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电子市场的现状及后期布局

医疗电子

423人已加入

描述

  COVID-19新冠疫情已经折腾了大半年,至今还看不到其偃旗息鼓的迹象。世界上不少地方的疫情仍处在胶着状态,其他防疫初见成效的地方也不敢大意,对秋冬可能卷土重来的新冠病毒严阵以待。尽管疫情何时结束没有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新冠疫情彻底激活了医疗电子市场。

  在人们普遍的认识中,医疗电子市场是一个不温不火、持续增长的“慢牛”,比如下面这张在新冠疫情发生之前,对于全球急救医疗设备市场的预测图表(图1),可以看到各个细分市场的增幅都是平稳而有序的。可大家知道,新冠疫情爆发后,对于呼吸机的需求量激增——2019年全球市场对呼吸机的需求量约为77,000台,而2020年4月仅美国纽约就需要33,000台呼吸机。同样的例子还有我们身边的额温枪,在2020年的头几个月价格飞涨,但仍然是一“枪”难求。

  

  但是对于大多数厂商来讲,这些由“意外”的订单带来的钱,挣得并不舒心,因为其背后是整个供应链体系的无措和无序,这无疑也就增加了整个运营的成本,会蚕食掉厂家的利润空间。同时,这种增长是不持续的,很可能会出现断崖式的下跌,这种震荡是一个正常运作的企业所不希望遭遇的。

  因此如何能够滤除这些短期市场起伏的干扰,窥见疫情过后医疗电子市场更长远的发展趋势,就成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我们今天就不妨来做一些预判,也欢迎大家来一起探讨。

  医疗基础设施

  新冠疫情带给我们最大的一个反思,就是意识到了我们目前医疗健康体系的脆弱性——不管其之前是如何光鲜亮丽,但是在这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还是会显得捉襟见肘。这也促使人们痛定思痛,去思考未来如何强化医疗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到未雨绸缪。

  医疗基础设施加码最直接的影响,应该就是医疗设备采购量的增加,这种驱动力来自于政府的采购,也来自于普通民众健康意识的提升。比如上文提到的急救医疗设备中的除颤器,作为一种心脏急救设备,其以前在一些场景下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今后会逐渐成为标配。这些新增的硬件设施,都是未来医疗电子发展所仰赖的商机。

  除了硬件设备的添置和升级,在医疗资源管理这样“软件”上的提升也必不可少。其中的机会就在于,我们是否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将医疗资源的管理数据化。比如RFID标签在手术器材管理上的应用,也可以扩展到更广泛的医疗器材的管理上;也有人在动脑筋,是否可以将NFC标签用于药品和疫苗这类关键资源的管理上,借此收集数据,建立洞察。在围绕“数据”的这个价值链上,从数据的传感到传输,再到处理,都会有“机”可乘。

  

  改变运作模式

  新冠疫情对医疗健康领域的影响,并非只有医疗基础设施这一个维度,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影响还在于对整个医疗健康运作模式的改变。

  传统的医疗健康资源大都是集中在医院等专业医疗机构中,由专业人士来管理和运营的。这种模式有一个明显的局限性,那就是有效覆盖范围小,这种弱点在疫情当下、医疗资源吃紧的情况下就会被进一步放大。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大家将希望寄托在了基于物联网的远程医疗体系的构建和运营上。这种新的运作模式,核心思路就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医疗资源可以分发到更接近最终用户(患者)的地方,做到广泛覆盖、及时反馈、高效诊疗。同样的思路,也使得常态化的健康监测成为可能,使得人们的医疗健康策略从治病变为防病,防患于未然。

  新的运作模式也会催生出新的产品和方案,越来越多便携式、消费化的健康医疗设备——比如血压计、血糖仪、血氧仪、心电监测设备、超声扫描仪等,正在替代传统的专业医疗设备(或作为其补充),走入人们的生活。

  由此带来的技术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医疗健康设备中的“新物种”,不但要具备(准)专业的性能,还需要面对小型化、低成本、快速迭代升级等方面的新考验。总之,改变医疗健康模式的过程中,谁有能力发现“痛点”并解决问题,谁就有可能在新的市场中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扩展健康生态

  从上面医疗健康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运作模式的变革上,我们应该能够体会到,整个医疗健康体系将成为支撑未来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素。

  既然具有这种“基础性”,那么围绕其展开的生态系统也会不断拓展,甚至会覆盖到以前那些和医疗健康不搭界的领域。而正是这种新的“搭界”,才会给很多非医疗健康领域的玩家带来“跨界”到医疗健康领域的机会。

  比如在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一个紧缺资源,如何让这种关键的医疗资源公平、高效地分配到有需要的人手中,就成了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有人开发出了“实名口罩贩卖机”,它将零售业的自动贩卖机与顾客个人的医疗保险账户相连,而医疗保险账户中规定了口罩购买配额并有购买记录,这样一来顾客就可以很方便的通过自动贩卖机购买到自己配额中的口罩,而不必东奔西走了。

  相信随着医疗健康体系的完善,这样的跨界也会越来越多,这也可以看做是医疗健康事业为未来社会经济长远发展带来的红利。

  如今疫情仍未远去,我们离所谓的“后疫情”时代还有距离,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现在就开始去思考未来健康医疗领域的“支点”,提前布局,及时卡位。希望本文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
责任编辑人:CC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