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无源OBandCWDM光纤资源的耗尽方案详细介绍

消耗积分:2 | 格式:pdf | 大小:0.35 MB | 2020-11-26

KANA

分享资料个

  对低成本 O-Band 高速彩光光模块、全无源 / 全彩光的 WDM 双星形结构设计、远端无源而仅在局端增加有源保护板来实现 OLP 保护的新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的创新 WDM 前传设备及产品方案具有可野外安装、可灵活部署、低成本、高可靠性等技术优势。

  5G 前传面临光纤资源快速耗尽的窘境

  根据 3GPP 5G RAN 功能切分,5G 重构为 AAU、DU 和 CU 多级架构,与此相对应的传送网的网络部署可分为前传、中传和回传。围绕 5G 新无线技术的普及使用,对前传网最本质的需求已明确为大粒度 25Gbit/s 的高速高效直连透传。 5G 前传网络主要有分布式无线接入网(D-RAN)和集中式无线接入网(C-RAN)两种部署模式,D-RAN 模式就是传统的一体化基站的部署模型,而其中新型的 C-RAN 又可细分为 C-RAN 小集中和 C-RAN 大集中两种部署模式。与 4G 相比,5G 所使用的频率更高,单基站覆盖范围较 4G 小很多,这意味着 5G 网络要达到与 4G 网络相同的覆盖能力就需要更多的基站以更密集的方式进行覆盖。如果大量密集的基站直接使用光纤直连来解决覆盖问题,那么就需要耗费大量的光纤纤芯资源和管孔 / 管道的敷设资源。 5G 基站接入光缆的一个非常普通的综合业务接入区的组网情况如图 1 所示,一个综合业务接入区常规情况下包含 2 个汇聚机房,4~6 个一级分纤点,6 个以上二级分纤点。当综合业务接入区光缆充足、AAU 和基站距离较近时,都可使用光纤直连的方式,这样可以利旧综合业务接入区光缆资源,接入方式可就近接入二级分纤点连接 DU;或者就近接入二级分纤点,再经过联络光缆(配线 / 主干光缆)连接 DU。而当已有光缆资源不能满足需求时,就需要通过新建光缆方式来连接 DU。
 

  可见,5G 发展及 C-RAN 部署模式对于主配线光缆的最大冲击是纤芯资源消耗巨大。一般情况下,对于 4G/5G 基站业务,每个 BBU 有 3 个扇区,每个扇区分 D 频段和 F 频段,其中 D 频段设置 3 个载波,F 频段设置 1 个载波,采用单纤双向光模块和 D 频 IR 压缩技术后,每个基站点需占用 1×3×3=9 根纤芯。若一个机房内部署 10 个 BBU,则需要预留 90 根纤芯。对于室内分布和集客专线、家庭宽带业务,假设 1 个 C-RAN 区内有 2 个微网格,每个微网格内有 3000 户,通过测算 1 个 C-RAN 区内需要 120 根纤芯。若 4G 基站实行 RRU-BBU 双路由保护机制,5G 基站不实行双路由保护机制,则配线光缆纤芯需求为 8×9×1+2×9×2+120=228 芯,若 5G 也采用双路由保护,配线纤芯就需要 348 芯。这样一来,配线光缆就需要布放 288 芯以上的光缆,主干光缆就需要采用 432 芯以上的光缆了。在考虑到并非所有路由都需要保护的情况下,主干光缆均采用 288 芯光缆,围绕 1~2 个综合业务机房进行建设,覆盖 2~3 个 C-RAN 区。若主干光缆采用 432 芯光缆,可覆盖 3~4 个 C-RAN 区。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5G 前传网络建设对光缆资源的挑战巨大。另外,针对 C-RAN 大集中的应用场景,如果仍采用光纤直连,传输距离也成为无法逃避的大问题,因此,为降低光缆建设成本,节省光纤消耗,就必须使用波分复用(WDM)设备来解决前传长距离传输和光纤耗尽问题。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下载排行榜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