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但是新药的“首秀”地,未来也将成为“首创”地

描述

血液肿瘤免疫治疗、全新一代抗流感药物、首个特应性皮炎患者全病程解决方案、全球首个且唯一用于治疗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生物制剂……在第三届进博会上,新疗法、创新药等纷纷亮相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在这个“救命药”集聚的展区内,有近340家展商,包括70多家500强及龙头企业,纷纷拿出了“中国首秀”、“中国首发”的创新药品。

在本届进博会上,无论“旧友”还是“新朋”,来自浦东张江的跨国药企透露出同一个讯息:中国不但是新药的“首秀”地,未来也将成为“首创”地。

中国市场成“必争之地”  

继前两届进博会,张江跨国药企罗氏制药此番又带来了多款具有突破性的创新产品。在免疫肿瘤领域,泰圣奇(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用于一线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免疫联合治疗方案,是十余年来第一个可降低患者死亡风险的创新治疗方法,也是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用于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一线免疫联合方案。

该治疗方案在进博会开幕前刚刚在国内获批,为广大肝癌患者带来全新的治疗选择。

连续参展进博会,充分展现了罗氏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以及罗氏推动中国医药行业创新发展的决心和承诺。对此,罗氏制药中国总裁周虹表示:“我们已定下了10年战略,其中一项核心就是加大在中国的研发投入。对罗氏来说,中国不仅仅是销售大国,也将成为研发的最大策源地。”

“首发”、“首秀”扎堆进博会,不少在第二届进博会上亮相的“新药”在第三届进博会上再次“升级”,力争扩大在华市场。

由葛兰素史克(GSK)研发全球首个获批用于治疗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生物制剂倍力腾(化学名:贝利尤单抗)有了另一个身份——全球首个且唯一用于治疗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生物制剂,并有望很快在中国获批上市。

目前,我国约有6万名儿童SLE患者,与成人SLE相比,儿童SLE死亡率是成人SLE的近6倍,具有起病更急、病情更重、病程更迁徙、肾脏及神经系统受累更严重的特点。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党委书记、肾脏科和风湿科学科带头人徐虹教授指出:“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对儿童生长、发育、学习以及心理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临床上亟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并且可带来患儿良好预后的新药物。”

小编从诺华展台了解到,公司的多个产品有望快速进入中国市场,例如高血压领域药物适应症扩展、治疗眼底疾病的新药,治疗偏头痛新药和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突变乳腺癌等多个重磅抗肿瘤药物。2020-2024年期间,诺华预计在中国提交50个新药申请,而诺华位于浦东张江的上海园区原创实力也在不断增强。

解决患者“未尽之需”  

在跨国药企眼里,进博会是中国政府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支持创新和打造更优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跨国药企把“展品”变“商品”的绝佳展示平台。

除了新药领域,2019年底施行的《疫苗管理法》起到了前瞻性指导作用,也让跨国药企倍感振奋——药企们都希望通过进博会在疫苗的创新或创新疫苗在中国同步上市方面,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在今年GSK展台上有一款明星产品:带状疱疹疫苗欣安立适。据悉,这是我国首批快速引进的48个境外已上市“临床急需新药” 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已上市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并曾三次获得有“医学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盖伦奖。

该疫苗于2020年6月28日全国上市,并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南京、杭州、宁波、重庆、成都、武汉等全国多个城市陆续投入接种。

GSK副总裁、中国处方药和疫苗总经理齐欣表示,未来将引进更多创新药物,解决中国患者的未尽之需。

辉瑞核心产品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沛儿13)以及在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的基础上所开发的20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等创新疫苗产品在进博会现场也引发了众多关注。

在本届进博会上,辉瑞还特地举办了中国研发中心成立15周年庆典——自从2005年选址浦东张江,辉瑞中国研发中心逐步引进科研人才,拓展更多职能。目前,该研发中心为辉瑞全球生物及化学制药产品线的开发项目提供全方位支持服务。

截至2020年10月底,辉瑞全球共有92个项目正在研究进行中,涵盖临床I期到注册申报,涉及肿瘤、内科、疫苗、炎症和免疫、罕见病等领域。扎根张江15年来,辉瑞中国研发中心与国内多家研究机构和领域专家紧密合作,力求让中国参与的临床研究越来越多,越来越广。

辉瑞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陈朝华说:“经过15年的发展,中国研发中心已成为辉瑞全球重要的研发枢纽,而且辉瑞全球正一步步将更多核心技术和资源倾斜到中国。”

“首创”共享发展模式  

进博时空还在继续——在过去的几天内,多家研发、生产“救命药”的跨国药企不单在自家展台上“吆喝”,还互相“串门”,选择“共享”,“首创”各类合作模式,携手各界,让新药、新疗法尽快惠及更多患者。

医疗界两大巨头——GE医疗中国与罗氏诊断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宣布将围绕创新模式搭建、重点疾病诊断领域解决方案应用和落地以及前瞻性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GE医疗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轶昊表示:“与罗氏诊断合作,意味着我们的‘合作共赢’战略更进了一步。这不仅为临床医学带来一大促动,拓宽创新疾病管理生态圈,还为广大中国患者带来更精准的关爱。”

除了跨国药企强强联手外,在今年进博会的医疗展区,聚力共助“医有所保”的“共享发展”也全面提升。

在本届进博会上,赛诺菲宣布携手京东健康、零氪科技、病痛挑战基金会及水滴公益共同建立“罕见病保障创新支付协作机制”。

这一创新支付协作机制将整合各家机构与平台的自身优势资源,通过公益基金、社会众筹,商业保险及药品援助福利等方案的组合,提高罕见病医疗和药品的可及性,缓解罕见病患者的支付压力,共同破解罕见病支付难题。

业界认为,这是继专项基金、医疗救助等模式后,在罕见病保障模式上迈出了探索创新支付的一大步。

勃林格殷格翰大中华区总裁高齐飞感叹说,公司去年第一次参展进博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感受到了进博会带来的巨大商机,公司随即做出了加速中国发展、加大市场投入的决策。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具有活力且拥有巨大发展潜能,创新模式不断涌现。本届进博会传递出这样的信号:中国大力投资发展本土生物制药领域的创新,着力构建越来越被世界认可的开放创新生态系统,中国本土的创新潜力也正在日益向全球市场输出。

责任编辑:lq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