家分享一些思考。围绕诊疗全链条的数字化提升

      我们认为,诊疗全价值链的数字化是未来最主要的发展趋势。其中的核心,就是以患者为中心,由诊疗向预防、康复两端延伸,实现院内院外协同发展,对医疗服务体系进行全方位数字化、智能化提升以及数据的打通,这里面包含了智慧医院和互联网医疗。 这一张图是我们对未来智慧医院的整体思考,我们将其称为智慧医院的全景图。

在院内场景下,我们会关注数据的互联互通、医院智慧管理、患者就医流程的重塑以及AI数据的智能化; 在院外场景下,我们会关注提升院外数据的可用性,打造医疗、医药、支付的全价值链。 这基本是一个全新的赛道,里面的每个环节(治疗、诊断、预防、消费医疗、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康复)都可以展开探讨。 未来十年,将是中国医疗服务企业转型最重要的黄金十年,生态圈的建设将会是数据转型的核心。医疗服务端数字化转型提升,智慧医院建设是核心从技术角度看,人工智能、机器人、精准医疗技术等已经慢慢在医疗体系里应用。简单地说,其核心就是降本增效,同时提升诊疗质量。 从需求端来看,中国的医疗资源不平衡,大家对于就医难的认知是非常清晰的。患者有明确的医疗需求,希望得到更加高效、便捷、舒适的医疗服务。 在医疗服务供给端,因为国家政策的驱动,取消了药品的加成、两票制、按病种收费等等,这些政策对医院的运营提出了巨大挑战。我们从诸多医院院长那里了解到,他们更关注“如何提升医院的整体运营效率”。从2015年开始,国家在智慧医院方面提出了诸多政策,鼓励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在线医疗、远程服务和跨医院的数据共享,逐步推进了智慧医院发展。 所以标准、方向和评估体系都有了,就看怎么去一步步落实。 智慧医院的定义并不简单,既不是简单的医院信息化,也不是所有医疗服务的集大成者。我们希望,智慧医院打造的是医疗体系中提供高价值服务的卓越医疗中心。智慧医院应该聚焦在手术治疗、重症监护和疑难病症的诊治,将疾病预防、健康管理或一些常见病种的工作逐渐放到专科医院、诊所、药房或者是患者家中。 在智慧医院这个领域,美国发展得相对快一些。中国则是受限于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相比于欧美,智慧医院的角色演进差得很远。 未来,中国的医院依然会在医疗服务体系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兼顾住院和门诊的任务。 同时,中国有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医联体,它会试图解决基层医疗资源的不平衡问题,共同承担一个区域的居民健康管理任务。去年,我国提出的医疗机构智慧服务分级评估体系,也为未来智慧医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们认为,智慧医院有来自五个方面的发展驱动力:全周期的健康管理、高质量的临床结果、分级诊疗和医疗服务的去中心化、主动型的患者参与、医保控费和精细化的开支管理。全周期的健康管理,以患者为中心,围绕着医院、诊所的监督管理展开。 高质量的临床结果,是指由高端医疗器械、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带来的诊疗准确率和诊疗性能的提升。 分级诊疗是国家大力发展的领域,包括一二级医院、基层医疗等。今年的新冠疫情,将基层医疗的能力建设提上了日程,这将进一步推进中国医疗服务的去中心化,真正实现未来的分级诊疗。 主动型的患者参与,新冠疫情让线上问诊、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医院的发展加速,原本需要两到三年的事情,在一两年内就被完成,患者也主动培养起了消费观念,主动参与到互联网医疗的进程中。 医保控费和精细化的开支管理,这主要是在付费层面,在医联体和一些省市进行医疗数据的打通。中国的医疗付费特色是由政府驱动。 因此,在数字化阶段,进行传统服务模式的转型,将会有弯道超车的机会。如何定义智慧医院接下来,我们想跟大家分享智慧医院的一些特点,包括数据的互联互通、医院的智慧管理、就诊全流程的重塑以及围绕医疗大数据、机器人进行智能化的提升。 数据互联互通是基础。未来的医疗数据会覆盖到门诊、住院、检验、手术的全流程、全价值诊疗,缓解健康养护等各个系统的压力,完成各环节、各科室、各医疗机构、健康服务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这是一个终极理想状态。 数据互联互通是以健康数据管理为中心,打通诸如日常家居、工作场景、医院环境等各种场景下的所有数据。数据的互联互通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以患者为中心,先构建电子病历、个人健康档案; 其次,打通医保、商保付费,并基于个人健康行为数据的分析,作进一步整合; 最后,基于所有数据的结构化、标准化,从采集端、存储端到传输等,建立统一的规范,真正实现跨机构、跨数据、跨平台的共享。 基于数据互联互通的基础,医院需要进行智慧化升级。这不是简单的信息化,我们将之称为新一代信息化,涵盖到医院的供应链体系、成本控制体系、绩效管理、财务管理等信息化的运作。 智慧化升级是在医院过去已有的如HIS(医院信息管理系统)、CIS(临床信息系统)等系统上叠加新的医院管理工具。同时,这也是面向医院内控的新一代信息化升级,更加强调标准化和流程化,而一些AI设备、智能化设备也会逐步在医院部署使用。

医疗服务全流程智慧化重塑,从诊前、诊中到诊后,包括术后回访、连接家庭医生、用药、取药等等,将全流程服务全部打通。 智慧服务的核心在于数据的在线化,包括院内院外的打通,尤其是要打通到支付端——包括医、药、险,再延伸到全价值链,将所有端口全部连在一起,才能真正实现智慧服务的全价值链。 我们认为的终极目标是——患者能够实现便捷就医,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的协作以及保险、医药企业的连接协作,提升医院的整体服务效率。 此外,技术驱动也成为智慧医院发展重要因素,即基于现在的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进行智能化的提升。 一方面,在医疗大数据端,围绕电子病历,打通院内院外的数据;另一方面是人工智能的诊断,在治疗端更加依赖人工智能,包括术前规划、术中手术、术后康复。

我们把这个场景沿着不同的科室,以及患者就诊的不同价值链作全方位的展开。 数据中台实际上就是所有数据的基础服务。联想创投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布局,投资了很多企业,其中就有数据中台。例如,联想内部孵化的安想智慧医疗就是做医院的信息化、数字化。 围绕着就诊前这一环节,联想也涉猎了慢病管理、健康管理的板块,例如联想做了心脑血管慢病管理的“设备+平台+服务”的一整套系统。 联想主要在诊断、治疗、康复三个阶段投入较多。 在诊断端,如人工智能影像、病理、放射、CDSS等方面,有很多布局; 在治疗端,主要关注手术机器人、神经外科的术前规划和术中导航。这可能是目前AI医疗里商业变现和落地最容易的一部分; 在康复端,欧美是比较重视康复的,而中国过去则是重治疗、轻预防、轻康复。鉴于中国未来在医疗体制改革、消费升级等方面的变化,康复领域将是蓝海。因此,我们在该领域布局了脑控康复、外骨骼康复等机器人项目。 后面,想跟大家分享几个联想创投自己的项目,还有投资企业的项目。

第一个案例是刚才提到的联想区域慢病管理平台。 它是一个典型的“设备+服务”模式。设备端是联想开发的家用智能设备和基层医疗智能设备。在居家场景中,主要做心电监护和综合健康包;在社区场景中,则提供了基层中心的管理系统,包含了心电监护设备的机构板、家庭医生的随诊包。 基于这些,我们在后台构建了数据、医疗平台,去打通用户的所有数据。同时,基于慢病的居家监护和医院的治疗,提供慢病管理平台。

下面我想介绍另一个项目——北京长木谷,主要是做骨科关节手术的机器人,其核心是关节置换手术的术前智能规划、术中导航。当前是以3D打印的导航导板作为一种耗材在手术中进行导航,以提升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的精确度,减少术中时间。 这一领域的商业模式落地,是目前AI赛道里比较清晰、明确的。因为在医疗赛道,术前规划和术中导航有明确的收费目录,3D打印导板就是一种有着明确收费的耗材。 在髋关节、膝关节的置换手术方面,一台手术可能七八万元,这个项目能在常规方案中额外增加约一万五千元的收费,这是AI和医疗相结合以解决复杂手术痛点的典型案例。

另外一个项目也是关于手术机器人——华志,属于神经外科领域。 中国的手术机器人和欧美相比差距比较大。以往的积累很多都是来自"863计划”。我们会在“863计划”里面挑选很多项目,并观察它们的商业化情况。华志就是“863计划”中的项目,它有着20多年的医学影像和手术机器人导航经验。 目前,其产品已批量生产,并在一万多例的手术中辅助神经外科医生进行精准的手术治疗。

迈步机器人是康复领域的项目,我们认为这是中国未来市场发展的新蓝海,主要涉及手部外骨骼、步态康复训练系统、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下肢外骨骼助行机器人、TMS机器人等。 目前,该领域已经进入临床拿证阶段。

下面跟大家分享的是更加有“未来感”的脑机方面的项目,马斯克让这个话题变得火热起来。 臻泰智能这个项目是我们在2018年通过举办校园AI大赛投资的。当时我们开始关注脑机方向,判断这个方向(植入式或非植入式)的未来很长远,可能需要10年的时间才能成熟。但是,脑机项目在某些领域还是能实现快速商业化。 其中一个就是脑控康复,其临床实验结果非常显著。从核磁共振图像来看,通过神经康复治疗,病人的脑神经恢复了20%以上,这是一个医疗价值比较明显的项目。 通过这些项目的分享,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这些技术已经在医疗体系里慢慢渗透、成熟。如何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如何商业化?如何去落地?很多时候取决于应用场景以及能否真正给医疗带来收益。

数字化

围绕数据智能赋能医疗全价值链,是联想创投最关注的领域。其中,我们认为诊断和治疗是价值比较大的环节,也是目前数字化智能转型中最活跃的环节,值得大家关注。 此外,在数据层面,院内数据质量较高,但比较难打通,需要借助国家政策去推动。目前,这方面的进展比较快,尤其是在云南、贵州等偏远省市,反倒会发展得更快。 对创业公司来说,我们建议创业公司可以关注细分赛道的数字化转型机会。从目前看来,医疗行业的智能化才刚刚开始,未来十年存在很多机会。我们也希望跟更多的创业团队一起,打造中国未来医疗智能化的黄金十年。  

责任编辑:lq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