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智能汽车归消费者业务,余承东为总负责人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一、华为智能汽车归消费者业务,余承东为总负责人

今日,华为心声社区公开了华为公司EMT文件《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决议》强调华为不造整车,而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另外,华为决定重组消费者BG IRB为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将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的投资决策及组合管理由ICT IRB调整到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任命余承东为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主任。

华为不造车,但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这两年来,尽管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但打造ICT基础设施才是华为公司肩负的历史使命,越是在艰苦时期,越不能动摇。因此公司再一次重申:华为不造整车,而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

二、华为首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HI

华为以创新的模式与车企深度合作,打造精品智能网联电动汽车,为消费者提供极智、愉悦、信赖的出行体验。

HI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括1个全新的计算与通信架构和5大智能系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以及激光雷达、AR-HUD等全套的智能化部件。HI 技术帮助汽车产业实现技术升级,快速开发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为消费者带来最佳出行体验。

HI提供强大的算力和操作系统,包括三大计算平台,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智能座舱计算平台和智能车控计算平台,以及三大操作系统AOS(智能驾驶操作系统)、HOS(智能座舱操作系统)和VOS(智能车控操作系统)。有了强大的算力和操作系统的支持,汽车就可实现软件定义,持续的开发新功能,不断提升和优化消费者的用车体验,做到常用常新。

领先的高阶自动驾驶系统

华为高阶自动驾驶全栈方案ADS(Autonomous Driving Solution)在2019年上海车展正式亮相,官方描述ADS是华为打造中国道路场景下最好的高阶自动驾驶系统,它采用了以终为始的设计思路,以L4级自动驾驶架构为基础,提供面向L2+~L4级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传感器、中央超算、算法全面领先。基于机器自我学习技术,每时每刻都在自我学习、自我进化,越开越聪明,成为消费者的专属好司机。

体验升级的智能电动系统

HI智能电动系统基于PDDP电动数字化开发平台多物理场耦合AI仿真寻优算法,打造业界领先的智能油冷散热技术,核心动力部件采用浸入式油冷散热方式,高车速下冷却效果更优,提供更强的动力输出,让汽车迈入3秒俱乐部。同时,华为基于30余年电力电子技术积累,提供业内独家全系800V高压快充解决方案,充电10分钟即可续航200公里,一杯咖啡时间充满能量,极大提升用户充电体验。

全新的智能座舱体验

HI智能座舱采用自研计算平台、Harmony座舱操作系统,有丰富的应用生态,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愉悦体验。ARHUD 可以把普通的挡风玻璃,变成一个70寸高清大屏,结合7.1环绕立体声,用户可以看电影、打游戏、开视频会议,打开智慧新视界。同时,它有强大的视觉识别能力、语义理解能力和AI技术,可以用自然语言交流,看懂用户的手势和表情,智能地为用户服务。

高规格的汽车安全

HI双电驱系统联动控制、冗余备份,可确保动力不丢失,保障驾驶安全。同时,通过AI及大数据分析,可实现电池异常提前预警,进一步提升用车安全。在信息安全领域,华为把长期的积累应用到汽车上,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与隐私。

三、华为的汽车芯片布局

目前车联网+自动驾驶正在成为汽车产业发展新动力,汽车产业正在把ICT技术定位为新的主导性汽车技术,车联网、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正是华为未来三大突破点。

为了扩充汽车电子的市场,哈勃投资在汽车领域相关共投资了5家公司,分别是山东天岳、深思考、鲲游光电、好达电子以及裕太车通。

此外,华为还将与半导体公司ST Microelectronics(意法半导体)共同开发半导体。除了智能手机,还包括针对汽车领域(例如自动驾驶)的半导体。这将有助于华为研发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现在,意法半导体只是中国科技巨头的芯片供应商。联合芯片开发最早于2019年开始,但双方都尚未公开宣布。

总结

智能汽车是ICT行业与汽车行业融合的产物,随着汽车新四化的加速,基于ICT的硬件和软件将在未来汽车行业中发挥更大价值,这就是华为进入智能汽车领域的根本原因。

华为早在2014年成立“车联网实验室”,致力于汽车互联化、智能化、电动化和共享化的技术创新,延伸华为“端、管、云”的ICT能力,面向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应用场景储备技术。现在华为重申不造车,聚焦ICT技术,提供智能网联汽车增量部件,将为其它车企造车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lq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